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牽掛> 【實用】牽掛的作文九篇

牽掛的作文

【實用】牽掛的作文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牽掛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牽掛的作文 篇1

  您是我最牽掛的人,沒有之一。您就是我的父親,我最牽掛的父親。

  我的父親已經在外工作七年了,在這七年中,他僅僅回來過八次,而且每次回來都只是待一、兩天,還沒等我和父親玩鬧夠呢,他就又要匆匆忙忙的走。

  父親工作的地方離家很遠,其實坐飛機兩個多小時也就到了,坐車的時間可長了,要兩天才可以到呢。因為飛機票很貴,而父親因想留些錢給我們,所以選擇了坐車。坐車不僅難受而且還很吵,車上有吃東西味特別大的人,有玩手機聲音特大的人,有時還有小孩子的哭鬧聲……但父親並不在意這些,他的眼裡只有我、妹妹和媽媽,好像從來都沒有過他自己。

  父親工作特別的忙。有時我們給父親打電話父親都沒空接,有時接了就只從電話裡傳來幾句沙啞的話語:“等會、等會、我現在很忙。”說完,便匆匆的結束通話了電話。父親一個人在外面很節儉,經常就吃些大饃配鹹菜,聽媽媽說父親不大愛吃麵食,有時晚上太累了,乾脆就不吃了,倒頭就睡著了。我們經常讓父親吃些好的,畢竟工作累,不吃好的怎麼行呢,父親便會笑著說:“知道了。”其實他並沒有這麼做。

  父親睡覺的地方很簡陋,沒有床,他們幾個人擠在一個房間,水泥磚上鋪幾塊木板便是床了,有時地上還總是潮潮的,睡著很不舒服。牆上貼著一些雜亂無章的紙,房間裡只有一個小窗戶,窗戶下面是一張用木板搭成的簡易的桌子,桌子上擺放著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當父親無意中把這張照片發給我看到時,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心裡湧過一陣酸楚,但父親卻非常的滿足。

  我們經常和父親一起聊天,但總是在很晚的時候,因為他很忙。每次一視屏,父親看到我們,就十分的開心,好像一天的煩惱都沒了一樣。父親開口的第一句話總是不變的“你們在家還好吧?”“家裡都好,你不用擔心”我們也總是這樣說。隨後父親一定會問:“兩個孩子怎麼樣?吃好一點,天冷了多穿一些,千萬別凍著。”然後就會問:“最近學習怎麼樣?壓力大不大?”“我感覺自己好笨,我總是學不好”“乖女兒你在爸爸媽媽的心目中永遠都是最棒的,不是你笨,應該是你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爸爸相信透過你的努力,你一定會學好的!”“父親你怎麼樣啊?你也要照顧好自己”“我可好啦……。”其實我知道父親這樣說只是為了讓我們不擔心罷了。

  我很牽掛父親,但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父親一個人在外面生活的有多辛苦,有多艱難,永遠都不知道……

牽掛的作文 篇2

  一縷輕柔溫潤的晚風攜裹著一抹淡若幽蘭的馨香,輕輕拂過臉龐,思緒宛若紙鳶在夜空輕輕搖曳,似蝶蹁躚。

  回首間,此去經年,點點滴滴侵染心頭,打溼了心絮,唱碎了柔腸。雲水間,淺笑依稀嫣然,碧水池畔,琴瑟幽幽,琵琶灩灩,是誰在波光倒影裡,拈花一笑,將一曲曲琴韻悠揚化作繞指柔,醉了唐詩,醉了宋詞,醉瞭如水的月色?是誰將一個個清越的夢掛在柳梢,讓思念在斑駁的疏影間舞動,舞起繾綣的情懷,舞起隔世離空的牽掛,舞起一生一世的守望?

