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五單元]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四篇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1

  中國有許多的文化遺產,例如秦兵馬俑、長城、圓明園、故宮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坐落於西安,是西安臨出土是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秦兵馬俑規模雄偉、雄壯。現在已經發現了三個俑坑了。俑坑共有8000個兵馬俑,總面積都有20190㎡,應該有50個籃球場那麼大,其中一號坑。最長,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大概是14260㎡。坑裡的兵馬俑都有6000多個呢,站在遠處眺望一號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無比整齊,認真觀摩,真像秦始皇當年統率的所向披靡的大軍隊呀!

  秦兵馬俑不僅規模雄偉,而且型別很多,每一個都充滿蓋世英雄的氣勢。

  武士俑身穿戰甲,手持利劍,身子微微前傾,腳蹬馬靴,正視前方,彷彿勝券在握,彷彿是無敵的英雄一樣。

  騎兵俑一手握韁繩,一手握長矛。一旁的馬,肌肉豐滿,精神精神十足,蓄力待發,踏上征程,協同主人。

  跪傭單膝跪地,身姿挺拔,他神態自若,如正人君子一樣。

  各種各樣的秦兵馬俑使我看到了世界的輝煌歷史,我感到無比自豪。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2

  我要介紹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是美麗的郭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年,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xx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景區在恢復運營之後,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xx年底。5月10日,莫高窟恢復開放。

  這些令中國人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3

  兵馬俑是我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雖然漢代被劉邦。毀壞了不少,可經過考古人員的修復,現在的兵馬俑。依然相當於一個。轟然不動的龐大軍隊1973年。山西村民在打井的時候,在兩米多深的,地下發現了。陶俑人頭。兵馬俑的製作方法非常複雜,大多數,是陶製燒製而成的,第一步要先用泥塑成俑大型。之後在復尼並加以修飾而且一共有八千多個兵馬俑

  兵馬俑雕刻的。極其。傳神兵俑的每一條手紋都聊聊可見裡理科數。每個兵喲,神情各異,有些用眼神憤怒可能是強行。月來當兵的。敢怒卻不敢言。有些用滄桑的臉上下。印滿了憂愁,可能是害怕自己戰死沙場也照顧。不了妻兒老小吧,有些用神情堅定像是大喊今天就讓我馬革裹屍吧所有的俑形神兼備,每一張臉上都折射出他們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

  它們的另一邊全是戰車和獵馬,充滿力量感,所有戰馬都是昂首長絲,像是在鑼鼓喧天和刀光。劍影的戰場上與主人衝鋒陷陣。馬雄中有一輛最精緻最豪華的馬。雕滿了花紋飛龍。關於兵馬俑還有一個說法,這是?用活人燒製出來的,甚至在一九。七四年時。還流傳出兵馬俑復活了

  看到這些用泥土塑造了一支龐大的軍隊,而且還雕刻的那麼細緻,我真為那些勞動人民的智慧而讚歎不已,也表現出我們祖先的才幹。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4

  在波瀾壯闊的渤海之畔,在塵土飛揚的古道上,揮舞著一條神奇的中國龍,它曲折蜿蜒,全長約6000多公里,被譽為“萬里長城”。它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中華兒女的驕傲。

  如果踏上長城觀望,可以沿著山脊遙望蜿蜒無盡的山勢勾畫出清晰的輪廓。低頭撫摸著萬里城牆,看著百座雄關、隘口從手下的青磚開始延綿,視野被逐漸吸引,看到遠近成千上萬座敵樓、烽火臺挺立,使高低起伏的地形顯得雄奇險峻。長城的主體是城牆,城牆平均高度7.8米,部分地區高達14米。丘陵陡峭,地勢較低,地勢平坦,關鍵地段較高,一般地段較低。牆是敵防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寬,基礎寬度6.5米,壁面平均寬度5.8米,保證了兩輛重型車的平行性。牆體由外簷和內簷組成,填充土和碎石,看起來古樸而又堅固。除了外觀,長城也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使它更具有藝術魅力。

  中國的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始建於兩千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自秦朝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偉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在當時,長城的修建有利於抵禦北方匈奴的騷擾,因而保證了當時的農業正常進行,對中原一帶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關於長城還有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秦朝時皇帝下令除了60歲以上的老人,其他的年輕人都得去修建長城。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新郎就被官兵抓走修築長城。後來,孟姜女千里迢迢地來到長城找丈夫。誰知,有人告訴他,範喜良已經死了。她便在長城腳下痛哭,不知哭了多久,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長城倒了一段,露出來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這段故事表現出了人民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表達出了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民族精神。

  長城的建造見證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堅苦耐勞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頑強毅力,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作為我國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城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長城的雄偉壯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我們應該認真瞭解並熱愛以長城為代表的中華文化,為保護這些世界文化遺產而努力。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