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生活>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合集15篇)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

  生活漸漸沒有了一片一片完整的時間,寫作業、複習,甚至是自己的小目標,大夢想,都在被碎片化。人常說,碎片化生活會給人帶來很多不便,其實不然……

  從小,古詩詞就在那幼小的心靈裡,播下了一顆種子,隨著它漸漸抽枝、吐芽,我也在不斷成長。跨入中學的門檻,即使多了一股學業繁忙的壓力,我也想告訴自己,我不能放棄古詩詞。

  上學的日子,早早地起床,穿衣,洗漱,用完早餐,便捧起書本,憶起李清照的“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濃濃的春意浮現在了眼前,美好的意境在腦海中想象著……課間休息以及午休時,揹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體會著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揹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讚歎著作者的豪情壯志、豪邁氣概……放學在校車上,翻開課本,讀起了“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每天就這樣迴圈往復,週而復始,卻並不會讓我覺得,碎片化生活,給人造成許多影響。

  或許在朗誦方面有著突出的表現,在我的學習生活中又出現了朗誦這一愛好。在學習之餘,也應該不忘多去實踐,多去參與到各種朗誦的表演中去。每每在我為表演或比賽準備之時,就連排練也都被碎片化。有時因為忙碌,抽不出完整的時間去背誦古詩詞,但可以在那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清晨,可以在那些短短的課間十分鐘,可以在那個令人放鬆的午後,可以在那個傍晚夕陽下的校車上,可以在任何碎片化的時間裡,抓緊時間完成那些小小的目標,大大的夢想。

  當我們做每一件事,或許你不會擁有完整的大片時間,當你為之焦急,為之擔憂時,你可曾想過,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也可以被利用起來呢?在時間的督促下,你珍惜好這些碎片化時間,利用好每一段碎片化時間,堅持下去,當某天站上那個實現自己夢想的舞臺,展現出了最完美,最令人滿意的自己,回過頭你會發現,你應該感謝那些碎片化的時間,讓你學會堅持,學會努力,學會珍惜。一切事物都會有兩面性,現在想起人們最初的認知,你還會覺得,碎片化的生活只有弊嗎?其實不然。

  這種生活,碎片化的生活,其實也很美好。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2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網際網路科技”,“共享科技”一步步重新整理著我們對世界科技的認知。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這些科技而變得更方便,快捷。購物,看書,這些曾經我們需要花大量精力去做的事,如今在網際網路上就能完成,“網購”,“電子書”這些新新名詞充滿了我們的生活,而因為這些科技,我們的生活開始碎片化。

  就拿一個看書來舉例吧。曾經的我們,都是如飢似渴的看一本小說,直到看到結束,中途誰叫也不搭理;現在的我們,人手一個手機,網上的電子書,隨時隨地隨便翻看,早沒有了往日急切的心情。有人說“有電子書好,想什麼時候看就什時候看,隨時隨地很方便。”而我不這麼認為,因為這樣你就把閱讀碎片化了,讀書時也就不會有讀紙質書時的那種感覺了,碎片化的閱讀,讓你無發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因為你一段一段地讀,沒有連貫性,而讀紙質書,你一股腦讀下去,讀到結束會有一種很愉悅的感受。

  再說說碎片化的社交,在網上你的交際圈是很廣的,而你想什麼時候跟別人聊天就什麼時候聊天,當你聊天時如果有什麼事情,可隨時中斷聊天,需要時再重新開始。這就是被碎片化的社交。

  我也有著碎片化的生活,做作業做到一半,突然手機響了起來,是微信,沒過多久,電話鈴又響了,我又去接電話,接完電話後再重新回去做作業,結果發現之前想好的解題思路在一番折騰後又忘記了,我不得不再做一遍,效率自然降低了。

  確實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有利在於它可讓生活千變萬化,本來這個時間應該做這個事,當你把它碎片化了,你就可以和另一個碎片化的事情兌換。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方便。但它也是有弊端的,碎片化的生活讓你無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做到一半被打斷,然後又去做另一件事情。這樣做一件事就沒有了連貫性,質量有可能就會降低。我覺得碎片化的生活並不方便,它讓你想做的事情變得一團糟,一會幹這個,一會幹那個。

