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推薦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端午節的三年級,希望大家喜歡。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
再過幾天端午節就要到了,你想知道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嗎?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我們家,奶奶每次總是提前兩天就要包粽子。她先把早就採來的粽葉放在清水裡面浸泡,然後再把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比如說糯米、鹹肉、蜜棗、紅豆等等)用一個個小盆子裝好,放在裝粽葉的大盆旁。然後就開始包粽子了,一張張粽葉在奶奶的手下聽話的捲成一個個圓錐形,隨後糯米、鹹肉等就有序的往圓錐形粽葉裡“跳”,最後,奶奶大手一揮,一根長線就綁住了粽葉,一個粽子就誕生了。煮熟後的粽子香噴噴的可好吃了。
端午節那天,母親還會去買艾葉掛門口。母親說以前艾葉是不用買的,小河裡面都長滿了艾草,直接去採就行了,可是現在卻沒有了。
當然,除了我們家,家家戶戶都在過端午,我們還有集體活動呢,那就是賽龍舟。在大大的湖裡,一條條神氣的龍舟在驚天動地的鼓聲中飛速的前進。岸邊圍滿了我們這些看熱鬧的觀眾,為他們加油吶喊。
看啊,我家鄉的端午節多麼熱鬧啊!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2)
端午是傳統節日,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裡面大大的棗子,家裡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裡,越嚼越有滋味。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粽葉的`清新纏綿著糯米,無一不體現出中華兒女的情真意切,念古懷舊。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裡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裡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關於端午節,還有著這樣一種來歷呢: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可惜我們當地沒有這種風俗,也沒有這種環境,所以,只有在江南才能看到那激烈的賽龍舟了!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坐在飯桌前吃粽子。這些粽子都是父親、母親的朋友和同事送過來的。
粽子有長方形的,也有三角形的,裡面是雪白的糯米,糯米里面會放些紅棗、雞肉、紅豆和其它好吃的東西。
我突然想到: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問父親,父親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大詩人屈原。當時,秦國攻佔了楚國的都城,屈原他很愛國,知道了這件事後,就跳江自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每當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人們就會把手中的粽子扔到江中,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讓它們吃粽子。”父親還說,到了端午節,人們還會舉行賽龍船等其它活動。
“哦!是這麼回事,那我們現在吃粽子就是在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吧。”我想。
到了晚上,叔叔還請我們去吃宵夜。還沒等我說要吃什麼,父親就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就吃粽子吧!”今天吃了那麼多的粽子,我都吃煩了。
不過,今天我還是過得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