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山西> 關於寫山西的作文合集9篇

寫山西的作文

關於寫山西的作文合集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山西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山西的作文 篇1

  我生在一個並不富饒的城市,這裡沒有北京的繁榮富強,也沒有上海的繁華似錦;更沒有深圳的燈紅酒綠,但是它卻靠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指引著我前進,在這的每一天我都時時感受著美.

  我的家鄉是太原,知道太原的人一定會知道這裡是煤的海洋,在我家的附近就有一個煤廠,這裡成天成夜都有運煤車川流不息的走著,每天站在窗臺上望著一輛

  輛車急速駛去我都會有一種自豪感,自豪自己是一個山西人,也許在眾人眼中太原是一個落後的城市,環境惡劣,人均生產總值低下,但是太原卻在用自己的勤勞與

  智慧改變著自己.

  在過去的五年裡,山西的確發生著翻天覆的變化,這是有目共睹的.汾河水庫的改造成功,使山西太原變的更加美麗.記得多年前的汾河還是一條烏黑的臭水

  河,時時散發著難聞的氣味,讓人煩躁不安,可是如今它卻成了太原亮麗的風景線,當夜幕將臨是,萬家燈火點亮了,此時的汾河也亮了,把整個太原點照的燈火通

  明,讓人感受到光明的美麗.

寫山西的作文 篇2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汾河兩岸就亮了起來,猶如一幅長長的畫卷舒展開來,畫卷上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它象徵著太原正走向騰飛。迎澤大街華燈高照,在夜幕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街上的汽車川流不息,好似流淌著一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星星在閃動。環行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貫穿城市的東西南北。建築各異的大橋,造型美觀,在路燈的照射下就像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裝點著美麗的太原。古老的晉祠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與現代的太原城融為一體。紅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大樹,全都籠罩在朦朧有夜色之中。

  這就是我有家鄉,它是我心中最美的城市。

寫山西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來到山西省太原市的第三天,大家都想去街上,品嚐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吃。

  早就聽說山西是麵食之鄉,刀削麵尤其有名。一路上,導遊都在說,山西的刀削麵和北京的炸醬麵、山東的伊府麵、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是中國五大面食。我平時最喜歡吃麵條了,而且特別愛吃刀削麵,這次說什麼也得嚐嚐正宗的山西刀削麵,到底味道怎麼樣。在麵館,我看著老闆用一塊薄片將麵糰一片片地削出來,滾到沸騰的鐵鍋裡面,等到浮上來後,老闆用勺子盛開,灑上一把牛肉、香菜,再加點山西老醋,味道誘人呀。我情不自禁地吃了一大碗,再看大家都讚不絕口。美食帶給了我們好心情,這裡的刀削麵風味獨特,我吃得滿頭大汗,覺得好像所有的煩惱都散發出去了。不信,下次你去的時候不妨也來嚐嚐這裡的麵條。

  我們在街上逛了一會,接下來去品嚐石頭餅。石頭餅也是山西的名小吃,燒的方法離不開石頭,利用石頭傳熱慢,散熱也慢的特點,把麵糰攤成麵皮,蓋在加熱好的石頭上面,然後把另外的一些石頭也蓋上去,慢慢地石頭餅就加熱成熟了。石頭餅歷史很悠久,除了這個名字外,它還有其它的兩個名字:石予饃、石傲餅。相傳唐代叫作石傲餅,後來才叫石頭餅的。

  我再給大家介紹平遙牛肉,這也是山西特色小吃,而且比刀削麵還要有名。在平遙古城,不管是工作日,還是雙休日,牛肉店門前人都多得不得了。平遙古城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大家都會帶點牛肉回去的。我品嚐了一下,口味有點重,但還是很好吃,看來平遙古城這條路線還是選對了。我們在購買牛肉的時候,我一邊在看說明書,原來這裡的牛肉在製作前都要用大劑量的鹽進行醃製,難怪比我們仙居牛肉品味要重呢。

  今天品嚐了許多山西特色美食,特別帶勁。同學們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一定要去品嚐我跟你說的這些小吃哦!