  今夜,一個人默默地佇立在燈火闌珊的盡頭,一抹幽香而微涼的思緒悄然襲上心頭,在指尖悄悄綻放。窗外,玲瓏輕叩,樹影斑駁,被露水打溼的絮語在月色中飄渺漣漪,終擱淺在我面前的那張素箋上,蹁躚吟唱,悠揚婉轉,搖曳著前世今生的滄桑,渲染著清韻的流年。

  都說,蝴蝶飛不過滄海,就算是痴念繁華三千,也只能化作千年的淺吟低唱,在殘舊的斷章裡擱淺。明媚的季節裡,飛舞的絮花傾覆了執著的眷念,在草長鶯飛的季節,泛起層層的漣漪,刻下歲月的印痕。然而,那場浮華在夢醒時分,只留下千帆過盡的沉默,逸在雲淡風輕的夜晚,禁錮了輪迴的時空,清殤了若畫的繾綣。

  開啟記憶的門扉,任思念傾瀉,任千古的輕嘆流淌在紫陌纖塵裡,任一地斑駁的月影將我的身影擱淺在你來時的路上。落花飛舞,馨香縷縷,你的身影在幽幽的波光裡若隱若現,迷濛了我的眼,瀲灩了我的城池。夜,如此幽靜,思念的情愫在夜風中潛滋暗長,一遍一遍的想你,一遍一遍的呼喚著你的名字,遠處那塵世的囂喧不知不覺間隱隱褪去,只剩下瑩瑩閃爍的星星,伴著我。月光輕輕地灑落,滿地的相思醉了流螢,醉了晚風,醉了碧水河畔那一朵紫色的蓮。

  如果,有一首詩為你而作,你是否可以細數千遍,將每一個標點符號銘刻在你的心間?

  如果,將一懷柔情淡墨於指尖,你是否可以拈一朵素蘭,將染香的心事輕輕摺疊,呵護千年?

  如果,我堅守一份承諾,你是否可以挽起落花般的惆悵,擁入懷中細細珍藏?

  你說,我是你前世不經意間遺落塵世的一顆蓮子,於是,我佇立在相思河畔,只等你穿越前世今生,微笑著向我走來,輕輕叩開如花般的心事,將我的溫柔安放在你的掌心,不管咫尺還是天涯,情若在,心就不遠。

  今夜,我靜靜的等待,等待你踏月而來,等待你淺淺回眸間深情不變的流連,等待你從瀰漫著唐詩宋雨的彼岸走近我的窗前。想念,你遠遠的微笑,予我冬日般的溫暖;想念,你牽我的手,踩著細碎的月光,靜默於秋水長天;想念,你花酌月下,影挽韶華,為我執筆,寫下諾言:若相惜,不相離。

  如果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我願用一千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遇見,用一萬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相依相伴。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不管風不管雨,不管滄海還是桑田,你永遠都是我心底最深的牽掛。都說前世今生,都說來世有緣,而我只信今生,不信來世,我只想在有生的日子珍惜我們這份得來不易的緣,靜靜的守,默默地念。

牽掛的作文 篇3

  我們家裡有個“小馬屁精”,她就是我的妹妹,如今她已經兩週歲多了。她如果看中了我的什麼東西,比如玩具、文具什麼的,她一定會先叫一聲“親愛的好姐姐,給妹妹。”這樣我就會愉快地給她了。她很喜歡跟我學說話,我讀課文的時候,她也會跟讀一句。我有時候教她念古詩,有時候教她唱兒歌。她也很崇拜我,總是圍著我,跟著我“姐姐、姐姐”地叫,像個小“跟屁蟲”。

