查文庫>說明文>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7篇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7篇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說明文,說明文要求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徵、本質和規律,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這型別的作文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優秀說明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是我們熟悉的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講的是獨在他鄉的人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九月九,兩九相重,即為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這天,人們都要登高“避災”、吃重陽糕、插茱萸……

  今年的重陽節我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給奶奶洗腳!得知重陽節的當天下午奶奶要從老家趕回南通,我便偷偷地做好洗腳前的準備工作:首先,我拿好了洗腳盆;接著先倒入冷水,再加熱水,我試了試水溫,剛剛好;最後,拿好了毛巾、放好小板凳。

  正當我把準備工作做好時,傳來了“叮噹!叮噹”的門鈴聲,“奶奶回來啦!”我飛奔過去開啟門,接過奶奶的行李。奶一臉詫異地問我:"你今天怎麼啦孫子?”我裝作若無其事地說:“沒什麼奶奶,今天是重陽節,我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給您洗個腳。”說著便把奶奶拉到小板凳上坐下,把我準備好的洗腳水端到她跟前,幫她脫下了襪子,把奶奶的腳放進水裡。然後,我蹲下來,用手輕輕地搓著奶奶的腳,發現她的腳後跟有好多的老繭,摸上去有些粗糙,我想這肯定是因為奶奶每天忙著做很多家務才會變成這樣的。我輕輕地搓著奶奶的腳背、腳趾、腳掌,最後用毛巾擦乾,再去拿了一些潤膚露塗到了後跟上。這時候我看到奶奶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我家的孫子真的長大了,知道疼奶奶了!”我也開心地笑了:“奶奶,只要您開心,以後我每天都給您洗腳!”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其實我們不僅要在重陽節這天去為老人家做些事,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要給予他們關懷陪伴,幫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不會這麼快老去。讓我們一起發揚“尊老、愛老、助老”的精神吧!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2

  轉眼間,我已經在新的學校,新的環境學習了一個月了,那一張張陌生的臉,在我的記憶裡也漸漸轉為熟悉的臉了。

  我上學的第一天的同桌——薛嘉源,他是一個開朗、快活、臉色紅潤、身體結實的矮胖子,挺著個很高的大肚子,最喜歡的消遣非屬大吃大喝不可。他那一臉隆起的肥肉中,生著一雙小眼睛,活像面團團被調皮的孩子嵌上了兩個小煤球。他有隻短而粗的鼻子,鼻孔微微向上掀著,有點挑釁調皮的味道。他的特點是耳朵,那兩隻奇怪的招風耳,如遇風沙,準能用它將眼睛遮蔽起來。他的身體很壯實,一雙小胳膊胖得又白又結實,像小棒槌似的,他常舉起小拳頭,做出拳擊的姿勢。還有一雙短短胖胖的大腿,穿著肥大的褲子,活像兩個直立的圓枕頭。

  他喜歡在人面前裝酷;有時還裝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真逗人,因此在我們班總能聽到因他而傳出的緋聞。

  記得有一次,是英語課,唐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課。這時,不知是誰小聲地告訴我和我旁邊的同學一個爆炸性新聞——薛嘉源在看他肚皮。我不相信,朝教室一角望去:只見他把衣服掀起,露出他那圓鼓鼓、胖乎乎的一團大肥肉,正在用疑惑的眼神望著他的肚皮,手還時不時地撥弄著什麼。看著他那狼狽樣,我不禁笑出了聲。其他周圍的同學也被他那搞笑滑稽的動作弄得笑死了,而他卻渾然不知……哎!這個大傻瓜!

