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啟示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鳥的啟示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鳥的啟示作文1
鳥對人類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鳥類還有一種特殊的作用,這就是它啟發了人類的智慧,為人類探求理想的技術裝置或交通工具,提供了原理和藍圖。可以說,在結構、功能、通訊等方面,鳥類是人類的老師,許多現代科學技術問題,科學家常常需要去請教鳥類。
鷹擊長空,鴿翔千里,鳥類可以在空中自由飛行,這對人類是多麼大的吸引和激勵啊!傳說,在20xx多年前,我國的著名工匠魯班,曾研究和製造過木鳥。據歷史文獻記載,1900多年前,我國就有人把鳥羽綁在一起,做成翅膀,能夠滑翔百步以外。400多年以前,義大利人達·芬奇根據對鳥類的觀察和研究,設計了撲翼機,試圖用腳蹬的動來撲動飛行。後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試驗,人們才弄清鳥類定翼滑翔的機理,認識到機翼必須像鳥翼那樣前緣厚,後緣薄,構成曲面才能產生升力,再加上工業提供了輕質的金屬材料和大功率發動機,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實現了幾千年來人類渴望飛上天空的理想。
人類自從發明了飛機,飛上天空以後,就在不斷地對飛機進行革新改造,不論是體積、載重、速度,都很快超過了鳥類。現代飛機已經比任何鳥類都飛得更快、更遠、更高,尤其是近年來出現的各種飛行器,可以到星際間航行,更是鳥類所望塵莫及的。儘管這樣,在某些飛行技術和飛行器的結構上,人造的飛機仍然不如鳥類那麼完善而且精緻,更不要說消耗能源方面了。例如,金鴴可以連續在海洋上空飛行4000多公里,而體重只減少60克,如果飛機能用這種效率飛行,那將會節省許多燃料。
鳥類的翅膀具有許多特殊功能和結構,使得它們不僅善於飛行,而且會表演許多“特技”,這些特技還是目前人類的技術難以達到的。小小的蜂鳥是鳥中的“直升機”,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著飛。在吮吸花蜜時,它不像蜜蜂那樣停落在花上,而是懸停於空中。這是多麼巧妙的飛行啊。製造具有蜂鳥飛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飛機,已經成為許多飛機設計師夢寐以求的願望。
鷹的眼睛是異常敏銳的。翱翔在兩三千米高空的雄鷹,兩眼掃視地面,它能夠從許多相對運動著的景物中發現兔子、老鼠,並且敏捷地俯衝而下,一舉捕獲。鷹眼還具有對運動目標敏感、調節迅速等特點,它能準確無誤地識別目標。現代電子光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有可能研究一種類似鷹眼的系統,幫助飛行員識別地面目標,同時可以控制導彈。
鳥的啟示作文2
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孤島上生活著一群鳥,它們因有著尖而長的喙,而得名為長喙鳥,靠啄食一種蒺藜的果子為生。就像人有美醜高矮之分一樣,長喙鳥也有長喙的和短喙的。
短喙的鳥一孵出來就成了殘疾,母親在兒女滿兩個月後就會拋下它們不管。因那種果子渾身長滿了堅硬的刺,只有長喙鳥才能啄得開,甚至連那些喙稍短的長喙鳥也啄不開,於是,每年都有很多喙短的鳥因無法啄食蒺藜的果子而餓死。
喙長的鳥一出生就像出生在富人家的孩子一樣。它們眼看著短喙的鳥們被自己的母親拋棄而餓死,自己卻得意地吃著蒺藜的果子自由自在地在島上飛翔。
