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明文> 生命需要等待說明文

生命需要等待說明文

生命需要等待說明文

  生命體是擁有最複雜的結構,最精確的聯絡,最協調的配合,以及最完美的功能。

  不過越是高階有序的體系也就越容易脆弱,其對外界環境的要求也越是嚴格,有時甚至是近於苛刻。然而,這種嚴刻條件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得到滿足,因此對生命體而言,它還必須同時具備另外一套生存本領,那就是等待。一旦環境惡劣,生命無法正常維持,它會藉助某種方法,使之能夠蟄伏潛藏,確保捱過難關,待到環境適宜之時再求發展。

  一般說來,有序程度較為低階的生命體,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其對惡劣環境的承受能力也會相應增強。例如,最高階的人類,其身體一旦失去1/5的水分就得死亡,而較為低階的蚯蚓即使失去自身體液的3/5也還沒有達到受傷害的程度。對於一些更為低階的隱生生物(如小麥中的線蟲),即使失去自身水分的99%,一旦得到合適的水分補充也還能恢復生命。失去水分的乾燥線蟲甚至能夠承受更為極端的惡劣環境,如干熱、冷凍,甚至真空狀態。低等級的植物也有同樣的.例證,據說一塊乾燥的苔蘚在博物館中居然度過了120年,過水還能照樣成活。可見,降低有序程度可以成為生命等待的有效手段。

  幾乎所有最高等級植物都採用降序最為徹底的種子方式來儲存生命。與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相比,一粒微小種子的有序程度不知要低幾個數量級了。它們是生命的真正隱者,你從一粒種子中絕看不到花朵的美麗芬芳,果實的甘甜香美,莖幹的分支結構,葉片的光合作用,龐大的植根體系,以及複雜的維管束組織。但是所有這些精妙絕倫的高階有序結構,又全都無一遺漏地深藏在這顆貌不驚人的種粒之中。

  每一粒種子還是整個物種的生命微縮。是一座完整的物種基因庫,它貯存了歷史,也孕育著未來。

  等待也是一種強韌的生命狀態。許多沙漠植物生命週期都很短促,它們能在下雨過後的短短几天內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聽甘肅的一位先生說,戈壁上有一種植物,只要一場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長葉、開花、結果,僅在八天裡就能完成一株顯花植物全部的生命週期。此後,新一代的種子又會重新歸於安靜的等待。在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場透雨的戈壁灘上,也許等待了兩年時間就是為了這歷時八天的生命輝煌。對這些沙漠植物來說,也許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當然,在植物界還有等待年代更為長久的種子,那就是古蓮子。它們才是真正做到千年等一回的強者,這種堅忍頑健的生命力真讓人肅然起敬。

  生命必須包含等待,甚至可以說,沒有學會等待的生命就不具備生存的資格。

  生命的等待與發展,兩者相輔相成,交替輪迴,形成了生命特有的律動週期。對生命而言,等待永遠是一支瞄向發展的滿弓弦箭,它時時都在屏息靜聽,候望天命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