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關於祭祀作文集錦7篇

祭祀作文

關於祭祀作文集錦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祭祀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祭祀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節,我高興極了,因為爸爸媽媽答應我出去掃墓、踏青。

  上午,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時,爸媽我三人先到花店買了花,然後去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緬懷。由於塞車9:30才到,沒去時想象不到人會這麼多,到了才知道,成了人海花海的世界,有一隊隊學校的學生有組織的隊伍,還有好幾對的蝴蝶翩翩起舞,好象它也是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靈。“吃水不忘挖井人,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咱們獻花時爸重複了幾遍。

  我認為,咱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用生命換來的,咱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他們為咱們拋頭,灑熱血。難道咱們不能表達他們嗎?比起烈士們做的,咱們做的事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呀!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聽我爸說,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天來深圳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了深切的緬懷,這是最有意義的。

  下午,咱們到了紅樹林,紅樹林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幹呈淡紅色而得名。這裡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珍稀樹種,這裡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徒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咱們雖然沒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但對保護了生物鏈就是保護了咱們的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到了17:30走得有點累了,但累中有樂,因為增長了見識,今年的清明節真有意義,掃墓、踏青一舉兩得。

祭祀作文 篇2

  此時,我們不禁回想起他們和我們一起度過的歲月,畫面似乎還歷歷在目,想起這些,不禁潸然淚下。

  時間總是在流逝,信仰卻沒有改變。多年來,革命先烈的偉大成就被人們傳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烈士們犧牲自己的生命譜寫的輝煌歷史會一直銘記,高尚的道德品質不應被遺忘,他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應該傳承下去。

  讓我們永遠記住,珍惜生命,珍惜家庭,熱愛生活一切美好的東西,給別人帶來幸福,這是年輕人緬懷先烈應該明白的真正意義!

  每個清明節,人們成群結隊的祭奠,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清明節儀式是個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華民族的高尚品格。我們應該手捧鮮花走進墓地,緬懷先烈們。

  烈士們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彷彿在講述他們的鬥爭故事。在我們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有他們灑下的鮮血。

  親愛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用青春和生命為民族解放和英勇奮鬥取得的輝煌成就使我們欽佩;你們留下的崇高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和進步。

  你們播下思想的種子,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引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們收到從你們手中傳來的接力棒,應該拓展視野,掌握技能,全面提高自己,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奉獻一份力量。

  親愛的革命先烈們,在這一刻,我們只想用鮮花來悼念,只想用花圈來表達我們的心意,只想用石碑來表達我們的敬意……但是,我們明白,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繼承你們的意志,發揚你們的精神,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取得更多的進步。

祭祀作文 篇3

  清明節又到了,爸爸說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一起出去出遊踏青,早上吃過飯,我們就啟程了。

  一路上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馬路兩旁是綠油油的田野,上面蓋滿了蔬菜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晃得我有點不敢睜眼。只見路邊的小草已冒出嫩嫩的芽,遠遠地看有點綠,然而走進了卻看不到綠,正像古詩中所描繪的“草色遙看近卻無”。

  柳樹早已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微微的春風中輕柔地拂動,就像一群群身著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春天的空氣暖暖的,風吹到身上有點涼,然而很舒服,沒有冬天的風那麼冷,天空藍藍的,我的心情好極了。我跟著媽媽來到一片麥地邊,尋找薺菜,我每看到一顆大大的薺菜我都會興奮地喊叫:“我又看到了一顆薺菜,媽媽快點!”

  我在田野裡高興地跑著,跳著,歡呼著,今天我好開心。

祭祀作文 篇4

  春去秋來,花謝花開,冬去春又來,柳擺嫩芽綠,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的春雨滋潤了冬日的乾枯,哺育了枯乾的枝條,洗淨了汙濁的空氣,潮溼了行路人的心。

  清明節還沒有到,小叔提前幾天就給我打了電話,問我什麼時候放假,放假了回家不,回家的話和他一起去給奶奶上下墳,在掛下叔的電話後,父親也打電話來,要我幫他在奶奶的墳頭上去祭祀下,幫他盡孝。我滿頭答應了他們,放假就直接回家了。

  正當清明節那天,奈何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那天早上,小叔起來很早,吃過早餐,雨還在一直下,我看見他在窗邊看了幾次,每次都緊鎖著眉頭,不安的在房間裡踱起了腳步。我望著他不安的神情小心說道:“要不我們坐車回去就是那。”“等下再說,看雨停不,聽的話自己的回去方便些。”叔輕聲的回道。

  雨終於在苦心的等待中停止了,我們匆匆的收拾了東西就走,爺爺叫住了我,“把這些紙錢去燒給你奶奶,下雨我去不方便。”蹣跚的走來把東西給我,我從他手中接過東西的那一瞬間,從他渾濁的眼眶中看到了幾滴濁淚潤溼了他滿是皺紋的眼眶,是懷念還是不捨,是我的生活無法體驗到的。

