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七夕節> 有關七夕作文彙編七篇

七夕作文

有關七夕作文彙編七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夕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七夕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又到了,我們中學生也很想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度過,也許那只是我們的痴心妄想吧!也許也因為我們的心尚未成熟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吧。但我在優酷裡看到有關於七夕節的影片後,心覺得有些痛了,我曾經和一個女孩子說:我每一年都會陪你度過浪漫而短暫的七夕。但她半年前跟我分手了,自從她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我心當時是多麼地難過,但經過這麼久的深思熟慮,我終於明白了。我們還是個小孩子,不懂事,應該要專心讀書,將來有份好的工作,這樣才能改變我的人生。但我始終是忘不了我和欣的那段美好的時光,但隨著時間的問題開始一點一滴地忘記了,可到了七夕使我想起了,那天晚上一直扒在床上哭了許久,為什麼?我擁有的愛情就這麼短暫,只有成年人擁有的愛情才是永久的嗎?

  這個問題有意思,細細想想,還有點民族情懷在裡邊,西方“情人節”年年火爆,這兩年,有的商家也在炒作“七夕節”,但就像麻繩穿豆腐總也提不上來。我感覺有這麼幾個區別,權當個人拙見:

  一是直白和隱諱的區別。西方的“情人節”坦率、熱情、chiluo裸,有情人的節日情人節,明明白白告訴你,真真切切“I love you”;反觀中國的“七夕節”,雖然也是表達情人相聚意味, 七月初七,表示兩情相悅,但很內涵,不露骨,又使用了古人慣用的隱喻表達方式,因而難以被年青人理解,也難以被現在躁動的一代所親睞。愛就是愛,情就是情,幹嗎還半抱琵琶猶遮面,不乾脆也不利落。

  二是物質與精神的區別。“情人節”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現的是火熱的情慾,自然的流露。尤其在現代,“情人”二字不僅僅是指戀人、伴侶、夫妻,內容充實而廣泛,直接而露骨,非常順應被封建文化和“wenge”壓抑了很長時間的自然情感和慾望的流露和表達。反觀中國的“七夕節”,反映的是別離後相聚和初開情竇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憐,內容無非是對詩作畫、贈帕送絲、望天感嘆、祭拜求神等,女孩兒乞求女紅巧手,感應王母娘娘給自己發配個好“牛郎”。形式上完全封閉在院牆裡面,笑也半遮面,鬧也半掩嘴,如此這般純屬精神層面的活動,哪裡能夠火熱的起來。

  三是情物與信物的區別。“情人節”注重贈送情物,每到“情人節”,玫瑰花、巧克力、蛋糕、衣物、貴重首飾等,成為情人們相互贈與的“情物”。注意,這裡的“情物”是指有價之物,表明情是有價的。這無疑推動了市場經濟了發展。於是乎,每到“情人節”來臨,鋪天蓋地的廣告,滿街飄動的打折標語,把“情人節”炒的火紅火熱,讓你想不過都不行,想不送禮都不成。反觀中國的“七夕節”,則相對暗淡的多,傳統的情人也贈送禮物,但那是一種表達情意的信物,不過是一絲一帕、一扇一畫,講究的自己親手縫製、繡描、撰寫、製作,如何能引進到商品經濟中來,不能進入商品經濟,又如何能讓商人大把掏錢為節日賣單宣傳和恭賀呢?

  四是情慾與情愛的區別。喜歡過“情人節”的,除去一些喜歡跟潮流的青年人和確實相愛的年輕夫妻外,絕大多數不年輕不年老的人們,或多或少有著速食情慾的意念。“情人節”恰恰給了他們(她們)這麼一個機會,創造了一個這樣冠冕堂皇的藉口、生成了一個這樣好讓異性感動、驚喜、歡快的場景,這也就成就了這個外來節日在中國的生根、開花、結果。反觀中國的“七夕節”,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守望、思念、借題表白情愛是主題,節日主調以真摯的、純情的、唯精神上的愛情為主要宣洩點,因而難以直接燃起慾望的火花。並且,長久以來,傳統的男人和女人,性愛和情慾是深藏不露、難於言表、曲折迂迴的,因而“七夕節”始終沒有為男女情慾創造一個適合的藉口和良好的契機。這也是中國“情人節”的弱勢所在。

  悲哉,“七夕節”!