  山西小吃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種類繁多,其中以刀削麵最為有名,可謂“麵食之王”。它有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等特點,與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面食。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麵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大同的刀削麵。可稱“麵食王中王”。大同刀削麵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嚐之後,都讚不絕口。一些本地遊子,在回到家鄉之後,都要先趕去削麵店,去吃一碗刀削麵,來解日夜思念之情。關於刀削麵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10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後,讓老漢去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老漢的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撿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滷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刀削麵的操作方法是一手託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開水鍋裡,其要訣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直硬手平,手端一條線,一稜趕一稜,平刀是扁條,彎刀是三稜。”要說吃了刀削麵是飽了口福,那麼觀看刀削麵則飽了眼福。

  有順口溜贊曰:“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到了大同,除了要看美景,還要記得來碗刀削麵哦!

  山西特色小吃

  山西特色有很多,例如,過年吃餃子,還有各種面:刀削麵、餄餎面、拉麵、手擀麵……還有很多。

  在這裡面我最推薦的是刀削麵,削出的刀削麵,一片連一片,好像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道道弧形白線,面片落進湯鍋,湯滾面翻,又好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有一首詩這樣描寫:“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麵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裡削。削出的麵條呈三稜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麵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麵如魚兒躍”。雪白的麵條配上不同的湯汁和肉粒,別有一番風味。人稱山西人是“醋老西兒”,所以調料裡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鮮紅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碗。

  聽說,刀削麵還有一個故事: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為防止漢人造反,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每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輪流做飯。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想到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就這樣削好了,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品嚐刀削麵也是一種學問。我總是先舔舔香濃醇厚的醬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倆三根麵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裡慢慢咀嚼,品味那外滑內筋亂而不黏的刀削麵和鮮嫩口渴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裡迴盪,接著再將湯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刀削麵不愧為山西面食之首,怪不得在世界享有盛譽。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來這裡平嘗平嘗。

  山西大同小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泱泱華夏,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在飲食文化上也各有特色。

  我從小生活在大同,對大同的地方小吃非常熟悉。北京人常說我們大同人“住的是金鑾殿,吃的是窩窩頭”。但在我們大同,“窩窩頭”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黃糕、涼粉兒、莜麵芋芋、刀削麵等數不勝數,每一種都饞得讓人流口水。就說刀削麵吧!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麵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裡削。削出的麵條呈三稜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麵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麵如魚兒躍”。雪白的麵條配上不同的湯汁和肉粒,別有一番風味。人稱山西人是“醋老西兒”,所以調料裡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鮮紅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碗。

  說起刀削麵還有一段典故: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為防止漢人造反,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每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輪流做飯。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飛入鍋中後不住地翻滾,很快就煮熟了。

  最好吃的要數涼粉兒了,果凍般晶瑩剔透的粉塊兒,被一刀刀地切成薄薄的粉條,配上翠綠的鮮黃瓜絲與柔嫩的滷煮豆腐乾,看著就讓人眼讒。先別急著流口水,對咱‘醋老西兒’,醋與辣椒的搭配可謂天作之合,幾滴醋,一小勺辣椒加上大顆飽滿的蓮花豆與濃烈的蔥湯、蒜汁,一碗鮮涼潤口的涼粉兒就算完成啦!白、黃、灰、綠、紅的搭配,使你還來不及欣賞就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嚥起來。在嘴裡咬上幾口,涼粉兒的柔滑與蓮花豆、黃瓜清脆的聲音在嘴裡組成了一支有趣的“涼粉兒”交響曲,稍不留心,淘氣的涼粉兒便會流進你嗓子。

  如果你到大同來,一定記得要來品嚐這裡的小吃。不僅飽眼福,還能飽口福!