  在她出生之前,我一直希望媽媽懷的是個小妹妹而不是小弟弟。因為男孩子太調皮了,像我們班裡的男孩子,個個都是搗蛋鬼,讓老師操心不少。妹妹剛出生的時候,我既高興又有些失落,高興的是,果然如我所願,我有一個小妹妹了,不會調皮搗蛋;失落的是,有了妹妹,大家會不會都寵愛妹妹而忽略我?幸好他們還是一樣關心我,有任何好東西都是準備兩份,讓我先選。雖然我和妹妹也會有吵鬧的時候,但是我很喜歡妹妹這個“開心果”。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發現妹妹不像往常那樣聽見我的聲音就跑出來。我連忙跑進廚房問奶奶:“妹妹去哪兒了?”奶奶說:“外婆接走了,去他們家住幾天。”我因為要上學,所以就不能跟去。這是妹妹第一次離開我沒有住在家裡。那天晚上,我總覺得家裡少了點什麼。對!是妹妹的歡笑聲。妹妹不在家,家裡冷清了許多。那幾天,我特別想她,也很牽掛她。我給外婆打電話,讓妹妹早點回來,電話裡,妹妹咿咿呀呀的聲音傳過來,我越加想她了。媽媽笑著說:“妹妹在家的時候,你可沒這麼想她的呀!”是呀,我想,這就是牽掛吧!

牽掛的作文 篇4

  班會課時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鄒越教授的“《讓生命充滿愛》之愛父母篇”的演講影片,大家看了以後都很感動。回到家後,我又和媽媽一起重新看了一遍,看完以後,我們都哭了——這份演講真的太感人了!它讓我深深地體會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和牽掛,他們把我養大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演講中舉了很多事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小姑娘因為一點兒小事和媽媽鬧矛盾,選擇了離家出走。晚上,她又冷又餓,傷心地走到一家麵館前。好心的老闆給了她一碗麵,她狼吞虎嚥地吃了那碗麵,對老闆說:“老闆,你真是我的恩人啊,比我媽媽好多了。”老闆聽了嚴肅地說:“我就給了你一碗麵,你就把我當恩人,你媽媽養了你十幾年,你怎麼就不知道感恩呢?”一語驚醒夢中人,小姑娘趕快跑回家,發現媽媽因為牽掛她而四處尋找,累得暈倒了。她一頭跪倒在媽媽身邊……

  由此,我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因為爸爸是一名軍人,一年在家呆不了幾天,所以照顧我的擔子幾乎落在了媽媽一人身上。小時候的我常常生病,不是咳嗽就是發熱,幾乎每個月媽媽都要帶我去一趟醫院。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又突然發熱了,媽媽給我餵了藥,還不停地用冷毛巾敷我的額頭。可是到了後半夜,我還是高燒不退,一直沒閤眼的媽媽急得要命,就連夜抱著我去了醫院。醫生給我做了檢查以後對媽媽說:“還好送的及時,再拖下去的話肺都要燒壞了。”

  配了藥,掛上水後,媽媽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披在我身上,還把我緊緊地摟在懷裡,深怕我凍著。掛好水後回到家,媽媽顧不上休息就餵我喝藥。我用舌尖舔了一下,那藥苦得要命,就再也不肯喝了。媽媽說:“孩子啊,良藥苦口利於病,你不吃藥病怎麼能好呢?”聽了媽媽的話,再看看媽媽那疲倦的面容和那雙因為熬夜而通紅的眼睛,我含著淚一口氣把藥喝了下去……

  看完了這段演講影片以後,我淚流滿面地走到媽媽面前,像電視裡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撲在媽媽懷裡哽咽著說:“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永遠愛您!”此時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有一種愛叫牽掛——那就是偉大的母愛!