  碎片化的生活,是網際網路新時代的一個標誌,它象徵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現代化,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利必有弊。遇上現代化的科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3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達,我們正走向碎片化的生活,今天就讓我來講講碎片化生活對我們的益處和害處吧。

  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一些益處:以前我們買東西,購物都需要去超市或者商場挑選,有時也許挑不到自己滿意的物品,感覺很不方便。但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只要開啟手機,在手機淘寶、一號店、東方購物及京東等購物軟體上手指輕輕一點,就能立馬下單,貨直接送到家裡,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方便。

  雖然碎片化生活能給我們帶來一些便利,但是它對人類的害處卻遠遠大於益處。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浪費很多寶貴時間,以前我們一天的生活是美好的,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工作。因此我們會無時無刻地節約時間去學習,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還是有的”。可是社會在發展、在進步,我們的生活開始浪費,比如在工作時偷看手機;比如在家玩手機遊戲;比如沒事就看電視……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體質變弱。在以前,小朋友一有時間就會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遊戲,打籃球,踢毯子,這樣使我們的身體體質變好,而當下的小朋友喜歡呆在家裡玩手機,玩平板,玩電腦,宅在家裡不願意出去,久而久之,有一些疾病就會乘虛而入。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對朋友冷漠無情。以前朋友在一起常常是歡快的玩耍,那時是多麼的快樂,在生日會上歡樂的笑聲,動聽的歌聲,以及美妙的生日歌。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現在已經截然不同了,朋友過生日往往是這樣的畫面:大家聚在一起後,很少有交流的。朋友送好禮物後就鴉雀無聲,大家低著頭各自在玩著自己的手機,再也沒有以前的歡樂聲和聊天聲了,菜上來後也是大家各吃各的,幾乎零交流,這樣的生日已經不是以前的初衷了,這不禁讓人懷疑還有必要過生日嗎,直接和手機過就好了,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可惡、可恨的手機、平板以及電腦所“成就”的。

  碎片化的生活對人類的生活所帶來的害處數不勝數,大家應該都明白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幾萬年後,地球的主宰也許就不在是人類了,而是一種全新的東西。如果不想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受到傷害,不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的身體變得虛弱,讓我們一起勇敢的對碎片化生活說“不”。

  就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4

  每天人類都在忙碌,忙碌工作,忙碌學習,忙碌應酬,而我們卻沒有發現,這一切的忙碌不過是個藉口罷了。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如此的忙碌,碎片化又從何而來?

  公交車上有站著的,坐著的,還有的也是最普遍的,看著手機的。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卻也將我們的生活推向了一個新的方向。低頭族隨處可見,人們總是利用這碎片化的時間去刷刷他們的朋友圈,聊聊他們的微信,看看他們的八卦。我想問,這就是你們的忙碌嗎。人生總不知道下一件會發生的事是什麼,也許就在那一瞬間,某些東西就在不復存在了。許多公益片,都以關愛老人為主題,叫我們常常去看看父母,常常去關心父母,我們都看在眼裡,可我們真的有去實踐他嗎?那些刷手機的人任由時光的離去,卻不願意去打個電話,去和他們的父母說句話。

  還記得,那一次聚會:阿姨,叔叔,表弟表妹,許多的親戚都來到我們吃飯,這本該是一件歡聲笑語的事件,可隨著時代的變化,好像近幾年的家庭聚會越來越沒有家庭聚會的味道了。起初,大家都在敘敘舊,但過了一會,大家卻都拿出了手機:阿姨用超快的速度打著字,還時不時的發這語音,好像跟她最近的人不是我們而是手機的人;叔叔則是拿著手機看著足球賽,看得目不轉睛,突然還會大叫一聲好;就連爺爺奶奶都帶著老花眼鏡,盯著螢幕看看新聞與八卦。而此時沒有手機的我,就好像一個傻子一般的坐著。這時叔叔阿姨終於把手機放下了,可表弟卻又一把搶過手機,大喊一聲“這手機現在是我的啦。”說著,他遍玩起了遊戲。我觀察著,我突然意識到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手機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想起,以前我們在奶奶家吃飯時熱鬧的情景,媽媽給我不停的接著菜,而表弟表妹也都一起玩耍著,叔叔阿姨還時常冒出一句“小心點,別摔著。”這番情景在現在只能被我當做了回憶。沒想到這原本能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手機,卻拉開了我們最真實內心距離。