寫山西的作文 篇4

  前幾天,有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來我家做客,他說他的家鄉在山西村,那裡景色秀麗,許多人前去遊玩,還稱那裡是人間仙境,聽了這話,我也準備去一趟山西村,飽一飽眼福。

  陽春三月,我選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騎上與自己相處多年的小毛驢,帶著美好的憧憬,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我一邊騎著小毛驢,一邊欣賞兩旁的風景:一條小溪淙淙地流著,蝴蝶、蜻蜓在花叢中飛舞,小鳥站在枝頭歌唱,真是世外桃源。這時,坡面變陡了,小毛驢也走得越來越吃力了,我不忍心看到小毛驢這樣受苦,於是從它的身子上跳下來,牽著小毛驢繼續往前走。突然,一條小溪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我只好擼起衣襬,小心翼翼地在水中行走,小毛驢喝了幾口水,也下了水,還淘氣地用蹄子揚起水花,濺到我的身上。我拍了拍它的屁股,做為對它的懲罰。我們走了好一會兒,還沒到山西村,出現在眼前的仍是一座座山,一連串的問題從我腦子裡冒了出來:是不是我走錯了?還是我走過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早知道這樣就和朋友一起去山西村了,可現在已經晚了。最後我決定,再走一路,如果還沒到山西村,我就原路返回。

  當我走過一座山角時,突然發現,路兩旁都栽了一列柳樹,柳枝把陽光都遮住了,只有幾束光芒照進來;草叢裡長滿了野花,芬芳撲鼻,還有蜜蜂在採蜜呢!路的盡頭,隱隱約約有一座村子。我激動得都顧不上牽驢了,飛奔過去。到了村門口,只見門上寫著:山西村。咦?村裡的大榕樹下有個人在向我招手呢!仔細一看,原來就是我的朋友!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三步並做兩步走到他面前。朋友把我接到他家裡,我頓時聞到了一股臘酒的香味,朋友把我請到餐桌前,請我吃飯,我一看,啊!雞鴨魚肉都端上了桌,而且色香味俱全,也許小毛驢也聞到了香味,竟然自己跑到朋友家來了!我們把小毛驢安頓好,就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朋友說:“今年我們村大豐收了!我種的棉花品質優良,還讓家人為你打了一床好棉絮呢!你走時一定要帶上啊!我種的高梁也豐收了,釀了多酒,只是酒有點渾濁,你將就著喝吧!”“好,”我答應著,“你們這裡景色的確秀美,可來的時候可把我害苦了!你看,我的腳都磨破了!”朋友笑了幾聲,豪爽地說:“我們這兒有許多奇觀,你在這兒住上幾天,我帶你去一一欣賞。”我連連點頭道:“太好了!”

  我們頻頻舉杯,酒過三巡,我詩性大發,寫下了《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寫山西的作文 篇5

  山西的美,數也數不盡,說也說不完。

  ——題記

  曾經幾時,我已領略了山西無數的風采,它們婀娜多姿,為山西營造了沒得氛圍,它們深深地感觸著我,使我留戀往返。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壯闊的廬山瀑布雖然雄偉,但我們山西的壺口瀑布更勝一籌。在壺口瀑布滾滾黃水從高高的崖頭跌落下來,挾風帶雨,雷霆萬鈞,濺起的水霧飄散在空中,蒸雲瀰漫,彷彿從水底冒出滾滾濃煙,水底懸流激盪,霧、雲、煙,全部是黃色,散發著泥土氣息,使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聲如洪鐘悶雷,震盪峽谷,氣吞河山。我被壺口瀑布的風采震撼,更被山西的風采震撼,壺口瀑布為山西添上了雄偉之美。

  山西還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喬家大院。喬家大院既大有宏偉,一進門是用一條條鋪成長長的筆直的甬道,比學校的跑到還長,這裡大院套小院,小院連大院,雖然知道喬家大院有六個,小院有二十多個,可是我早就沒辦法及清進過多少門,走過多少院。每個院子都是青磚青瓦,高高的圍牆,每個院子都掛著大紅燈籠,喬家大院的雕刻很多,門上,牆上,屋簷上,窗戶上隨處可見,不但精細,還各不相同,真稱得雕樑畫棟,巧奪天工。喬家大院的房頂上也有路,是護院家丁巡邏用的.。我被喬家大院的文化吸引,更被山西的文化所吸引,喬家大院為山西添上了文化美。