  夕的皎月籠罩著大地,七夕的城市熱鬧非凡,七夕的我和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來到氣象站旁的健身園,玩了起來。剛進去玩,我就急匆匆地跑到單槓下,可那單槓比我高出好多,站在下面就如同站在長頸鹿下的小蝸牛,我見了心裡好不服氣,我就扔掉腳上的拖鞋,把腿卷在單槓的柱子上,手緊緊拽住單槓的柱子,一蹬,“上去了!”,我高興地喊著,可是,一高興,就有壞事了,第二蹬不但沒上去,反而“吱溜,吱溜”地往下溜,這次我心裡的滋味特別多,酸的、苦的、辣的,樣樣都有,只是甜的沒有。第一次失敗了,我特生氣,不過當面還是笑嘻嘻的,我不服輸,就找媽媽比個勝負,我們就來到比力氣圓盤邊,為了快點分出勝負,我就迫不及待地說了規則:“媽媽,我往左轉,你往右轉。”

  比賽開始了,媽媽真是體壯如牛,力氣大得讓我直喊“哎喲”,我心裡很焦急,我就把手拉在圓盤邊沿,把腳縮在一起,讓整個人都懸在空中,這樣,我是用身體的重量,媽媽是用手臂的力量,當然我就贏了。

  這真是一個愉快的七夕之夜啊!

七夕作文 篇2

  就說王母娘娘不是沒有愛過的妒忌,就是不懂情為何物的劊子手,天地動容的一對她卻無動於衷地橫生一條大河拆散他們,把道德、尊嚴、面子等世俗的東西凌駕別人的感情痛苦之上。

  試想有一天王母娘娘一時高興,大發仁慈,來個特許,天河抹平,牛郎織女得已白頭偕老。經過生離死別的他們或許會格外珍惜這難得的團聚,也會更加珍惜現有的幸福吧?在穿越至今的路途中但願不會如現在審美疲勞的大眾夫妻一樣,同床異夢,各人精計著各自心中的加減混和運算,把那份最初的純情進行到老。

  就說牛郎織女不可能每日都翹首相望著,靠在一起的朝朝夕夕的廝守來撫慰相思淚,離別苦吧?常規到人,活著就要吃穿住用,況且牛郎還要養活一對兒女,於是他在銀河兩岸發揮自己的特長,仍舊喂牛。社會在發展,物態在演化,大地日新月異,牛郎的智慧在同步而進,閒時也會琢磨掙錢的門路,牛越養種類越多,規模越大,就開了養殖公司,出售鮮牛奶、牛肉,又參加學習,吸取高科技,把鮮牛奶加工成嬰兒奶粉……成了赫赫有名的企業家,財源滾滾……

  而織女在孤獨寂寞中也不可能反鎖房間無所事事地憂思成疾,她仍札札弄機杼。漸漸地,手工變成機械操作,也成立了公司,加工床上用品、衣物……與此同時還建立了紡織學校,生活豐富而又多彩。

  起初,或許他們各自的動力就是排解煎熬,為兒女積攢些生存的本錢,緩解一年一度的相思之苦。然而,匆匆而聚,匆匆而別,漫漫人生,一年365天,這364天在工作之餘何過?用現實的眼光來剖析,牛郎在燈紅酒綠中形單影隻,面對各種誘惑,七情六慾不著火才是怪異,除非他已修煉成佛。

  織女呢?生活磨礪當中還會保守最初的純情嗎?除非他們的心已定格於曾經的永恆,以後的生活不是質的`發展,而是量的重複增進,他們永遠停留在聖潔織女痴情牛郎那一刻。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至美的意境,至美的情境。從漢代的《古詩十九首》出現至今,美化著全國的愛情幸福的擁有者,日夜渴求著的無愛者。更浪漫的是傳說中的細雨霏霏,思淚滴滴,串串葡萄樹下相依相偎互訴哀腸的真愛男女……

  不管怎樣,人人內心深處對牛郎織女般原初真摯的愛情吸引著,感動著,引導著千千萬萬真情男女,為他們兼為自己祝福,在七夕這一天演繹著一個個情絲飛揚的讚歌,點綴平淡而庸常的一日復一日的繁瑣生活,也難怪這天男女老少都在慶祝中有的歡喜有的憂,失落盼望兼有,人們總有太多複雜情絲在牽動。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個悲劇,這也是人們總愛把撕裂的美展現出來,襯托出更美的愛情神州吧。反亦然,是人們腐蝕的心還腐蝕著完美的愛情,辛酸的祭奠,孤獨的幻覺,愛得徹底的一天的祝願。

  不管怎樣,對美好愛情的執著和熱望是人之所向,心之所繫,有這一天,世界增色多多,在這個烈日的夏日,清涼潤喉。

七夕作文 篇3

  沁園春秦嶺遊

  萬里朗空,須一晴日,乘車待去。收秦嶺百里,暇看不迂;

  山河亦麗,奼及秦嶺?綿延翠綠,妄喻橫雲,三萬裡秦川茫茫!疾首望,皓煙似蓬萊,感而慨矣!大路應朝天去,千松林,遮天不見日。涼意襲襲間,清水走魚;

  磐石巨立,桃花飄香。即往前去,野花連山,不亞盆載牡丹麗!頂峰眺,阡陌縱橫中,誰為不動?