  春雨溼潤了土地,乾涸的土體滿是泥濘,我和小叔一起踏著滿是泥濘的小徑,提著一些祭祀用品到奶奶墳上去掛青。每逢過年過節,不管天氣如何,小叔總是要到奶奶墳上去祭祀。每次看見他站在奶奶墓碑前總是一臉的嚴肅和沉重,平時總是一副笑臉的他在這時候感覺變得讓我們都不認識了,不知他站在奶奶的墓碑前,望著那裊繞的煙霧心中究竟在想什麼呢?我們誰也不知道,更不敢問。

  青草路邊生,綠色點青山,偶而的山花點綴綠色中更顯美豔,歡快的鳥鳴在林間的小道中響起,我卻感覺十分寂靜,只聽見兩個人的腳步聲在這幽靜的山澗小道中迴響。沿著林間小道到一堤壩,壩高卻塘水淺,以前灌溉的魚塘已變成良田。堤壩對面那幾棵蔥鬱柏樹後面就是奶奶的墳塋,安靜的躺在那裡已有十幾個春秋了,繞過堤壩轉過左邊,一座墳塋孤零零的佇立在那裡,墓碑刻字前已經蒙了蛛絲。墳塋的上方已經一片蔥綠,去年過年之時才清除的雜草而今春風一吹又變綠了。叔跪在墓碑前的拜臺上靜靜的燒著紙錢,然後仔細的擦拭著墓碑上的蛛絲網。

  墓碑上的文字清晰的凸顯在眼前,一排排文字記述著老人的一生及後人,卒於一九九七年,享年六十七歲。那年,天氣比較冷,奶奶那年的身體突然變壞,花了很多錢嗎,請了很多的醫生,總結就一句話,叫家裡人安排後事。家裡的人沒有辦法了,只希望奶奶的病能夠出現奇蹟,害怕奶奶過世,父親他們三兄弟都陪伴在家裡。奇蹟降臨,奶奶突然就好了起來,父親他們都去做自己的事去,老家只剩下我們幾個放假在家的孫子和我母親,這樣的日子沒有過幾天,臘月十六日夜深二點的時候,堂哥突然叫我們說,奶奶不行了。我們幾個孫子都跪在那裡為奶奶送終,當時我們都還小,剛上小學五年級,眼睜睜的看著奶奶就這樣安詳的走了,在走的時候什麼也沒有說。那時候通訊還不發達,去通知父親他們的人趕回來的時候,奶奶已經放在棺材裡了,父親是第二天傍晚才趕回來,他們都對著奶奶的遺體哭泣,什麼也沒有說。喪事在我們當地辦的相當的體面,那時候還小不知道為什麼,直道送奶奶的棺槨入土的時候,父親他們都一言不發,特別的小叔,總是望著奶奶的遺照發呆。十多年過去了,偶爾聽見爺爺的零言片語,“奶奶走之前對後人都比較放心,最放不下的就是老么。”奶奶在世的時候,三個兒子中最喜歡的就是小叔,小叔那時候在教書的同時還隨時回家來給奶奶幫忙。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奶奶在世的時候,小叔都非常孝順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了,每次上墳的時候,他總是那麼的憂傷呢?

  “叔,該走了”,我拔完青草轉過來輕聲的喊道,“為什麼您在我們都不在的時候就走了呢,您應該放心我了,我本來要給您說的,我已經長大了,不在是以前的那個小猴兒了(小孩子)……”他用手指輕輕的撫摸著那些刻字,輕輕的嘮叨。我的呼喊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還沉寂在過去的回憶和悔恨中。

  風輕輕拂右山的翠竹沙沙作響,翠柳搖擺的著嫩綠的枝條,蔥鬱的柏樹環繞著墳塋,這裡不在是寂靜而是春的活力,綠的環繞,希望在這個祭祀之節,小叔能夠走出沒有對您送到終的悔恨吧?讓逝者安歇,活著的人能夠快樂,我想這也是您在天國中所希望的吧。

  奶奶,如果您在天國有知的話,就託一夢給小叔,讓他能走出那十多年的悔恨和內疚吧。

祭祀作文 篇5

  遠遠的傳統,沉沉的哀思。

  四月,初春時節。大自然綠了,鋪了滿天滿地,遍山遍野的綠。

  小草抽芽了,嫩綠;楊柳爆青了,翠綠;林間新發樹葉了,碧綠。梨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白的'。點綴了大地,為即將舉行的隆重而沉重的祭祖大典渲染了白色的哀愁。

  近了!近了!踏著伶仃飄落的白色花瓣,覓著悲痛、相思,遠方的子孫歸來。手裡大捆大捆的黃紙錢,綁著紅繩,帶到墓前。

  殺雞、煮肉、倒酒,放碗裡供奉了,兩邊就是佇立的紅燭、梵香。點起火來,一張張紙錢恭敬地放上,熊熊的火光燃燒起來。一杯白酒帶著悲痛的淚花灑下,驟起沖天的哀愁。

  悼念著,悼念著,炙熱的火光,閃爍的淚花。為已逝的親人獻上一束純潔的白花。願相思順著這儀式寄出。

  此時此刻,黃帝陵也就是熱鬧非凡,成千上萬的炎黃子孫從世界各地趕來悼念這五千年華夏的始祖。

  清明,原由古代介子推逝去而興起,家家殘羹剩飯,昏暗燭火,為了悼念這位忠臣。

  現在隨著歲月流逝,成了全中華兒女悼念祖先的節日。每到這月這天,站起來的就是巨大的一箇中華的傳統與民族的一種精神,它就是大家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炎黃祖先留下的精神遺產!