  五臺山是山西盛夏避暑的好地方,是生機勃勃,萬木爭榮的景象,松柏蒼翠,百草濃綠,野花鋪錦,莊禾籠青,牛驢騾馬在臺頂牧遊,群鳥在享塔露個上空飛翔,臺懷腹地各具風采的寺廟建築,置於郁郁青青的五座臺頂下,宛若大翡翠。清晨,臺懷寺廟叢集東側的清冰河,飄起一條白霧的長帶,向臺頂飄去。傍晚,站在臺懷寺廟群區有時見臺北頂鴻門雲遮霧障,向山頂壓來,有時觀孤霧飛昇,特別出現在似雨非雨的天氣裡,真是“山色空濛雨亦奇”。我被五臺山的風景所迷惑,更被山西的風景所迷惑,五臺山為山西添上華麗之美。

  山西的風景,山西的文化,山西的雄偉,無不讓人感到它的美,它的美處處吸引著人們的到來。

寫山西的作文 篇6

  改寫《遊山西村》

  原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改寫: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陸游騎著他的“小刀”牌電瓶車,在小鎮的郊外晃悠。兩旁是茂密的樹,草地上開著美麗的花兒,不時傳來小鳥的歌聲,空氣中充滿了“大自然的味道”。

  走了好久好久,前面又是一座山,陸游無奈,只得向前進。

  又是走了好久好久,前面是一條河,唉!又要找橋。

  還是走了好久好久,陸游不經意的往前看了看,天!又是山!算了,管他繼續吧……

  又是山,又是水,讓陸游煩透了,他大叫:“天啊!走到什麼時候才走完?”陸游不管三七二十一,拋下他的電瓶車,坐在一旁休息咯……

  陸游左看看,右瞧瞧,發現那邊的柳樹旁好像有一個洞。陸游好奇,走過去看看,突然,眼前一片漆黑,過了一會兒,走到盡頭,出現了光明。

  這裡又是一個小村莊,這裡的村民一見到陸游,就熱情地說:“來來來!尊敬的客人,歡迎來我們這兒,去我家吧!”“不,去我家。”“還是我家好,什麼都有。”陸游驚呆了,沒想到當地人如此熱情,便和村民走到家中,準備用餐。

  嗬!這兒的菜還挺不錯的!肥豬、烤羊、美酒,香噴噴的,陸游的鼻子都要跑到菜那兒了。一位村民拿來了“女兒紅”,大把大把的喝了起來,喝的臉紅紅的。陸游也不甘示弱,喝啊喝啊,喝完了一瓶!

  吃飽喝足,陸游起身,準備告辭。眾人紛紛與他告別。

  陸游出來了,感觸深刻,便寫下了這首激勵人心之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寫山西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山西,那裡的風景特別漂亮。

  我的家鄉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其中這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高入雲霄的大山,站 在山頂上彷彿仙境一般,山上有很多的野花,奼紫嫣紅的花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山上還有很多的小動物。有小兔子,小松鼠,山雞,小鳥等等。它們的巢穴都建築在非常隱蔽的地方。

  我的家鄉有三大風景,第一就是那高入去霄的大山,第二就是參差不齊的梯田。那裡的梯田春天是翠綠的,秋天就變成了金黃色的,站在田野裡彷彿置身於金黃色的圖畫中。梯田裡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稻草人,站遠處眺望好像在給我們招手。

  第三大的景物是小溪,這裡的小溪可不是一般的啊!它是由很多步驟變化而來的,先是雨水堆積在山上,然後水順著巖壁流向山谷底,再從谷底流到各各小溪裡。小溪裡的水特別的清澈,像一面潔白無瑕的鏡子,游魚,水草都可以看的二清二楚。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我隨時歡迎大家來我美麗的家鄉參觀遊玩。

寫山西的作文 篇8

  山西省大同市的大東街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照壁,叫九龍壁,距現在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

  九龍壁為坐南朝北的單面五彩琉璃,長45.50米,高8米,厚2.09米,顯得十分巍峨壯觀。

  從九條龍的佈局和形態看,正中心是一條坐龍,為正黃色。在明代,正黃色為主色,象徵著尊貴,為帝王所專用。此龍正對著王府的中軸線,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有神,龍身向上捲曲,龍尾伸向後方,似在端坐靜觀。中心龍兩側的第一對龍,是兩條飛行中的龍,為淡黃色,龍頭向東,龍尾伸向中心龍。這組龍神情瀟灑,大有怡然自得之態。第二對龍為中黃色,頭尾均向西。形態與第一對龍大致相同,形成了基本對稱的圖案。第三對龍為藍紫色。這是兩條飛舞中的龍,其形態與前兩條龍大不相同,其神情兇猛暴怒,大有翻江倒海之勢。第四對龍呈黃綠色,恣態飛揚,氣宇軒昂。