七夕作文 篇4

  七夕有緣,相伴永遠

  不知不覺間,七夕節來了。

  牛郎、織女的傳說,感染了很多人。天上的織女因為嚮往世間的美好生活,下凡人間尋找真愛。她遇上了那個有點木訥的牛郎。

  倆人在人間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而這一切卻惹惱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逼著織女返回天宮,完全不顧及牛郎的感受。當然,這個故事是充滿神話色彩的,還有嫦娥、七仙女。王母娘娘玉簪一揮,牛郎、織女只能隔著銀河四目相對。

  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戀跨越銀河。傳說七夕節這一天,天上的喜鵲都會架著橋,讓他們倆相聚。雖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一起的時間僅僅這麼一天,這一天也就顯得相當可貴。平常他們都想見對方,卻因為時空阻隔,不得不放棄長相廝守的想法。不能長相廝守,可他們的心在一起。到了七夕節這一天,他們會如約相伴喜鵲橋,享受這短暫的一天。

  相伴七夕,相伴永遠。耳鬢廝磨、舉案齊眉,他們很嚮往,可沒法真正做到。人間自有真情在,他們的堅持感動了喜鵲,更感動了世間無數人。七夕節,牛郎、織女跨越銀河,渴望著相伴永遠。即便是四目相對,即便是無語凝噎,只要能看到對方,就真的知足了,不需要太多的耳鬢廝磨,就這樣淡淡的、淺淺的,不必像其他日子那樣訴說不盡的思念。在一起,在一起,七夕節的那一天,牛郎、織女在一起,互相訴說著這一年其他日子對對方的不盡思念。

  七夕節,原為乞巧節,到了現代演變為“東方情人節”。其實,七夕節的文化意蘊遠不止情人節,當然最主要的是情人節。《古詩十九首》詩云,“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是啊,牛郎、織女之間畢竟隔了條銀河,四目相對,看到對方口在動,卻不知所云,該是多麼痛心的事情啊!海子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蝶,焦仲卿與劉蘭芝最後“孔雀東南飛”,唯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當壚賣酒,獨留一段佳話,卻也因為“私奔”為那個時代所不容。

  七夕節是個好的節日,我們感念牛郎、織女,為他們慨嘆,為他們唏噓。他們不得常相守,而人間的愛戀大可“今世有緣,相伴永遠”。兩個人樂意在一起,兩個人樂意此生相守,就堅定地走下去吧,不管前路茫茫、百舸爭流,不拒眾流者方成滄海。“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多麼優美!而“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又是多麼悽愴!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願有情人獲得幸福,那只是美好的理想,現實卻不一定那麼豐滿。

  或許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可我們依然願意為牛郎、織女祈福,因為我們渴望圓滿的愛情,今世有緣、相伴永遠。我們真心相愛,就沒有什麼能把我們阻隔,即便千山萬水,即便萬水千山。

  七夕愛戀,相伴永遠,願所有人得覓愛侶,此生幸福!

七夕作文 篇5

  青春期的我們總是躁動的,心裡在渴望某些東西的到來,只是我們還年輕,受不了那所謂的傷害。那麼我們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該來的最終都會如期而來。

  七夕的氣息太過濃郁,又總是在我們上空徘徊,與我們必需的空氣混為一體,漸漸的讓我們感覺到窒息。青春期的悸動與閱歷尚淺成為我們的推力,此時的我們好奇心和好勝心都格外強烈。

  或許有的人已經完全踏進了七夕這個圈子裡,有的人之進去了一隻腳還在猶猶豫豫,有的人抱著好奇的心在外圈觀望……不管是哪一類人,有經歷,有收穫,有錯過,有失落……在我們花季裡,做什麼事都應該知道對自己負責,要學會承擔結果。對於已經踏進去的人,在顧著自己的愛情的同時還要想著自己的學業,這需要能力,要學會合理管理自己的時間。對於那些擁有好奇心而不敢靠近的人,這時最主要的是照顧好自己的學業。而對於那些猶猶豫豫的人是不好的,他們在考慮著自己的學習,卻又想著嘗試新鮮事物,在這種心裡裝滿東西都不情況無法做到很好的完成一件事,而且無法承擔後果。

  花季的年齡,給了我們好奇心,我們可以去嘗試,但必須明白自己當時的首要任務。我們可以充滿想象可以嚮往,但不是我們開花的時候不要過早開花,也許後面還有更美的風景。

  我們的七夕該來的時候會來,在對的時間裡做對的事,在對的時間裡遇見對的人。七夕如此絢爛,我們為什麼不讓自己也如此精彩呢?