  記得還有一次,上勞動技術課,這次作的手工是用易拉罐作畫。由於他忘帶勞技課上所有的工具,在我們製作時便無聊透頂,於是,他只好又裝出他那又好氣又好笑的動作,一副無賴的樣子,嘴裡唸叨著:嗯……求求你了啦,把剪刀和易拉罐借我玩一會兒嘛?不行,我還要完成作業呢!上次你都把我兩個易拉罐弄壞了,這次我才不會那麼傻呢!嗚……求求你嘛,就最後一次啦,我這次決不會弄壞,我真得很沒勁耶!我還是不相信他,因為前兩次他都這樣保證過,但事實呢……!我狠了狠心,回答他兩個冰冷的字沒門!他一副痛苦又失望的樣子,說:王雨婷,你怎麼能這麼無情呢!……我被他的樣子真得逗笑了。

  這就是他,一個活潑、開朗、調皮、聰明但又總惹老師生氣的胖乎乎的小傢伙。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3

  中元節,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傳說有個叫做目蓮的人做夢,他夢見自己去世的母親淪落在餓鬼行列中,於是,他送飯給母親,卻屢屢不行。木蓮將此事告訴佛,佛勸他供養僧眾多行善事,以解脫母親在陰間的罪孽,木蓮在七月十五這天作盂蘭盆(梵意為“解救倒懸”),於是,佛教僧眾集體為木蓮母親唸經超脫,使得其母脫離了苦海。

  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那麼杭州中元節的習俗有哪些呢?在杭州,七月十二晚,家家必備蓮蓬、藕、老菱等時鮮食品,以供祖先,說是七月地獄之門開放,祖宗進出自已,故每家須接之。前二日,凡新近有喪事的人家,靈前持白燈,結白彩,供上好的點心,拜佛唸經稱為“拜中元節”。

  七月十五日,以雞冠花供祖宗,這日祭祖,須有素餛飩一碗,以麵粉皮裹雪裡薺菜及豆腐乾為餡子。

  杭州各縣還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習俗。先做好白紙封筒,內裝錫箔摺疊的銀錠、元寶,封口後,上寫某代祖宗字樣,上首書“敬奉”二字,下首書祭禮者輩份名字,背後書封口的日期。

  祭祀在晚上舉行。或在中庭,或在中堂,供桌上擺好菜餚、酒壺、酒盞和盛好的飯,然後燃燭點香,由家長領著小孩拜祭祭畢,在門外地上燃燒封筒。燒過封筒後,再從每碗菜裡挾出一點菜和酒,灑在地上,好告結束。

  晚明時,杭州西湖的各大寺院這天晚上都要舉行盂蘭盆佛會,為信徒們誦經拜懺,以超度其祖先亡魂。所以,七月半晚上,杭州人去西湖夜遊的很多。

  江南水鄉的“七月半”祭祖活動中的一個特點是吃毛豆。那時毛豆剛熟,用鹽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後,中元節放河燈就著初涼的秋風和明亮的月色,一邊吃毛豆,一邊聊天。

  杭州中元節禁忌

  1、直呼姓名。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避免連名帶姓的直呼別人名字,否則一旦給好兄弟(閩臺民間對鬼的敬稱)聽到後,會趁機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時若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時,也千萬不要立刻回頭或回應。

  2、別拍肩膀。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時候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好兄弟有機可乘。

  3、不可吹口哨。經過墳地時,口中要不斷默唸“對不起,打擾了!”並保持肅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對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6、床頭不掛風鈴,因風鈴會招陰;也不玩碟仙。住家門口前別種容易卡陰的榕樹,另外屋子內也別亂掛風鈴,不玩碟仙、不上陰廟,這樣可以減少陰靈上身的可能。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4

  微笑,是我們人類生來就能學會的本領,每一次的笑,都會給人以太多太多的美好的回憶,哪怕沒有用相機,攝像機記錄,也會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田裡,我有的時候就想,人的心靈一定會很累吧,許多珍貴的回憶並不是儲存在人的大腦中,而是我們的心底。我的心底,就擁有一片“笑的海洋”那裡容許我記錄著太多太多的笑聲:有年逾花甲的老爺爺的笑聲,有古稀之年的老奶奶的笑聲,有嬰兒那銀鈴般的笑聲,還有工作狂人舒緩壓力時的會心一笑。我覺得,世界上縱使有千座金山,萬座銀山,都不及我心中的這片地方,當我疲憊的時候,把他在腦海中過濾一遍,自己都不知道,我已經微笑了很長時間。在我的眼中,微笑是上帝賜予人類最大的財富了!

