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熱門】清明祭祖作文

清明祭祖作文

【熱門】清明祭祖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祭祖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祭祖作文1

  這天,爺爺早早地起床了,他忙開了。爺爺準備著蠟燭、香、顏料、祭祀用品……我和爺爺終於出發了!一路上的認可真多啊!爺爺對我說:“你看,這些人都是去掃墓的,山上可熱鬧了!

  4月4日是清明節,大家都很熟悉。

  清明節我們都有一個習俗----上山祭祖。

  這天,爺爺早早地起床了,他忙開了。爺爺準備著蠟燭、香、顏料、祭祀用品……我和爺爺終於出發了!一路上的認可真多啊!爺爺對我說:“你看,這些人都是去掃墓的,山上可熱鬧了!”聽了爺爺的話,我已經有些“蠢蠢欲動”了。經過了坎坎坷坷的路後,我們終於到了。

  山上的路可真難走啊!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爺爺跟在我的後面走。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聽,丁冬的流水聲,姿態各異的山花……山路越來越陡峭,我也越來越累,氣喘吁吁的。我們沿著小徑走上山,一路上,上山下山的人數不勝數。經過我們的“跋山涉水”,終於到了我太爺爺的墓前。我看見墓上長滿了野草、野花,爺爺立刻用割刀割草。而我在給太爺爺的墓描字。

  這描字可不是簡單的活!我生怕顏料會滴下來,就小心翼翼地描著。爺爺割完草後,來到太爺爺的墓前,拿出蠟燭、香和祭祀用品,擺在太爺爺的墓前,點上蠟燭、香,祭拜起來。我跪在爺爺旁邊,祭拜太爺爺,我希望太爺爺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忽然,我看見了許多山花,我馬上跑到了那兒,摘起山花來。

  我摘了許多山花,轉頭望去,下面的景色盡收眼底。啊!我們的祖國可真美麗啊!

清明祭祖作文2

  今天,爺爺讓我們去他家吃飯,說是要祭祖。在路上我好奇的問爸爸:“祭祖是什麼呀?”爸爸說:“祭祖是在過年前祭拜那些逝去的親人,是紹興的一種風俗。

  到了爺爺家之後,我被眼前的一幕給驚住了,桌子上擺滿了一盤盤美味的佳餚,插著兩根已經點燃的蠟燭,地上堆滿了銀色的元寶。這些元寶都了奶奶一隻一隻折起來的。為了折這些元寶奶奶吃了很長時間的素食。緊接著,我們一家人一個一個的去拜祖宗了。輪到奶奶的時候,奶奶嘴裡還念念嘮嘮的好像在說:”保佑全家平安健康,保佑孫女學習進步,以後考上大學。最後爺爺點起了銀色元寶,由於元寶太多了一會兒工夫,整個客廳就煙霧瀰漫,嗆得我們直咳嗽,還燻得我們直掉眼淚,我只好跑到樓上,發現樓上也是煙霧瀰漫,沒辦法只能躲在陽臺上了。

  吃飯時爸爸對爺爺奶奶說:“祭拜祖宗是好事,是對列祖列宗的念念不忘,是提醒子女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但是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弄這些繁文縟節,現在是新世紀,應該提倡移風易俗。聽了爸爸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爺爺奶奶在家裡燒這麼多元寶也是很危險的事情,萬一不小心引起火災,那好事就變成壞事了。

清明祭祖作文3

  臘月三十是辭舊迎新,閤家團圓的日子。姥姥家也不例外,只是比城裡多了一個環節,那就是祭祖。姥爺、姥姥都為這件事早早地起來忙活著。

  姥爺從櫃子裡拿出一卷卷得很寬很厚很工整的紙,開啟來掛在廚房的後牆上。紙上用毛筆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姥爺告訴我,上面寫的都是郝氏家族已故人的名字。今天也讓他們回家過個年。紙的下方擺了一張桌子,這就是供桌,上面擺了五朵既漂亮又鮮豔的供花。靠近供花的地方擺了五個小吃碟,裡邊分別裝著糖、桔子、蘋果、煙和糕點。說時遲,那時快,我的手已經伸向了糖碟,還沒拿到就被姥姥拉了回來:“別動,桌子上的東西可不能吃,這些都是供品。”姥爺拿出一瓶好酒分別倒在供桌上的兩個高腳杯裡,同時又放上了兩盒煙。桌子上還有饅頭、一對魚、一對神蟲。這些東西都是用面做的,可精緻了。

  這時候,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的媽媽和二姨又把裝滿了香噴噴的美味佳餚的五個碗,五雙筷子擺在了桌子上。其實,最醒目的還是擺在供桌上那對棗紅色的大香爐,做工很精緻。它們是用來燒香的。只見姥爺拿了一些燒紙在供桌前點燃後,磕了三個頭,我們也緊隨其後,這就是祭祖。