七夕作文 篇6

  七夕可是中國地道的本土情人節,同是情人節二者的待遇卻大不一樣,當今中國人過情人節最先是從二月十四號開始的,七夕應該來說還是沾了2月14號的光,儘管這幾年隨著商家的炒作,七夕人氣也旺了許多,儘管三年前國家就已把七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但不管怎樣七夕可能還是比不上2月14號,尤其是在年輕人心目中。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聯,這樣一個浪漫美麗、流傳千古的動人的神話愛情故事,詮釋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愛情價值觀,表達了無數中國人對自由美好、兩情相悅的愛情的追求和憧憬,對矢志不渝、堅貞不屈的愛情的讚美和支援,“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的《鵲橋仙》更是喊出了無數中國人愛情的心聲。“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則又讓人平添了幾分凝重、幾分愁緒、幾分嘆息、幾分沉思……

  由愛情這一主題還衍生出許多的傳統習俗。“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習俗之一,據說夜半時人們在葡萄架下,還可以偷聽到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的綿綿情話。七夕乞巧,也是傳統習俗之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女孩子們向心靈手巧的織女乞求自己能有靈巧的女工,同時也希望贏得美滿的愛情。為了乞巧人們還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品嚐瓜果、擺香案、舉行七姐會等,惜乎這些傳統的活動正在日益遠離現代人的生活。

  同為傳統節日,中國的端午節申遺失敗,而與中國端午有著很深淵源的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卻成功申遺,韓國人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較好的融入了現代元素,韓國人申遺成功的經驗是否對我們有所啟迪呢?對於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非物質遺產,我們該如何加以發揚光大呢?

  不管怎樣,七夕都應該是比西方的情人節要重要的多,浪漫的多的日子,尤其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樣一個“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的功利、浮躁的時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永相許。”讓我們去重溫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重新體驗那份天長地久的感動,感悟愛情的真諦。

  最後祝各位朋友,七夕快樂!祝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

七夕作文 篇7

  七夕,玫瑰,紅酒,巧克力,愛語呢喃……與我隔著千古的遙。

  上次的淚流,已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彷彿穿越了千古的遙。早在那一個轉身,心再也傷無可傷,便學會了把那些鹹澀的液體生生逼回體內,化入骨髓,灼熱那些翻滾的疼痛,提醒我冰冷地堅強。

  好久不曾寫關於愛情的文字,似乎輕薄流光已將自己打磨得鐵石心腸,無關溫情,無關風月,少了憂傷,少了美麗,卻多了些淡然。

  那些暗傷,已安於一隅無關痛癢。微笑著,應付所有路過的關切與探尋,淡淡的愁緒從眉尖一掃而過。自己懂,那些傷,經不起碰;那些笑,透著疏離。

  微涼指尖串起遺失的美麗,終究需要勇氣。在這特殊的日子,以別樣的心情,突發奇想重遊舊日情感的禁地,尋找那些美麗的邊角,有些忐忑,有些不安,有些彷徨。

  可是,任憑我怎樣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任憑我怎樣悉心地踩著記憶尋找情感的細枝末節,亦無法再寫好愛情。只因,人已非,物不再,再無力收穫最初的心情。

  此時的心,沒有憂傷,亦無法安靜。原來,再怎樣自律的修行,都無法助我跳出三界五行。時光中泅渡,只是將一切靜靜地淹沒,冷冷地遺忘,歸於寂滅,換素心安然。

  透明的酒杯,盛滿了優雅與美麗。慢慢啜飲,一脈芬芳在舌尖跳躍燃燒,暖暖的溫度刺激著慣有的木然,心尖上的舞蹈,不傾國,不傾城,卻傾了那些深埋的過往。

  起身,立於陽臺,倚窗憑欄,舉杯相邀,極目遠眺,帶著無限神往,眼神中散開層層迷霧。杯中酒,因手的顫抖而不停微微動盪,象極了我此時的心情——“樹欲靜,而風不止”。

  初秋的風,微微地吹,溫熱中透著捉摸不透的溫柔,三千青絲揚起縷縷清愁,細細密密地貼住清素的臉頰。用柔柔的掌心,想要撫開這絲絲糾纏。五指之間,卻感覺到飛速流瀉的舊時光,跌入深不見底的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