  微笑是一把鑰匙,他為我們揭開了世界的面紗!人與人之間,只需要一個微笑,所有人的'心情都會變得豁然開朗。微笑,不分國界,不分語言,不論高低貴賤,不論貧窮富有!世界那麼大,世界有那麼小,當你覺得他大的時候,說明你沒有真心體會微笑的重要;當你覺得它小的時候,說明你可以用微笑走遍全世界了!世界還想就是這樣,只需要人與人的微笑,便可以近距離的去觀察她,感受它,愛上他!

  微笑是一把鑰匙,他為我們接進了人與人的距離!有一本書上說過“smilingisaself-cultivation(微笑是一種修養)。”的確是這樣,一個微笑,人們會感覺你親近了許多;一個微笑,人們會覺得你和藹了不少。微笑就是有這麼大的魔力,這麼大的好處,人們只要是相互給一個微笑,便可以代替到招呼,聲聲關照!

  微笑是一把鑰匙,他可以解開人們心底的隔膜!只要人人都給予他人真心的微笑,敢問世界還是那個還會存在這樣的事情嗎?在市場因為菜價斤斤計較;在市區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的不可開交;在馬路上因為行人的不注意兒破口大罵。很多人並不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個道理,而這一步正是我們需要的微笑。

  微笑是一把鑰匙,它就像我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再大的困難,只要你以微笑面對,一定會輕鬆走過!每一次遇到危險的時候,請大家微笑,堅信:在猛烈的風也阻止不了愛的前進!

  留一點微笑給自己吧!因為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鑰匙!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5

  登高,吃重陽糕,大家都猜出來了吧?對,就是重陽節。重陽節這天是週六,不巧卻還要上課,於是我打算放學後好好為家人過一個愉快的重陽節。

  放學了,我跟隨著潮流一般的人群湧出了校門。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裡盤算著要怎麼讓親人過個愉快的重陽節,快到家了,我忽然看見了路邊賣的重陽糕,眉頭一緊,計上心來……

  我悄悄地買了重陽糕,帶回家後,還是熱的,香噴噴的。我又飛快的做完作業,等爺爺回來時,幫他捶背。爺爺終於回來了,我把他拉坐到沙發上,給他捶背,他一時呆住了,但片刻間又恢復了,他對我說:“小東西,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懂事?”我也很調皮的回答了一句:“不告訴你,嘻嘻。”“你不告訴我我就打你!”“就不告訴你。”我立馬從沙發上跳了起來,跳到地上。就這樣我和爺爺一直打打鬧鬧,玩到了吃飯。

  吃飯時,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當”的一聲把重陽糕放在了餐桌上,爸爸媽媽吃了一驚,異口同聲的說道:“你買重陽糕乾什麼呀?”“啊?你們忘了今天是重陽節啊!重陽節啊!”我倒被父母嚇了一跳,失聲叫道。媽媽笑道:“不是我們忘了,我們都買了重陽糕給大家吃啊!”說著,媽媽爸爸和爺爺都從桌下提出了自己買的重陽糕,我很吃驚,但一會兒又笑了起來:“有四塊重陽糕,那麼就每人一塊,開動了!”這個晚餐我們一家吃的很開心,我們還商量好晚上出去轉轉呢!

  星光點點,月影婆娑,我們一家在橋上散步,我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的,總是令人懷念的,我真希望每天都這麼愉快、這麼圓滿、這麼快樂……

  這個重陽節我過得很快樂,當然,我的家人們也很快樂。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6

  在我記憶的深處,總是有一個模糊的身影揮之不去,那個身影旁,總是伴隨著“叮叮咚咚”的聲音,空氣中總是散發著一股濃郁的奶香味。我知道是他,陪伴我童年的他。

  七歲時的我,倒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麼依賴父母,我更喜歡牽著老爺爺老奶奶的手,聽他們講小時候的趣事。在一個綠鐵皮包圍的房子裡住著一個慈祥的老爺爺,老爺爺的老伴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兒女們也在外打拼。他只好靠賣牛奶為生。

