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成長的獨木橋作文
我走過成長的獨木橋,橋搖搖晃晃,而我堅定不移。
或平坦或崎嶇,那些我一一走過的路上,總有份特別的陪伴——奶奶親手納的鞋墊。
年幼時,便看慣了這幅畫面:金色的陽光灑在午後的陽臺上,陽臺上一個馬紮,一簍針線,還有一位坐在馬紮上的老人,我的奶奶。畫面因陽光的渲染泛著陳舊的.色澤,在腦海深處無需刻意回想勾畫,便足以令我著迷。從集市買回了白色鞋墊,再自己納一遍,這是奶奶的習慣。輕抿線頭,使原本散亂的線頭變得乖順無比,微眯雙眼,將線頭對準米粒大小的針鼻,一穿而過,一氣呵成,奶奶的這一切總讓我佩服不已。銀色的針牽著乳白色的線,而牽著針的是奶奶黝黑的手。那些我不曾遇見的時光在她的手上留下了道道溝壑、層層褶皺與黝黑的膚色。手與針,針與線,線與鞋墊,黑黑白白在光影中變換。陽光從金色變作橘紅,那雙手不停重複著相同的動作。我早已看厭,只去翻翻奶奶的線簍,尋找更好看的扣子。那時的我,腳下踏著那雙雙鞋墊,奔跑在大街小巷,瘋玩到星明月皓,知道奶奶找到我,再小跑著趕我回家。( )
時光轉了幾載,我的個子又躥了幾躥,而奶奶的頭髮又白了幾白,手上的鞋墊也大了幾圈。再一次,看著奶奶來來回回翻著鞋墊面,依舊是那手,那針,那線。飛針走線間,一段段乳白棉線清晰而整齊地出現在鞋墊上,一行行,一列列。終於,奶奶放下手中的針線,活動活動痠痛的手指,揉一揉僵直的臂膀,輕閉起酸澀的雙眼。看著那即將納完的鞋墊,我不禁問奶奶為什麼非要自己親手把鞋墊納一遍。奶奶回答說:“這鞋墊買來啊,自己納一遍,才會真正厚實暖和。”我聽了,不以為意。那時的我,腳下踏著那一雙雙鞋墊,奔走在家與學校的路上,腳步越來越匆匆,逐漸感受到了腳下那份厚實與溫暖。
後來,奶奶的眼睛越發不好使了,再難流暢地完成穿針引線的動作,記憶中的畫面也不再見到。沒有了那一副副鞋墊,我卻漸漸懂得了那份厚實溫暖。對眼前的路,依舊是那樣,一步一步,不緊不慢。
鞋墊自己一針一線納過才會後是溫暖,而我成長的路、人生的路,也只有自己一步一步走過才會堅實完整。時光帶走了那個曾經無憂奔跑的我,留下了我成長路上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所謂成長,就是自己逐漸懂得不懈行走的意義,就是腳步由不安的跳躍、彷徨的混亂到沉著地邁出、堅實地踏下的過程。它如一座獨木橋,你越是慌亂,橋越是晃盪,不論走到何處,都不能回頭,而奶奶也只能送我到橋頭,但已告訴我要堅定地一步一步,走過自己的這座橋。
於是,我走過成長的獨木橋,橋搖搖晃晃,但我堅定不移;光線忽明忽暗,但我目光如炬;有人讓我另闢蹊徑,但我目不斜視。不論這橋有多長,橋的對岸在何方,只要專注於自己腳下的路,耐心地一步一步,就定能走到。
我走過這成長的獨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