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三年級清明節作文(精選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三年級清明節作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三年級清明節作文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姑媽去給過世的爺爺上墳,我把奶奶剜好的羊肚子插在了爺爺的墳頂,然後給爺爺燒紙錢,剛點著突然刮來了一陣風就向羊肚子燒去,羊肚子點燃了,爸爸急忙去救羊肚子,羊肚子沒被救下掉在了旁邊的柴草上,很快乾草也被點燃了,大火迅速向旁邊的大楊樹燒去,我急忙向叔叔家跑去,取了一把鐵鍬飛速送給了爸爸,然後又回家拎了一桶水,奶奶看見了忙問:“怎麼了”我說:“著火了”,奶奶也拿起一把鐵鍬向著火的地方跑去,我送水時火已經被救的不太大了,但還有一點火我趕忙用水澆滅了。奶奶看見我滿頭大汗的樣子心疼的直誇我是最勇敢的男子漢!
啊!終於平安無事了,你說今天險不險!
小學生三年級清明節作文2
哦!放假了!咦?今天怎麼沒有往常過節的氣氛,但賣燒紙、冥幣的還不少,於是我迷惑不解地問我的媽媽今天是什麼日子。我的媽媽答道:“是清明節,古時候又叫踏青節,陰曆三月清明,正是春回大地,陽光明媚的好季節,人們不僅在節日裡掃墓祭祖,也進行踏青郊遊活動。”
第二天,我的媽媽就帶我乘著大巴車去郊外踏青。一路上我別提多高興了,跟小朋友們一起有說有笑,不知不覺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奔波,終於到了目的地——黃河溼地。這裡柳樹姑娘垂下的柳枝像她漂亮的長辮子,而柳枝上的點點嫩芽則像她美麗的頭飾。這裡還有金燦燦的.油菜花、黃色的迎春花、粉嫩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等等。抬頭仰望天空,柔軟的幾片白白的棉花糖似的白雲,像是在輕聲給我們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白雲上的那一片黑白相間的是什麼呢?哦,原來是一群大雁向我們邊招手邊說:“小朋友們,我們回來了,你們想我們了嗎?記得去年我們伴著蕭瑟的秋風從這裡飛走,現在春暖花開我們又從南方飛回來了。”午飯後,我們依依不捨地準備告別這個美好的踏青之地——黃河溼地。
透過這次踏青,讓我真正地觸控到了春天,聞到了春天,觀看到了春天。啊!我喜愛這個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春天!
小學生三年級清明節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被奇妙的大自然所印證,昨天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心像大石頭一樣沉重,因為要給老爺和老奶掃墓,以前,我不懂清明節的真正意義,直到今天掃完墓後,我才懂得了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清晨七點,我們準備給老爺和老奶掃墓,掃墓對我來說可是件新鮮的事,我們拿上工具,出發了。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老爺和老奶的墓前,一年沒來,墳墓上長滿了荒蕪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後,紛紛開始忙碌起來,一切就緒後,我們開始燒紙錢,隨著裊裊炊煙,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的影子,他們告訴我:好好學習,珍惜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苦短,每一天都要活得快樂,要不斷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夢想終會實現;超越自我,夢想化為動力;超越自我,創造美麗人生!我認為生命就在不斷的超越自我,超越夢想!在山上,城市的房子盡收眼底,山中開滿了金黃金光的油菜花,深呼一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那些花以不可抗的動力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小學生三年級清明節作文4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柳節。唐代詩人來鵬在《清明日與友人遊玉粒塘莊》中寫道:“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煙光,指的是柳色。裊裊炊煙中柳枝若隱若現,在陽光裡如煙似霧,為春光留下無盡的遐想。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賞柳時。柳是春天的使者,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情。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寫的是勃勃生機;周邦彥的“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漂綿送行色”,說的是離別之意;李清照的“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訴的是哀怨之情。
萬物清明,這是天和地的最佳組合。
小學生三年級清明節作文5
拜祭先人是孝敬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尊敬先人和懷念先人,敬仰先人的一種最重要的一種禮節,這個時候是個傳統的忌日,紀念先人,是看望先人的一個最好的時間。
清明節的時候,好多人都會來到先人的墓碑前,獻上花朵,獻上祭品,獻上一片孝心。我也不例外,我和叔叔,爸爸,還有我的小弟弟們來到這裡,紀念先人的離去,紀念先人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些小雨把人的心情勾了出來,用一種懷念的心情來到了這裡。來到了這個讓人敬仰的先人的墓碑前,述說自己的心聲。看望先人其實是非常必要的,想想過去,想想以前,沒有先人們的培養,哪裡還會有我們的現在的生活。沒有先人我們將不付存在。清明節這樣的一個日子能體現出的是一種拜祭的最適合日。清明節這個日子是給先人一個與我們互相溝通和互相探望的一個機會。清明節這個日子讓先人們安心,讓後人們進進自己的孝心,讓後人獻出一種敬仰和孝敬。這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萬事孝為先,只有把孝敬放在最前面,才能擁有更多的做人的標準,才能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孝敬的人。
清明節拜祭的日子,是紀念先人的離別,是紀念先人們的一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