  每天清晨,晨霧瀰漫的時候,一陣“叮叮咚咚”的聲音就把我叫醒了——那是牛奶瓶發出碰撞的聲音,跑到大槐樹下,只見一個個小毛孩們圍成一圈,每個人手裡都抱著個牛奶瓶,目不轉睛地聽老爺爺講故事,我一瞧那麼多人,趕忙撒開腳丫子衝往人堆裡,成為聽故事的一員。這是我最喜歡做的事,也是其他小孩喜歡做的事。

  老爺爺每天早晨騎著三輪車挨家挨戶的送牛奶,有些人家不忍心看著老爺爺跑來跑去、爬上爬下的,就叫自家小孩去拿。那爺爺又捨不得小孩子追在三輪車後拼死拼活的跑,所以把牛奶運到大槐樹下,這樣孩子們就不會累了,老爺爺也不會很辛苦。

  寒冬的一天,外面下著大雨,孩子們因為懼怕寒冷,所以窩在被子裡不肯出去,待到午時才悠悠轉醒,睡眼朦朧的吃著午飯,吃完午飯便猶如脫韁野馬似的跑出去瘋瘋打打了。到大槐樹下時,大家都愣住了——老爺爺渾身溼淋淋的,手裡抱著幾個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牛奶瓶,他見到我們來了,一如既往的露出暖心的笑容,一一把牛奶分發到我們手上。原來老爺爺起了個大早,怕我們冒雨等牛奶連傘也來不及拿,就趕快抱著牛奶瓶往老地方衝去,到了之後發現沒人,又怕我們等下來了,見不到人,在寒風中東走西走的,所以就一直在那裡等我們。儘管渾身溼透,他仍然履行對我們的——每天講故事給我們聽,大家都叫老爺爺回去休息,那爺爺卻拒絕了,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們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我們一定要講信用,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食言,這樣別人才不會瞧不起我們!”這番教誨我一直銘記在心。

  如今那個慈祥的老人已長眠於地下,小房屋也不見了,槐樹也老了。但我知道老爺爺教我的,我一定會終身受益,因為他在我身邊,在我心裡。

八年級優秀說明文7

  世界上能讓我們開心的事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可讓我最開心的還是那一次旅遊。

  早在前幾天,我們一家就準備去草原旅遊,去訂火車票時看著黑壓壓的人頭,我們傻了眼。但我憑著矮小的身子,好不容易擠到了櫃檯買好票。媽媽誇我是“小助手”,我心裡樂滋滋的。旅遊的前夜,我們忙得不亦樂乎,我總是搶著放東西,疊被單,爺爺奶奶很高興,誇我孝順,我那時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準備出發了,天高雲淡、風和日麗、小鳥在枝頭歌唱,太陽公公似乎也在微笑。上了火車,我們一家人時而聊聊家常,時而說說笑話,看著窗外疾速後退的風景,我心曠神怡,嘴裡還低聲唱著:“走走,走走走,我們一起去郊遊……”

  到了草原,我張開雙臂,感受著微風拂過我的臉龐,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頓時感到神清氣爽,心情也愉悅了許多。我們在草原上散步,一望無垠的草原上點綴著幾朵野花,不時馳騁過幾匹駿馬。小草也搖著身子向我們微笑,我們都不約而同的笑了。

  蒙古包裡,熱情的草原民族,美味的手扒肉,烤全羊,為草原的風景又增添了一絲色彩,飯畢,我們圍坐在篝火旁,聽長輩們講那有趣的故事,逗得我哈哈大笑,把煩惱,憂愁統統拋向九宵雲外。

  小草小草,你有我快樂嗎?小鳥小鳥,你有我自由嗎?你看我多自由,你看我多快樂!我身輕如燕,在草原上信步;我自由如鳥,想去哪裡都可以;這次旅遊十分充實,不僅瞭解到民風民俗,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還幫了長輩許多忙,我十分開心,充實,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