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橋我的童年時光作文
橋,一直在那兒,無論我在這個城的哪個角落。 小時候在城的那個角落待過很久,正是那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弄堂口的那座庵橋便是記憶裡最重要的一幕。
城的那角雖小,但夥伴多,四處串門兒是常事。不一會兒就能召集一幫子“搗蛋鬼”,踩著青石板,一路摸著弄堂牆邊的青磚,一陣風似的瘋到橋上去。
正值盛夏,比起整天窩在家裡,想來想去到橋上乘涼最划算!待各自隨自家大人坐好在橋欄上(這是一座旱橋,小河在更早就被填了,所以大人放心地叫我們坐在橋欄上),綠豆湯早已由鄰居準備好,幾個會耍寶的大人輪番上陣,各種段子匯在一塊兒,東拼西湊竟成了個故事。小孩兒們不懂什麼叫胡扯,只顧專心聽著故事。沒事兒還時常咂巴著嘴,拿根枯樹枝上躥下跳地在橋上瞎折騰。
那時正喜歡《西遊記》呢,孫悟空就是我們的偶像!每天傍晚,橋上絕對滿座——橋倒成了兒童劇場。我們的痴迷程度就像當初70後、80後對《射鵰》一樣,每晚必定準時“收看”!所以每當講到如“大鬧天宮”那樣的精彩處,我們個個“張牙舞爪”、“群魔亂舞”,在本來就不寬敞的橋面上“劃火跳”(鄉下說法,專門用來描述小孩無目的性的瞎蹦躂。)
橋邊上有一種植物,叫“一串紅”,搗蛋鬼們經常去那灌木上採花下來,放在嘴裡一“吸溜”,裡面甜滋滋的汁水就被“俘獲”了。按照我們當時的速度,那一串紅在之前還紅彤彤的呢,不一會兒就只剩下綠油油的一片了。雖然專幹這種破壞自然的'壞事,但大人們絕不會罵,因為“一串紅”甜津津的秘密還是他們告訴我們的呢!
一幕幕彷彿老式的電影膠片,在我眼前掠過。十年前,離開這座橋時,年幼的我並不知道這座城的其他部分會如此不一樣,寬闊、喧鬧,高樓林立、行色匆匆、絢麗斑斕。對,我是在這個偌大的繁華中,、生活,長高、變壯的。可回味起那座橋上的風景,總讓我萌生出些許遺憾。
於是,一直掛念著城的那個角落,一直想回到那座橋旁,回到那段不可複製的時光中。
這是一座童年的橋,這是一座心頭的橋。小作者以親切鮮活的筆觸描繪了橋上的童年時光,只是愈快樂愈憂傷,無名小橋終在某日湮沒於茫茫塵世間,但在他心頭的分量卻格外凸顯。全文情韻悠悠,張弛有度,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