  祭祖的規矩很多也很麻煩,但是,在城裡是很難見到的。所以我喜歡在姥姥家過年,特有意思。

清明祭祖作文4

  清明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每年的4月4日,人們都會早早的起床,到祖先的墳前去祭奠。我也不例外,因為清明節學校放假一天,一大清早我就跟著媽媽去了陶山。

  清明節想去叫輛計程車都有點困難,好不容易才攔住了一輛計程車,我們剛把大姨接了過來,計程車就一轟油門,朝陶山奔去。車窗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車特別的多,離陶山已不遠了,可是最不願意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堵車了。司機見勢不妙,趕緊調轉車頭朝馬嶼那邊的高速公路開去。一路上,司機嘴裡不停地罵罵咧咧,還想把我們趕下車去。高速公路也開始堵車了,我們只好拐進了老路。歷經了千辛萬苦;,我們終於到達了外公家。

  舅舅、舅媽還有弟弟都已經在門口迎接我們了。鋤頭、鐮刀這些缺一不可的東西都已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出發了。

  這是,天空又開始了哭泣,一顆顆淚珠滾落下來,我不禁想到了詩人杜甫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說不定呀是老天爺為了替杜甫圓這個謊才每年清明都下雨。按照現在的天氣,想要步行走到那裡是不太可能的。三輪車立即騎到了山腳下,我過去一看,呀!外婆的墳墓都快不見了。旁邊雜草叢生,都快把墳墓給淹沒了。舅舅的鋤頭馬上起了作用,雜草被一一斬除。其實我知道,這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花很多力氣,有些草上還有刺,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到。草鋤完了,花早就已經買好了,最後我把花籃擺在了墳頭。

  走的時候我又看了眼墳墓,現在的人已不再那麼迷信,不會亂燒紙錢使大山上發生火災,只要送上鮮花和祝福就夠了。

清明祭祖作文5

  清明節,自然會想到杜牧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情景清爽、愜意也不乏豪情。

  但當下的京城,沒有綿綿的春雨,沒有放歌的牧童,也沒有飄著黃旗的酒家。獨有的就是熙攘的人群,穿梭在綠柳和花海之間。

  祭祖,是清明節的一件大事。每年的這個時候,從煙霧繚繞中,感受到的是異鄉人的思鄉的氣氛。繼而會想到自己的祖先,卻又不停的在心裡問自己:我的先祖是何許人?長得是一個什麼模樣?有沒有特別有權或是特別有錢的?如果有,為什麼又敗了?如此等等...思緒就這樣毫無方向的衝向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之前。然後,毫無頭緒,折轉,到了自己的祖父祖母身上。我是確只能記得他們的模樣了。所以,我想祭拜的,怕也只是他們。

  我又該拿什麼來紀念他們呢?因為我無法得知他們現在的需求,所以我參不透這個迷局。那個世界真的有嗎?我不想拿唯物主義來搪塞自己。因為我希望它存在,我也希望那是一個清平的世界,沒有煩惱,沒有生老病死。試想著,同一個家庭兩個世界之間該有一個獨有的神秘的鎖鑰,在相互思念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慰藉。但轉念一想,這樣彷彿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那邊的世界如此美好,當下的人們該如何自處呢?索性都過著同樣的現實的世界。但這樣的話,相互之間又何必自添煩惱。於是,生便是生,死便是死,生死不相往來。

  幾十年後,我也將走向那個未知的世界,我想在我去世之前,留一句話給我的孩子,告訴他們,每年的這個時候,不需要為我花費一分錢,去買任何東西,只需在那天,對著我的照片(如果還留著的話)說一聲,我們現在過的很好,就足矣。

  於是,我想當然的把這種想法放到我的祖父祖母身上,因為,在他們生前,我能深刻的體會到他們這種意願。放之大眾,清明的凝重感就可以散去,堂而皇之的換之愉快的幸福的玩耍。

清明祭祖作文6

  清明節祭祖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習俗,清明節每年都在4月5日前後。今年4月5日雖然天上下著雨,但仍然阻擋不了我和爸爸媽媽回媽媽老家祭祖的習慣。

  等親戚到齊了我們吃完了飯到了下午三點多鐘我們準備著,踏上了祭組的腳步。由於是鄉村許多羊腸小道是泥巴的,在雨水的沖刷下土地都鬆軟了。儘管我穿著膠鞋,但也過不了這一關!!甚至比我年幼的幾位弟弟妹妹都跑在我前面,大家可以想象我當時的狼狽樣了吧!!再進過一番“戰鬥”後我終於來到了祭祖的地方。

  我們先燒錢紙給祖先,錢紙點燃後火頓時就大了起來旁邊的草、花等植被許多都烤焦了!緊接著長輩們就把運來的爆竹點燃了。“噼裡啪啦”的爆竹聲打破了田園的寂靜。頓時一層白色的濃煙覆蓋了墳墓的的上空。人與人互相之間都看不見了,甚至和我站距離不到10釐米的媽媽也看不見了。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西遊記絕域變通途中的蟒蛇精來時的樣了簡直像極了現在,只不過蟒蛇精來時是黑色的霧。爆竹放完了。煙也散了。但還是能聞到濃濃火藥味。我們磕完了頭站了一陣子,就又回到外婆家了。

  我們吃完了晚飯就回家了。

  今天祭祖,我看到大量的植被被燒,環境汙染,卻有許多感慨呀!我希望大家以後過節回家祭祖時儘量少燒錢紙,少燃放煙花爆竹,還我們一片碧水藍天!