  在這個碎片化的生活中,手機,真的成了手機,手不離機。我多麼希望在能看到所有人放下手機,用質樸的語言去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5

  在網路飛速發展的現在,生活似乎方便了許多,動動手指就能買東西,點外賣,看各種新聞,與天南海北的人聊天。但也正因為這些方便,讓我們的生活不知不覺變得碎片化。

  在暑假剛開始的時候我就為自己安排了一張作息表:幾點起床,一天的安排等等。我原來以為自己會嚴格按照作息表過完暑假,但事實證明我還是高估了自己。差不多五六天後就堅持不住了,明明暑假了我為什麼還和上學的時候一樣,拿下了作息表。之後的我每天都要九到十點才起床,不緊不慢的刷完牙洗完臉就快中午了,再吃一頓“早中飯”半天就這麼過去了。下午我開始做我的暑假作業,手機在一旁放著歌,我時不時刷動幾下,看看喜歡的歌手的主頁,換換曲目,點開歌曲評論,再看看有沒有新出的歌單……不知不覺好久,我才做完了作業,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我揉揉眼睛,伸了伸懶腰,看見了茶几邊上幾天前去書展買來的一大堆還沒拆封的書,心想反正沒什麼事就看看書吧。我又開啟客廳的空調,拉開冰箱倒了一大杯牛奶就窩在沙發裡看書。看了沒幾頁,手機又震動了幾下,我解了鎖,原來是同學讓我拍幾張語文書,我又放下書拍照片去了。同學又和我說起了最近發生的事,也許是好久沒見面了,我們又在手機上聊得火熱,而我也忘記了沙發上的書。

  等我重新拿起書翻了幾章,我的肚子又不爭氣的叫了起來,都要六點半了,也該吃晚飯了。可我還是懶得下樓,也沒決定好吃什麼。於是又打開了外賣軟體,手指在螢幕上滑來滑去,點進了好幾家店總於選好了一碗蛋包飯然後下單付錢。我百無聊賴的刷著朋友圈等待著我的外賣,期間還和幾個朋友打了幾通電話。

  外賣來了之後我調出一部電影一邊吃著一邊看,然後把一次性的餐具丟進垃圾桶。爸爸媽媽還沒回家,我洗完澡就爬上床,依舊戴著耳機。等有了倦意才把手機放在一邊充電然後靠在枕頭上與周公下棋。

  暑假裡的我過著碎片化的生活,幾乎沒有一件事是從頭到尾一直做下去的。碎片化的吃飯,碎片化的作業,碎片化的娛樂,碎片化的書籍使我的作息也有些混亂。現在的我也在改進,希望碎片化的生活也只是從我的全世界路過一樣,不再從復。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6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碎片化生活指的是我們的生活被分割成很多個零散的小塊。

  活在這個時代,時間逐漸變成碎片化。人們總在感慨時間太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身處於碎片化的世界中,我們似乎越來越難在這個嘈雜而紛擾的世界中有時間靜下心,享受片刻的安逸。一切都太快、太瑣碎、太複雜。

  碎片化各種資訊充斥在我們周圍。以前需要三四天傳開的訊息,現在十分鐘就演變出三四個版本。爆炸增長的資訊非但沒有改善我們的生活,反而讓我們為其所累,不斷地分散我們有限的注意力。時間已悄然從我們的身邊流逝。碎片化閱讀導致人們缺少思考。

  生活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似乎常常身不由己。時間又不自主的分割成一塊塊的碎片,計劃總是被一遍遍地打亂,不停地被外物所幹擾,碎片化的時間總是差不多的去幹不同的事,不知不覺就成了碎片化生活的奴隸。

  但碎片化也有其優點,碎片化時間管理,能幫助我們挽回些流失的時間,在做某件事時,我們可以把任務碎片化或是可以利用碎片時間,我們都可以利用起來。身處於碎片化的生活之中,我們要學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