牽掛的作文 篇5

  牽掛,是兩個看起來非常舒服的字。牽著,不是用力的撕扯;掛著,也不是無休無止的痴纏。兩個字挨在一起,輕輕地靠著,有一點點間隔,不多。有一種關聯,卻很遠。

  牽掛,可以是朋友之間,毫無目的的想念。在一天中的某個時分,手裡拿著東西呢,突然恍惚起來,一個會心的笑就浮上嘴角。那一刻,心裡很暖。一些傻傻的你的笑,一句熱熱的你的問候,一點一點的和你有關的記憶都來了……牽掛,對於朋友,一愣神的'工夫已經足夠。

  牽掛,可以是親人之間。在外的人,回不去的日子總是多數。明知道家裡的人都好著呢,偏偏有些放心不下。做了個好菜,想先給媽媽嘗一口;心亂了,就不知不覺想起家鄉那條河,河水不瘋漲的時候,靜靜地流著,堤邊的老牛怡然自得,坐在芳草迷離的岸,多亂的心都能歸於寧靜……

  牽掛,可以是兒女,可以是遠遠的往事,也可以是一次無意的回眸。總之,牽掛不疼。有點酸,還有點甜。喜歡這兩個字,更喜歡它們給我的感覺。淡淡的,如煙。

  獨獨不適合它們的人是那些相愛著的人,夫妻,情人都不合適。愛是一件吃力的事情,愛是要滲到骨子裡去的,不能漂浮在表層。牽掛的輕描淡寫,沒有辦法描述更深層的問題。愛呢,可以用想念。想念這兩個字我不喜歡,有了一個"想"字,目標就變的異常明瞭。是想他那些若即若離的擁抱?是想他那些出其不意的吻痕?想念,很疼。想念一個人時的焦灼不安,要用太多的眼淚才可以撲滅。

  想念是年輕時隨時隨地的憂愁,那時我們有著強健的身體和不怕受傷的心。而今,我們已經習慣牽掛。即使有情,也與愛無關,與想念無關。

牽掛的作文 篇6

  奶奶睡覺不關燈早已形成習慣,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奶奶和我一樣怕黑,長大後才瞭解,那是老人無法釋懷的一個牽掛。

  在爸爸的記憶裡,求學的路總是黑暗且漫長的。從老屋到學校,跨過公路,穿過羊腸小徑,再到田間小路,幾公里的路途總是伴著孤獨的星光,一個人走完。

  鄉下的夜晚來得總是很早,七兒點不到,原本就人家了了的村莊像被刷過一層黑漆,遮蔽住一切光亮,惟獨留下夜幕中的月光泛著寂寞的光暈。

  爸爸說,那是我不曾體會過的孤獨無助和迷茫。夏天寂靜得徒留一片蛙聲,冬夜裡北風颳過臉頰直至麻木。努力地辨認出回家的路,無邊的黑暗卻如同一片迷霧瀰漫著整片森林林,不知不覺又走錯了方向,直到深夜才回到家。

  直到某一個夜晚,抬頭眺望,突然發現遠處一點微弱的光芒在風中搖曳出家的方向。

  從那以後,夜夜總有一盞燭光為爸爸亮著,在那個電燈並不普及的年代,一點微弱的燭光在夜的黑墨裡顯得尤為明亮。

  我能想象出這一點光芒有多麼明亮,我亦能想象出燭光的那端,奶奶擔憂的臉上寫滿牽掛。這夜夜擔心與牽掛讓她忍不住為兒子點一盞燭,就讓那牽掛化作一點燭光,照亮回家的路吧!

  後來,這漸漸成為一個美麗又悲哀的習慣,當一支蠟燭終於被一盞盞電燈替代之後,爸爸也走出了小山村,在城裡找到一份工作。而垂垂老去的奶奶,始終習慣在入睡前點一盞燈,固執地認為它能指引兒子回家方向。

  如今,我也即將離開父母的懷抱,隻身踏上求學的路。我知道爸爸媽媽一定也會像奶奶一樣牽掛著我,擔心我孤獨,擔心我生病,擔心我的安全。

  每個父母的牽掛都是一盞徹夜未眠的燈,儘管孩子已經飛得很高很遠,那盞燈始終在為孩子們照亮回家的路。

  點評:燭光明媚地照耀著,一個女孩在向我們絮絮私語,訴說她那溫暖而安靜的記憶。作者從生活瑣事中挖掘偉大的母愛,作者似乎想說明什麼、證實什麼,但愛本身是說不清道不明欲說還休的。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心情。有幾分灑脫,有幾分悲哀,又有幾分無奈。本文取材雖普通,但平實而又不乏文采的文字間流露真情,頗為感人。

