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哲理故事> 空碗給了我一個啟示哲理故事

空碗給了我一個啟示哲理故事

空碗給了我一個啟示哲理故事

  這樣的記憶永遠不會磨滅,那些乞丐託著空碗來村莊乞食。當他們那特有的哀聲響起時,母親都會施出一碗米飯。久而久之,我們都會搶著去做這樣的事情,每當我們眉開眼笑地將來者的空碗裝滿,馬上就收穫了滿足的快樂。

  記得有一次,不是來了一個,而是一大家子,乞丐夫婦帶著兩個孩子,結果我們和鄰居同時舀出了飯菜。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是同樣的空碗,因為伸到不同的'人家門口,結果得到了不同的食物。

  空碗給了我一個啟示,它教人懂得選擇。

  成人後從書本上看到另一種乞食,那就是和尚的託缽化緣。

  過去釋迦牟尼在世時,教導弟子乞食時必須次第進行,不可棄富擇窮。這是完全違背世俗之見的修行,它體現了佛門眾生平等的原則,給所有的在家人一個培福的機會——供僧是做功德。因此僧人也必須貧富貴賤一視同仁。同時它也包含著一個訓練,對食物好壞不產生分別之心,只要能養身濟命就行。

  從這樣的一個瞭解中,我又得到了一個看似相反實為相通的啟示,它教人不要攀緣。

  後來又聽說了一個禪的故事,一個年輕和尚向一個老和尚求法,和尚前輩便為和尚晚生倒茶,茶水溢位來還不停手,晚生提醒前輩茶滿了,前輩藉機說道,唯有空碗才能接受,你裝滿了自家的東西又怎能再受我的茶水?

  這個故事再次給我啟示,它教人不要自滿。

  而我們的現狀往往是這樣的:願意要更好的,但又不願放棄已有的。這就是我們的困境。我們看不到空碗的無限潛能,不敢輕易將碗洗刷乾淨,因此我們的碗裡百味俱全,包括已變質的殘羹剩飯,也因此我們永遠難嘗無上滋味。

  世上美食甚多,然人胃口有限,既如此,何必嚼食劣質滋味?

  我願手託一隻空碗,向高門上乞討。我相信最善於施捨的必定備有妙食,也必定懷著憐憫之情,他們不會放出惡狗咬你,他們吃什麼你也能吃到什麼,這是多麼方便的途徑。若共吃一鍋美食,門裡、門外有些什麼區別?施主、受者又分什麼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