  透過碎片化的時間,可以節約很多的精力,去完成一些碎片化的事情,把整段的時間留給對我們真正有用的事情。對於更加珍貴的整段時間,我們更應該多加以利用而不是被無意義的事而碎片化了。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我們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生活、學習、交友、工作,我們似乎很少再擁有整段的時間來做這些事,時間被他們所碎片化,我們或許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來利用這些時間,實現自己的目標任務。

  如何合理的看待碎片化生活,利用碎片化,對這個時代的我們至關重要,我們應積極的對待它們。不管是碎片化還是整體,都將是我們的工具,無故盲目否定是愚蠢的,不能因為其缺點,就盲目加以排斥,但也不能無視其不足而濫以運用。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7

  漸漸地,我們的生活已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在這個繁華的時代,科技步入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知不覺間,取代了曾經熟悉的生活。

  不知你是否見過,紅綠燈交替閃爍的街道,來往行人儘管匆匆,卻緊抓著手機;公車上,人們大聲談話,有的不顧他人開始放音樂,打電話,還有的只顧著玩遊戲,不知不覺坐過了站;校門口,孩子們急切的奔向父母,奔向溫暖的港灣,而父母們卻心不在焉。

  手機的出現為人類帶來許多便利,相隔萬里的談話,便捷的搜尋網站,自由拍照,地圖,天氣,時間,日曆;同時,也使人類變得懶惰。有了度娘,就不願蒐集資料,一小段的碎片化閱讀並不能令人深思並沉浸其中。我們的生活被電子產品分割成了一塊塊,該坐車時看書,該寫字時邊聽音樂,該吃飯時發微信,該睡覺時追劇看動畫片。作息成了一團亂麻,說是能一心二用,實際上是在不合適的時候做事情。

  還記得小時候的生活有條不紊,做完一件事再接著一件;還記得看書的時候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卻不覺時光流逝。我們早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併為日復一日過著這樣碎片化的日子而沾沾自喜。我們應該試圖去改變些什麼?放下手機,捧起書本吧!電子閱讀是方便,而且不需光源,但你能在電腦上寫旁批嗎?你還有翻動書本時的自豪與滿足感嗎?那一本本經典,那些觸動你的名著,只有書本才能喚起最初的感動。

  或許我們早已忘卻了以前的生活,但熟悉的記憶還存於腦海之中。如今被碎片化支配的社會不可能在復原,人們迫不得已接受。不是人在改變時代,而是時代在改變人。碎片化的生活固然有缺陷,原來的生活也適應不了高速運轉的世界。人是動物,所以會學會在這個時代生存的最好方法,我們是為了生存,而不是享受。

  無論我們如何懷念,也回不到以前,我們能辦到的只是做好我們自己不被淘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願擠總還是有的。我們生在這裡,就要活在這裡,儘管生活被碎片化,仍有一顆恆定的心。

  科技在飛速發展,時代在持續進步,碎片化已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我們無力改變這一切,也無人能改變這一切。接受吧,這是一次推動,一次更新。一次對人類科技的推動,對人類生存的更新。我們的推測未必正確,我們的猜想未必錯誤,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所以努力前進吧!向著那未知的未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8

  每天24個小時,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時間是被碎片化的,起床、洗漱、吃飯上學、放學、回家、做作業、睡覺,每天都在重複,彷彿掉進了一個世界,每天都是一個日期、一個時間、發生一樣的事情。

  又是一個早晨,我被鬧鐘聲吵醒,睡眼朦朧的起床、洗漱、複習、吃飯,然後就上學啦!到學校總會早十幾分鍾,拿書、預習、複習、背書。到點了,進校門,交作業!交作業!交作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吃飯的時候,看到番茄炒蛋兩眼發光,狼吞虎嚥的吃好飯,又急忙走回教室訂正老師剛講好的英語試卷,“哦,這道啊,應該是這樣吧!”我自言自語道。咦?這道題忘問老師了“喂喂,那誰,這道題咋做啊?”……“哦哦,謝謝啊”

  放學後,和同學洋洋灑灑去超市買點東西墊肚子,接著各回各家,各找各作業去了,“回家收作業去咯!”唉,又和同學一起調侃作業了。回到家,那“堆積如山”,哦,怎麼可能,就自認為很多的作業讓我措不及防,一邊發呆一邊做作業,效率沒的說!呀呀呀,我急忙跑進了廁所的懷抱。