牽掛的作文 篇7

  回到家中,卻依然牽掛著。思念著目送我們離開的外公外婆。

  隨著鞭炮的鳴響聲,外公回來了,鞭炮響完,媽媽去攙扶外公,外公慢慢地走著,瘦骨嶙峋,他安靜地坐在椅子上,像剛出世的嬰兒,不禁讓人心生可憐。

  吃完午飯,大家坐在庭院裡嘮著家常,桂花發散著香氣,牆角的牽牛花紅豔豔的綻開,沒有城市的喧鬧,心裡滿滿的恬靜。

  傍晚,親戚們都一一離去,阿姨和舅舅也自稱家中有事而離開了,外公外婆站在門口笑著送他們離去,看出確實滿眼的的孤獨。

  五點多,爸爸媽媽起身,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要離開了。我們走到門口向外公告別,外婆看見了急忙走過來說:“不吃了晚飯再走嗎,馬上我就去做晚飯了。”爸爸推辭說道”不了,家裡還有事。你們自己吃吧!”外婆邊說邊走向廚房間:“那帶點菜回去,這麼晚了,回家也沒有飯吃。”媽媽急忙走上前說:“不用了,這些菜留著你們兩個人吃吧,家裡有菜和飯的。”但外婆依然忙著打包飯菜,媽媽也只能任憑她忙著……

  外婆拿著打包好的飯菜送我們到門口,十月的寒風吹過,使人不禁打了個顫,外婆把打包好的飯菜遞給媽媽說:“馬上降溫了,多穿點,有空多回來看看。”接著又對我說:“學習要努力啊,這年是關鍵啊。”便於我們道別,然後我們就離開了。我回頭望著他們兩個人,外公望著我們,在月光的照耀下,眼眶中彷彿充滿了淚水,以前的襯衫穿在身上顯得格外的空。聽得外婆遠遠地喊著:“開著小心。”媽媽便應和著:“知道了,你們快進屋吧,把剛出院,可別凍壞了身體。”雖然走遠了看不到對方,但這幾句話包含著對對方的思念與牽掛。

  我望著倒退的路燈就想到站在院門外目送我們離去的外公外婆,一句“常回來看看包含了多少老人的牽掛與期盼,人在異地,子女門前掛著父母,父母又何嘗不牽掛子女們,卻從來不對對方訴說自己與多麼的想念。

  我牽掛著外公外婆,總想著多回去看看。

牽掛的作文 篇8

  秋風吹過,黃花枯萎了,黃色的葉子稀稀落落的飄零,天邊殘留著餘暉漸漸落下,一隻只鳥兒孤獨的飛翔著。餘暉灑落大地,一陣陣秋風吹過吹過鮮花叢,望著小區裡高大的桂花樹,那一陣陣的桂花,香氣迷人,不禁讓我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外婆。

  歲月匆匆,可以抹去林林總總,卻不能抹去外婆在我腦海中的記憶。外婆是一個慈祥,卻愛嘮叨的老人,她那一頭白髮好像頑固的野草,頭上那一根根的白髮都是她對我的操心,對我的愛,但看得我心裡一陣陣的刺痛,她的臉上爬滿了皺紋就像一張被揉皺的紙寫滿了滄桑。

  今天外婆突然打電話給我:“小子,我已經做好了你喜歡吃的桂花糕。”我說:“外婆桂花糕我外面買好了,你年紀這麼大了,小心身體啊!”外婆說:“外面的東西沒有家裡做得好吃,外面都加了新增劑。多吃不健康的。”我的眼睛不禁溼潤了。外婆年紀那麼大了,不禁讓我想起了,她當時種桂花樹的情景。那年外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種下桂花樹,剛種下的桂花樹,在寒風中搖曳,外婆就感覺有些憐惜,她拿著繩子和木棍去幫助小樹加固,天那麼冷,她卻毫不手忙腳亂,井井有條的將小樹加固好。當時她回到屋裡就說,過幾年就可以做桂花給你吃了。

