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渡口橋的變遷三年級作文

渡口橋的變遷三年級作文

渡口橋的變遷三年級作文

  在外婆家的村東頭,有一座新建的汽車大橋。大橋長約五十多米,人們叫它“東陳大橋”。

  外婆說,四十多年前,這裡沒有橋,只有一位老爺爺擺渡,方便人們到河東的田裡勞動。老爺爺隨叫隨到,工作很辛苦。遇上大風大浪,老爺爺一個人的力量就顯得單薄無力,渡客總是出手幫忙,大夥兒齊心協力,總能把渡船駛向對岸。

  後來,人們在渡河的東、西兩邊各嵌入一根固定的木樁,上面繫著緊繃繃的鋼纜,在渡船的船頭、船尾中間各扎一條繩索,繩索末端扣著一個圓環,把兩頭的圓環套進鋼纜內,擺渡的老爺爺像“拔河”一樣,雙手不斷交替,拉動鋼纜,船就沿著鋼纜向前走。這樣,不管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渡船也不會偏離航道,既省力,也解決了渡客翻船落水的危險。

  再後來,村裡就動用了僅有的一點集體資金,再發動村民捐資,用樓板、水泥樁造出了僅供單人行走的簡易“樓板橋”。“樓板橋”無護欄,風吹雨打十多載,就破敗不堪了,膽大的勉強能走過去,膽小的早已望橋生畏,卻步不前。

  現在可好了,拆掉了舊橋,建成了寬大結實的汽車橋,人們不再為過河擔驚受怕,不再為過河要耗費時間而焦急……

  望著眼前嶄新的汽車大橋,我禁不住豎起了大拇指——為曾經的擺渡老爺爺點贊,為村民們點贊,更為我們的祖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