  慢吞吞的做完作業,再吃個晚飯,理理明天要用的書,不明原因的打個哈欠,生理鐘響了,睡覺去了,願好夢,怎麼可能有個好夢?夢中都是明天默寫的內容,可能會考試啊,就像沒睡著一樣。

  這就是我的一天,不,應該說:這就是我的每一天。

  人們如果要改變這樣的碎片生活應該要先改變自身,記得小學上過一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先生孜孜不倦的學習,文中他說了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還是有的。”我曾經捫心自問:“我真的有認認真真的看完一本書嗎?”我的內心告訴我:“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不想改變自己的人,那碎片依舊是碎片,毫無價值。

  不要總覺得今天活的毫無價值,人,總有死的時候,但還沒到,就別想,我們應該由衷的覺得每天都活的多姿多彩,我們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雖然被碎片化的生活索然無味,但,如果你可以從中得到體會,這也不算白白浪費了一天,請珍惜每一天!無論是多長還是多短的時間,最重要的還是專注,只有把一件事持之以恆的做下去,才算得上是珍惜了時間。

  生活無論好壞,態度決定一切!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9

  但是談到我真正的感受並且理解到碎片化帶給我們的影響,還是在我成長和平日的生活中。

  不利之處:就是隨著碎片化的生活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的生活開始被碎片化包圍。比如早上剛睡醒,便會被一大堆的簡訊鈴聲所打擾;還有就是現在越來越多人都漸漸地沉迷於在各種聊天軟體中發信息:他們早上發、中午發、晚上發、休息發、吃飯發,就連上廁所都發,感覺他們的一天都是在發這些碎片式的資訊中度過的。於是他們便會開始漸漸地疏遠家人親人和朋友,甚至會鬆懈地對待工作。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現在越來越多人都開始進行碎片化式的閱讀,往往這些人在瀏覽了這本書幾眼後,就會十分草率地決定看還是不看,而這樣往往會使得他們錯過很多精彩的內容甚至是好書。

  有利之處:現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每天在全球各地發生的大事,我們都可以透過微博、微信、QQ……等等軟體的幾條資訊來簡單快速地瞭解一下大致的情況。雖然資訊不全,但是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瞭解全國大事。還有就是有了碎片化的幫助,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幾條資訊來跟世界各地的好友們進行聊天,再也不用受地理位置的困擾了。

  但是按照如今的發展趨勢來看的話,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是再所難免的一個現象。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適應時代發生的變化,並去儘量的避免它所帶來的弊病,而是盡力地去發揚它的優點。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做到這兩點,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現如今,隨著科技和時代的飛速進步和變化,我們的生活相比以往也有了質的飛躍。可能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講,他們的生活不外乎白天看報紙,晚上看電視。但現如今,我們可能更常聽到的是大人們在感慨現在生活的碎片化。也許大家並不知道碎片化是什麼意思,對於那時的我來說我也很疑惑。於是我便上網查了查資料,網上給出的解釋是:"碎片化"一詞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的說法。所謂"碎片化",原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我們也可將"碎片化"理解為一種"多元化",而碎片化在傳播本質上的整個社會碎片化或者說多元化的一個體現。看了這個解釋後,我大致對碎片化有了一個初步的理解。

  其實說到底,任何在新科技中所誕生的產物,其實都是有利和弊兩面性的,碎片化當然也不例外。那麼接下來我就來講一講它的利弊吧。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0

  “碎片化”一詞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的說法。所謂“碎片化”,英文為Fragmentation,原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我們也可將"碎片化"理解為一種"多元化",而碎片化在傳播本質上的整個社會碎片化或者說多元化的一個體現。在當今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時間因為工作以及生活而被打碎,在這些被打碎的時間中,難以找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只能是完成到哪裡算到哪裡,要等到什麼時候有空了,再回來繼續完成。就像在出行的旅途中,很多人喜歡用此時間來閱讀,也有的人會用此時間來看手機,因為在旅途中的時間著實不長,想要認真地完成一件事或靜靜地看一本書著實很難,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會選擇翻看手機,獲取一些簡單,易懂的資訊而把大把的時間給浪費掉了。