  我擦了擦眼淚,跟外婆說:“外婆,等我放寒假了我過去看你,你一定要保重身體啊。”外婆說:“你晚上睡覺不要踢被子。現在天氣冷了,不要隨便脫衣服,小心感冒。”我點點頭說:“嗯,好的知道了外婆。”

  這就是牽掛,牽掛是一種親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掛念。

牽掛的作文 篇9

  人有心,人有情,上帝才賦予了人如此多彩的生命,如此多情的心靈。

  ——題記

  月光的腳步隨著我揮筆的手勢翩然而來,夜涼如水,而我的思維卻像五彩繽紛的泡沫翻騰著,意欲跨越時空的橫塹。

  都說人生是一支悠遠的歌,每一個足音都是一個跳動的音符;人生是一條流淌的河,時時都在激起朵朵浪花;人生是一所永不畢業的學校,它的課本,需要一生去研讀,她的試卷,需要一生去解答。可即便是如此,大多數人也未必能夠找到它的真諦。人生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是激越?是平淡?我不知道。直到我深深地感知詞人李清照所流露的點點滴滴,一陣湧動直上心頭。她,多少次在夢中回首,多少次在燈下凝神,多少次翹首遠望,向著丈夫去時的方向,向著故鄉國都的山水。這時,我彷彿明白了,牽掛就是人生。

  月光流瀉在我的手背上,我如水的情感也在悄悄流瀉著。莫里哀曾說過:“愛是生命中最深沉最恆久的呼聲。”一句簡短的話語卻真切而又溫和地道出了李清照的心聲。驀然回首,她在《一剪梅》中曾這樣暢敘:“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份對丈夫的刻骨銘心的真摯的愛頓時躍然紙上,愛隨即變成了一份牽掛,然而牽掛中不免有些感懷傷痛。還有《鳳凰臺上憶吹簫》裡的“欲說還休“的境界,《醉花陰》裡的“人比黃花瘦”的情懷,字字句句透人肌膚。我依稀沉睡,腦海中飄忽著的都是她的芳容,彷彿穿越堅冰的春風。但當我急急地睜開眼睛,消失了,她那傷感的流瑩。可事實上,她那份愛,那份執著的牽掛,卻始終消失不了,揮之不去。

  我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拉到了她的面前。在悽風苦雨的嚴冬,她流著眼淚又自己輕輕擦乾。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如風雨侵襲著她生命的枝枝葉葉。樹葉綠了又黃,她的年華就這樣在牽掛中水

  一般地流逝。她的心田憂傷而平靜,就像黃昏時分那幽靜而岑寂的小樹林。她把憂傷彙集於筆尖,暢然地寫下了《武陵春》、《聲聲慢》、《菩薩蠻》等動人的詞篇。

  一種不可捉摸的哀愁浮上我的心頭,迅速滋潤了我的心。李清照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直至離開的那一刻,都不曾有任何改變。更令我潸然淚下的是,在國破家亡,漂泊轉徙,夫死孀居的悽苦生活中,她那份孤獨,那份於熱熱鬧鬧之中蘊含的寂寞,那份於街頭陌生人群中所產生的漂泊感。萬千心事,自結愁腸,付之於淚中,寄寓於淚中。

  月光如霧,思緒如潮。牽掛就是人生,她橫亙在彼此之間,讓心靈不覺空虛,反而盈滿了種種情懷,不至使生命中毫無色彩,成為一副空囊。

  停下手中的筆,我不由得感嘆,人生中綿綿不絕的是什麼?是一份脈脈含情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