一隻短喙鳥在吃完母親啄開的'最後一顆蒺藜果後,它知道自己面臨著生死的嚴重考驗了。要麼選擇別的食物,要麼就等著餓死。
它不甘心地走近一顆蒺藜果,明知自己無法啄開那堅硬的果殼,並且還要被果子上的長刺扎得鮮花血淋漓,但它還是想作最後的努力。
它失敗了。它想,如果繼續啄下去,它馬上就會死於蒺藜果的利刺下。它傷心地飛離了生它養它的孤島,決定去尋找新的生機。就在它餓得頭暈目眩的時候,它啄食了在淺海里流動的一條小魚,雖然它噁心得想吐,但它還是將那條小魚吃下去了。慢慢地,它覺得小魚的味道其實比那種蒺藜果的味道還要好。
一時間,短喙的鳥紛紛效仿,於是,短喙鳥們就這樣生存下來。而長喙鳥則依然優越地吃著它們認為是天下最美的食物蒺藜果。
短喙鳥們的兒女們的喙更短,為了生存,它們天天去海里捕食;淺海里的魚吃完了,就去深裡捕獵;後來,它們不但吃魚,只要是能捕獲到的動物都是它們的食物。在捕獵中,它們練就了一張短而有力的喙,還有一對大而強健的翅膀和一雙尖利的爪子。
若干年後,短喙鳥成了飛禽中的強者,它的名字叫鷹;而長喙鳥卻隨著那種蒺藜果的消失而永遠消失了。
動物和人類何其相似。生於優患,死於安樂。如果不思進取,哪怕家財萬貫,也會坐吃山空;反之,哪怕一貧如洗,只要有一顆強健不屈的心,和勇於開拓的精神,也會成為生活的強者!
鳥的啟示作文3
一次,一隻小麻雀在我家窗臺上歇息。我去關玻璃窗,沒注意到它。“呼”地一關,沒想到竟把躲閃及的小麻雀關在了紗窗與玻璃窗之前的縫隙中。我一向喜歡麻雀,便迅速把紗窗打開了一條縫,抓住了這個小“冒失鬼”。我一隻手抓著不停掙扎的小麻雀,一隻手開啟一個空的餅乾筒,把小麻雀塞了進去,蓋上蓋。然後迅速去找了一個落滿灰塵的鳥籠,撣了撣灰,把小麻雀放了進去,真好!我終於可以擁有一隻可愛的小麻雀了。
我樂呵呵地給小麻雀添了一些小米,又在籠子裡放了一個盛滿水的小酒杯。可萬萬沒想到,小麻雀對那些食物看也不看,焦急地在籠子裡亂撞,掛在陽臺上的籠子左搖右晃。小米灑了,從格子裡落到了地上,小酒懷也倒了,水弄溼了籠底,“啪啪”地滴在地板上。我本以為小麻雀只是不熟悉新環境,可五分鐘後,小麻雀仍在撞鳥籠。又過了幾分鐘,小麻雀已經摺騰地精疲力竭了,軟軟地趴在籠底,幾粒小米仍在籠底滾動。它眼睛裡閃著光,目光炯炯地望著窗外。
驀地,我悟出了,小麻雀眼中閃爍的不正是渴望自由的光彩嗎?我把它關在籠裡,束縛著它,不正是害了它嗎?這哪算得上是愛護小動物的行為呢?我因為愛麻雀所以想把它佔為已有,這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很多人都是這樣,釣魚的人因為愛魚,折花的人因為愛花,踏青的人因為愛春天。出發點都是愛,可正因為他們愛,所以害了被愛的東西。魚被釣出來後,遠沒有在湖裡自由快樂;花被折斷後,等待它的是枯萎;草被踐踏後,也無法恢復生機了。結果呢,魚整天怏怏不樂,最終死去;花枯萎後,被人隨手遺棄在路邊;草被人肆意的踐踏後,草地沒了。那些愛春天的人感嘆:“唉,沒有可愛的草地了。”這豈不可笑?這些人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他們愛這些東西,所以這些東西被他們行為毀了。如果你真正愛魚,就不要剝奪它們的自由;如果你愛花,就不要隨意摘花;如果你愛春天,就不要踐踏草坪。
那麼,對待眼前的小麻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毫不猶豫地開啟籠子。正因為我喜歡它,就不應再剝奪這麼一個小生命快樂的權利了。我目送著小麻雀歡快地飛向天空,直到它的身影消失在天際。望著那蔚藍色的天空,我想:如果你愛一個東西,不妨站在它的位置想想,你該怎樣做才算作真正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