  對於這個事實,我們無法避免,能做到的只能是合理安排時間,並減少碎片化時間為自己帶來的影響。那麼,如此細碎的時間將如何安排呢?首先,要學會合理的壓縮時間,比如說今天想要看完50頁書,或是做掉2套卷子,我們就要為自己預設一個提前量,不僅是完成的提前量,還有準備時間的提前量,儘量把不是主要目的事件所消費的時間減少到最小。人們總是會因為各種事情而增加這些準備時間最終把留給自己主要目的的時間給佔用掉了。還有一點,則是要給自己的所要完成的事情做出規劃,儘管常說“計劃跟不上變化”。但是好的計劃,依舊可以為我們利用碎片化時間提供不少的幫助。有了規劃,便可以較為快速清晰地瞭解到自己這個時間該做什麼,而不是翻出手機隨便看看,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感受到時間流逝地飛快。

  碎片化的時間把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快節奏,想要沉下心來好好地利用時間似乎也變成了一件難以做到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做到的是做時間的支配者,而不是被時間帶著走,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減少碎片化時間為自己帶來的諸多不便,比起一昧的抱怨時間總是不夠用,這才是現如今應該做的事情。也只有學會了如何適應當今這種變化,才能在生活中更加的自如。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1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我們的時間破碎了,生活變得零零碎碎。我們指定的時間,不在它該在地方,我製作的時間表,早已成為廢紙簍裡的一張沒有用的廢紙。

  早晨,我們洗漱,更衣,上班或上學已經變得沒規矩。任意變化,時段混亂。想先更衣就先更衣,不想更衣,就穿著印著各種花紋的睡衣吃飯,吃完,才回臥室更衣。

  中午,學校似乎忘了這一點,公司就更加混亂。吃飯的時候,可能老師並沒有安排好的教學內容,在吃飯的時候說,可能同學沒寫完日常的任務,就在吃飯的時間,用來完成任務。也可能某位職員,沒有完成工作,把吃飯的時間往後一推,下午才吃飯。老闆的時間,他也是一笑而過。

  晚上的時間是最散落的,人們肆意的將它撕碎,並自私的把它的殘體自定義,任意支配。在這一點,上帝似乎並沒有把“它”放在眼裡“任其滅亡”。

  在某一方面,我們認為這種把時間弄得支離破碎是挺好的,他們覺得自然界原來就應該自由支配,想幹嘛就幹嘛,是自由的和諧的。我們都是時間的支配者。

  在另一方面,我們覺得這樣不好,人們的生活都應該很規矩,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像機器一樣執行。但這樣卻缺匱了人性。

  我認為時間是多變的,在一天時間裡,按秒來作為計量單位,會多60倍的時間,這些時間再加上合理的支配就成為了“主人”,天天不節約時間,任意揮霍,就成為了“奴隸”。

  在“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這個時代,學會合理支配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這些破碎的時間,讓它們重新組合,先幹完正事,再做“玩耍”的事情,組成完整的時間,讓生活更有條理,讓時間表現再成為廢紙,成“主人”。

  當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突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就凝聚鬆散的時間吧,你何曾想過,當你從這忙碌的生活裡脫出以後,早已弄丟了自已的青春,早已沒有任何力氣去擁抱生活,已經成了搖椅上,電視前,病床上的一個老化的生命,不堪一擊,脆弱的身體,彷彿風一吹就再也醒不來了。到了那時,你還有時間去享受,去揮霍嗎……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2

  電子科技發達後,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一個個低著頭望著熒屏。

  生活像是一片片的。節奏很快,大腦連著身體東奔西跑,如同湍急河流裡的魚,為了前進而努力,偶爾才喘幾口氣。

  有人說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青是一個普通的學生。

  每天放學回來以後,寫完作業都差不多要到深夜。但是穿插在筆墨間的,並不是鍛鍊身體放鬆,而是抓起手機打打遊戲逛逛B站。

  週末去補習班的路上,便是耳朵裡插著耳機,沉溺於自己喜愛的世界裡,建立起看不見的屏障。

  她知道父母的嘮叨是為她好,長時間看手機對眼睛也不好,可就是無法停止在那個繁榮的虛擬世界裡遊蕩。大概是為了滿足無法實現的幻想吧,只考慮強弱的世界,充滿廝殺充滿溫柔的世界。

