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七夕節的習俗和詩句彙總

七夕節的習俗和詩句

七夕節的習俗和詩句彙總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下面為大家七夕節的習俗和詩句,歡迎借鑑!

  七夕節的習俗

  穿針乞巧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喜蛛應巧

  捉蜘蛛放入盒子內,第二天看看,如果結的的圓網,說明得巧了多,反之則認為得巧少。

  投針驗巧

  將針投到水中,看針在水底的影子,如果形成鞋、鳥獸之類的就乞巧成功,如果影子粗的像錘子、細的如髮絲就失敗了。

  種生求子

  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

  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

  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

  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其實為牛慶生體現了農耕時代人們對牛的感恩之心,在昔日,農家如果沒有一頭牛,日子該是何等的艱辛!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七夕節的詩句

  1、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夜色銀河情一片。——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4、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劉威《七夕》

  5、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河漢女,巧雲鬟。——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7、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8、星月同輝映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奈何繾綣催華髮,更是無言嘆路遙。——阿烺《詠七夕》

  9、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10、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11、瓜果幾度淒涼,寂寞羅池客。——吳文英《六麼令·夷則宮七夕》

  12、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13、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4、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吳文英《六麼令·夷則宮七夕》

  15、鶴鉤空帶蛛絲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6、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7、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張埜《奪錦標·七夕》

  18、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19、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七夕夜女歌》

  20、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21、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劉鎮《柳梢青·七夕》

  22、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23、歸家夢向斜陽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24、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盧綸《七夕詩》

  25、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楊璞《七夕》

  26、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27、喜鵲橋成催鳳駕。——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28、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29、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30、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31、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李中《七夕》

  32、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33、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4、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李商隱《壬申七夕》

  35、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36、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37、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8、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七夕》

  39、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埜《奪錦標·七夕》

  40、陳跡曉風吹霧散。——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41、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王建《七夕曲》

  42、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4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44、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45、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46、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7、乞巧雙蛾加意畫。——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48、聽窗前、淚雨浪浪,夢裡簷前猶滴。——張埜《奪錦標·七夕》

  49、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50、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李賀《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