  九龍壁前還建有一長34.90米,寬4.38米,深約0.8米的倒影池,由石柱圍繞,中間有一橋相貫,這在國內也不多見。每當陣陣微風吹過,滿池碧水蕩起層層漣漪,此時此刻,再看倒映於水中的九條巨龍,真象是翻騰於滄海碧空之間,更是氣勢磅礴,雄偉非凡。

  九龍壁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寫山西的作文 篇9

  到山西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我想這大抵因為山西有好面好醋。

  山西的面種類繁多,刀削、打尖、撥魚兒、烤佬佬、拉條子,有的沒吃過,甚至沒聽說過。至於醋,更不用說了,香醋、姜醋、老陳醋,馳名中華,有的一不留神還跑出國門,在異國的酸類調品裡獨樹一幟、傲視群雄。

  陝西人愛吃麵、喜食醋。但做面的花樣和精到卻比不得山西。至於醋,更是沒得比了。如今到了山西地界,豈能放過這好面好醋?餐前,每人面前均陳一把山西老壺。有人將醋摻入檸檬或橙汁中喝,戲稱“雞尾酒”;有人嫌不過癮,直接端起醋壺直著脖子一“醉”方休。不知道的,以為是喝高階椰奶橙汁;知道的,腮幫子酸得半天轉不過筋來。

  那醋確實酸,但綿長、滑爽、後味醇香。怕酸,你就憋著鼻子一氣喝下,自會享受到那酣暢淋漓的大味。於是,幾位慕山西醋之美名的同桌紛紛起立,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地比著勁兒開喝。同桌的幾位女士酸酸地瞟一眼,在一旁用手捂著腮幫子酸酸地笑,那澀澀的樣兒,也像吃了“醋”。

  在山西的幾天裡,大家對山西的面情有獨鍾。每餐每人一碗,必先風捲殘雲舔蕩乾淨。

  端著老碗吃麵,抱著醋壺喝醋,靜下來,就覺得這“面”和“醋”有點兒意思。先看這個“面”字:迎面是個“照壁子”,裡面有“院子”、有“房子”,這吃麵的人一般就戀家守土,且喜歡蓋房子。不是麼?山西有名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孔家大院是它典型的例證。而吃米的人,一般外出創業打工的多。何也?你看一個“米”字,整個呈發散放射狀,分明是志在四方麼?難怪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在,吃米的同胞滿世界都是;吃麵的卻多執著堅守,不動搖、不彷徨、不旁顧左右而“望”它。

  再說 “醋”。醋是個百搭子,和鹽搭是酸鹹,和糖搭是酸甜,和辣椒搭是酸辣,和香搭是酸香。山西人醋做得好,自然能“搭”出百味的面。而在又大又寬敞的房子裡咥一碗好醋調的面——咥刀削麵、咥撥魚兒、咥烤佬佬、咥拉條子,那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了!

  不過,山西人不叫“咥”面,叫吃麵。我以為,山西的面,與陝西的“咥”相配,那才叫一個“絕”字。面好,也要說得好麼!“咥”顯示一種豪爽、一種享受、一種痛快。比如,“剛才圪蹴著美美地咥了一老碗麵”,那與人敘說著,是彼此都能體會的一種境界。

  而如今,山西人把面也做到了一種境界,“醋”打出了國門,“面”也總不能老戀著家、守著土呀,他們也要把山西面打出國門呢!

  我們吃過的一家專營麵食的店鋪,是很有些規模的。廳堂大不說,光面食就達五六十種之多,而配製的各種“蓋頭”更是五花八門。一餐下來,每種品類只一口,吃了五六種,皆鮮香透脾。這家老闆為使他的面走出國門,在店門口立了一尊自己的彩塑。他出豪言:這不是彰我個人之名,是揚我們山西好面。瞧,這話說得多“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