  青自己並沒有很偉大的理想,但是因為成績還不錯,於是在為考上好學校而努力。她有時候會想為什麼要這麼拼命學習,明明自己無所謂的。後來她大概猜想是因為父母老師覺得她應該這麼做,而父母老師又是她所喜歡的人,為了不讓他們失望,那就自己努力咯。

  所以她就又開始很努力地做題、學習。

  有時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出去玩。看到宏偉的古代建築、製作工藝精良的古代物件,她會感嘆幾句。在大好河山面前,會想到背過的課文古詩。真要說喜歡的景色吧,她覺得教室前面那棵香樟樹就很不錯。所以,現在的出遊對青來說索然寡味,不及網路給予的興致。

  晨是一位醫生。

  她並沒有像社會上廣泛流傳著的那樣拿多高的工資,卻是一位很好的有醫德的醫生,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有時會遇到蠻不講理的病人,她總是很耐心的和他們交流,消除偏見。當然會有一直不講理的,那隻好放平心態,盡力幫助病人。

  空下來她喜歡畫畫,並傳到微博上,也因此結交了幾個沒見過面的好朋友。

  畫畫的時候她其實什麼都不想。世界很安靜,她也很安靜。只是竭盡所能把所想的所愛的東西在紙上表達出來。這往往就是她放鬆的方式。

  所以日子兩點一線,她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大多的人跟隨著這個資訊時代過著相似的日子,而少數人按著自己的性子把生活活成了照片,因為更真實、更有詩意、更有感覺……

  生活本是漫長的電影,由各式各樣,五彩斑斕的畫面剪輯而成,也包含著這個時代瞬息萬變的變遷。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3

  在這個網際網路加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在不知不覺間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

  很多人會或許會對碎片化幾個詞表示疑惑,就拿閱讀為例吧。資訊化的時代紙質書被各種電子書代替,你我總會有疑問拿到百度上艾特,當我們在搜尋時,旁邊的小窗彈出來的一本書名讓我們尤為感興趣,便不由自主的點開了網頁,這次或許我們去看了一半兒,時間一長這本書的名字我們便遺忘了,於是這本書在我們腦海中就只有這一半。運用零碎的時間去閱讀零碎的文字,這即為碎片化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使我們無法好好的去閱覽一本完整的書,書乃精神之源,若我們不能去汲取足夠的精神食糧,我們便是廢人,國家且危在旦夕。

  又例如社交,我們誰都會做的事,是需要自己去尋覓的,或是我們想交朋友,就必須見到真人與心交談一番後才會決定能不能與他交朋友,現在呢?在碎片化的社交中交朋友似乎簡單化了,我們只要什麼都不用做,也會有人發信息給我們,我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些時間開啟社交軟體,看到資訊並回復,這朋友似乎就交成了。碎片化的社交真的很方便,但似乎在交朋友時的那份高興激動的感覺淡化了,在這種碎片化的社交中,我們的感覺似乎麻痺了。

  我們終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那麼當整式生活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時,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某天我們或許會發現自己不會閱讀,不會寫作了。我們眼中的閱讀永遠只是為了快感而碎片化閱讀,我們眼中的寫作只不過是各類軟體上不過十數的評論吧,我們眼中的社交只不過是別人的問候,而我們眼中的時間或許只是零碎的。

  那時的世界早已被資料化的電腦所替代,我們只是沒有熱忱,沒有靈魂的只圖方便的軀殼罷了。

  站在現實的角度上,我們誰也無法判定碎片化的生活就是白白害而無一利的,24生活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這一切只不過是我們的猜測罷了,能證實的唯一方法即為時間,時間是不會等待的,總有一天我們終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在這一切來臨時,我們也許只能是被所謂的大潮流吞沒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4

  什麼是碎片化?查閱新華字典,只能查到“碎”的含義,解釋為:完整的東西破壞成為零片零塊。而查閱電腦,解釋為:該詞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如今廣泛地應用於政治、經濟、社會、傳播等多個領域。顯然,碎片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影響著我們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外公有一間很大的書房,裡面有許許多多各種學科的書籍,他總是喜歡戴上老花眼鏡,坐在那裡看書看報紙。偶爾,對於我學習上的問題,他會從書架上取下一本相關方面的書籍慢慢地尋找答案,在那裡,不但能夠感覺到書香的氣息,還能感受到文化的意境。