  憶清明·祭祖,每當想起,一朵白色的梨花在風中搖曳……

祭祀作文 篇6

  每個人的童年總會有許許多多歡樂而有趣的事。這不,我突然想起了幾年前,那件讓我至今還笑破肚皮的事情。

  那天是我家的祭祀,每年一次,外婆十分重視。天色剛剛暗了下來,外婆就把一桌子美味端上來。我與姐姐順著香味,一路小跑,從院子裡衝進來。

  “哇~”看到這些冒著香氣的美食,我與姐姐都瞬時愣住了,“好豐盛哦!”紅燒魚、雞湯、炒胡蘿蔔等等。忽然,我眼前一亮,哇塞!我最愛的炸雞腿!外殼被炸出了一層金黃,看上去香香脆脆的,有著“致命”的誘惑力,讓人還沒品嚐就已流下口水。

  我與姐姐飛似地去洗手,又以一個緊急“剎車”狀奔向餐桌。“哎!先別吃!”外婆拿著湯勺,圍著圍裙,對著我們低聲而急促地說。我們一下子停住了,十分奇怪地看著外婆。外婆放下湯勺,在圍裙上粗粗擦了幾下手,從抽屜裡取出兩支精美的紅蠟燭,點著了,小心翼翼地立在桌子的一邊,說:“先讓太公太婆吃完,再讓你們這兩隻小饞貓吃!”“太公太婆?在哪呀?”我指著空空如也的凳子問。“今天是祭祀,太公太婆一年才來一次。等等吧!”外婆微笑著輕聲地說。姐姐湊過來,附在我耳邊說:“太公太婆已經去世了,只有靈魂,靈魂在吃飯!”“哦!原來是這樣!我知道的!”我裝模做樣的恍然大悟,可心裡還有點稀裡糊塗的。

  隨著時間的一分一秒地推移,我們也有點等不及了,只感到肚子空空的,越來越餓。外婆經我們的強烈要求,出去買飲料了。我與姐姐皺著眉頭,捂著肚子,盯著盤裡的美味,圍著桌子不停地繞著圈。我實在忍不住了,想出了一個妙招。我對著凳子說:“太公太婆,你們今天好精神哦!你們一點都不老!呵呵,太公太婆,我肚子太餓了,行行好,我就拿一個雞腿!你們繼續吃!繼續繼續!”說著,我迅速抓起三個雞腿,笑眯眯地到一邊獨自享受去了。

  我與姐姐按此方案“借東西吃”。外婆回來了,瞟了一眼餐桌,一愣。那原是滿滿一桌子的菜,好像被餓了八天八夜的人猛吃了一頓,只剩一些菜渣。外婆好像突然明白過來了,叫來一旁拿著書倒著看的我們,一臉滿足地說:“你們看,太公太婆的胃口多好呀!”我與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從回憶中回過神來,望了望窗外,開心地笑了……

祭祀作文 篇7

  今天,我跟著爸爸、媽媽和舅舅一起去栗子山公墓掃墓。

  到了栗子山公墓,遠遠就聞到嗆人的煙味,進入墓地則更是嗆人,空氣中到處飄著燒紙錢產生的二氧化碳,我們買了六十多元的紙錢、花和金錢帶,到了我們要找的墓地,首先點燃金錢袋,這“金子”一點也沒有怕火的意思,全被火燃成了灰燼,這哪是“真金不怕火煉”啊!全都是一些連草稿紙、衛生紙都不如的紙!

  我跟媽媽說:“為什麼要燒紙?而且還把紙燒的焦焦的?”媽媽也不知從什麼地方知道的,總之把一些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講了一通,比如把錢燒了,在天堂的那些人才能收到之類的話。天哪!現在的人怎麼都流行燒紙這樣的做法?這不是自欺欺人嗎?我粗略的算了一下,中國有1300000000人,那麼每人至少在清明節這段日子裡燒出50克二氧化碳,那麼清明節人們至少要燒出5000噸二氧化碳,人們真瘋了嗎?那些環保行動,綠色行動,難道只有小學生才能做到嗎?大人們卻光說,但還在將汙染源擴大,增加到連清明節人們都要汙染空氣?就不能換一種思維方式嗎?哪怕搞一個哀悼會,都比在墓地裡抹一把眼淚,燒燒紙錢好!

  古人說的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然已經知錯了,那麼就趕快“改之”!讓我們牽起手來,共創綠色家園!改進中華民族的不好習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