  我哥哥的書房不大,一臺電腦和一個放滿光碟的資料夾,邊上零星地放著幾本書,算是一種點綴,在那裡,常常聽到的是流行音樂,那裡更像是一間音響室。但是,如果學習上遇到問題,我更多地喜歡問他,只要我把有疑問的題目告訴他,搜尋一下電腦,很快至少有3-4個不同的答案供我選擇,不過,這樣也麻煩,我得自己從那些不同的答案中找出正確的答案,因為電腦不會對這些不同的答案進行判斷分析,他們之間是獨立的,破碎的。

  當我與外公討論一些問題時,外公總是在書架上東翻翻西找找,耐心地把我提出的問題所涉及的關聯資料找出來,雖然資訊量很大,但是這些資料的整體性、關聯性突出,對進一步理解我提出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不知不覺中知識面得到了擴充套件。

  然而,當與我哥討論些問題時,他通常會說;“要知道什麼問題?我電腦查一下”。很快,那些答案出來了,它們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有時,它們之間截然相反,甚至,在討論區域會針鋒相對,讓人云裡霧裡,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有些問題,外公很難從書中找到答案,比如一些網路新詞,在那些古老的書籍中,根本找不到,而外公試圖做出的那些解釋總是牽強附會。

  但是,這一點也難不倒我哥,他只要使出慣用手法,多多少少總有一些可以參考。

  你不能說傳統方法與新的方式哪一個更好,畢竟,社會在進步,總得要學會適應,跟上時代步伐。傳統方式讓我們認知全面而系統,新的方式讓我們認知多元化,快速化。我認為,兩種方式相輔相成,都要靈活運用好。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5

  科技的發展讓我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很多人將日益豐富的娛樂生活、受眾廣泛的社交平臺、豐富擴大的知識來源歸功於如今碎片化的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如我們所願嗎?

  我們的時間正在碎片化。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難以免受這股洪流的影響。而獲取的資訊增多,也就意味著我們原本整塊的時間正在被逐漸碎片化。如今有許多人回憶起兒時的生活,總是充滿了美好的回憶。跳房子、跳皮筋,簡單的道具,幾個鄰家小夥伴,就可以打發一個下午的光景。然而,反觀如今的孩子們,即便是週末,也要在老師組建的微信群、學習軟體中完成各式聽說讀寫的任務。看似是資訊化便利了孩子的教育,但實際上則是剝奪了孩子原本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我們的社交正在碎片化。社交軟體大大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看到許久不聯絡的老同學,能夠憑藉一個群重新認識彼此;遠隔重洋的家人孩子,可以藉此方便地交流感情;志趣相投的人們,可以輕易找到一方分享快樂的天地。因此,我們的圈子原來越多,人脈越來越廣,列表越來越長。但殊不知,社交媒體也正入侵著我們的生活,增加著我們不必要的感情負擔。我們真正需要交流的朋友也許並不多,但社交軟體卻緊緊推著我們回應別人的寒暄、表情包、帶有目的的請求。我們的私人空間在被不斷吞噬,同時我們也習慣於從社交媒體中窺見別人的生活。而這在很多時候都是不必要的。

  我們的思維也正隨之碎片化。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如今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大量繁多而又碎片化的資訊,我們習慣於在地鐵上囫圇吞棗地翻完兩篇公眾號的文章,我們習慣於把目光瞄向電腦桌面一角不時彈出的社會新聞。而這些資訊,往往都是生活中細枝末節的那一部分。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走馬觀花地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去思考為什麼。這導致了我們缺少整體的思維,也因此更容易被一些標題、文字所迷惑,看不到碎片化資訊的本質所在。

  碎片化生活的盡頭,是對人們整體性思維的呼籲。在碎片化的浪潮之下,我們唯有站的高一點,與所謂時代的前沿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找到我們個體生命的整體目的和意義,從而看到其他事物的整體所在。在碎片化的時間、社交中,我們的整體思維不能丟失。在生活中留一點空間,留一點時間,留給整體的思索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