清明祭祖作文7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是我們這裡很盛行的一種習俗。人們在百忙中都會趕回家,掃墓祭拜祖先。

  清明小長假期間,我跟隨大人回老家掃墓祭祖。集鎮街道兩旁,精明的商家早早地掛起了五顏六色的清明吊,吸引來往行人。我們還沒有上山,遠遠的就聽見鞭炮聲此起彼伏,中間還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沖天炮聲,十分熱鬧。我們趕緊上山,只見山上的墳地,每一座墳頭都插著一串甚至很多的清明吊,微風一吹髮出沙沙的響聲。我們給祖先上香、點蠟燭、放鞭炮,硝煙嗆得我們呼吸困難,大人們真誠地和祖先說話,要祖先保佑我們平安、發財。我跪在祖先的墳前,心裡很害怕,生怕祖先會突然從墳墓裡鑽出來。

  我跟著大人逃跑似的離開墳地,山路上小車排成長龍,好不容易我找到自家的車鑽進車裡,心才慢慢平靜下來。

  祖先們,你們就好好的休息吧!明年清明節我們再來看你們。

清明祭祖作文8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清明時節,一家人帶上水果、紙錢,香火赴親人的墓地吊念,寄託思念之情。這天我也與父母同行,伴著燦爛陽光前進。

  我們進入村子裡,靠河邊停好了車,就拎著一袋又一袋的水果、包子、糖果等東西,走去爺爺生前住過的屋子祭拜他了。走到爺爺家門前,那棵大榕樹還是那麼高,那麼綠,那麼直。走進去,我們把東西放下,從爺爺的臥室裡拿出幾個碟子與三隻杯子。然後爸爸拿出三根香,點燃了,對著爺爺的遺像拜了拜,就插進了缸裡。媽媽在弄紙錢,而我在擺放供奉品。所有東西準備好了,接下來開始祭拜爺爺了。我倒滿了三杯茶,爸爸媽媽先後灑茶祭拜了。我慢慢地灑茶給爺爺,然後在心裡默唸道:爺爺呀,我來給您送茶了,您在天上要祝我學業進步,心想事成呀,爺爺!

  接著,是要給爺爺燒紙錢的時候了。媽媽捧著一堆元寶,爸爸點燃後,媽媽就迅速把元寶扔進聚寶盆裡。火開始旺起來了。然後,我拆開一包包紙錢,交給媽媽扔進去。爸爸則去廚房拿來一隻鋼叉,攪弄紙錢,降低火勢。我拆完了紙錢,也拿著一沓紙錢小心翼翼地往聚寶盆扔去。紙錢燒完了,火也滅了,祭拜完了,我們帶著思念之情回家去了。

  清明節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會來到鄉下爺爺的家,燒上一些紙錢,供奉一點吃的,藉以表達我們對爺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爺爺祈禱,希望他在天上能與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著。坐了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鄉下——三水樂從。

  這就是我的清明節,我們用祭拜親人的方式來度過這個節日。

清明祭祖作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緬懷前輩的節日,早晨我們乘車去老家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剛好下著濛濛細雨,一路上,我們欣賞著漫山遍野的春景,大自然經過雨滴洗滌後顯得格外清新,到處綠油油的,不一會兒,我們就回到了老家。

  稍歇息了一會兒,我們就拿上爺爺婆婆提前準備好的紙錢、冥幣和清明吊花等祭祖用品去祭奠太爺爺和祖先。走在彎彎區區凹凸不平的山路上,我不禁想,太爺爺生前對我疼愛有加,如今他故去了,我待會兒要給他多燒點紙錢,把墓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樣遠在天堂的太爺爺一定會開心。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前,挺拔的松柏如士兵一樣筆直地站在太爺爺墳的周圍好像在保衛著太爺爺。隨後我們焚香點火,將一張張紙錢和冥幣焚燒,寄託了我對太爺爺的相思,我心裡想,太爺爺現在肯定是天堂第一大富翁了,然後我們又在墳上掛上清明吊花,還將太爺爺的墳前打掃得乾乾淨淨。又恭恭敬敬地給太爺爺磕了幾個頭,希望太爺爺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保佑我學業進步。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今我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要悼念逝者,緬懷先人,永遠不要忘記先人們。

清明祭祖作文10

  油菜花開了,到了清明,又是農家“祭祖”的日子。

  小時侯,這一切都是長輩們的事,我們迎著漫天的紙灰,頂著撲面而來的熱浪,磕完頭,便一邊玩去了。

  但今年,自己點上三柱香恭恭敬敬插進香爐,將燃上的黃元送到門前……做著自己曾經認為很無聊的事,這一切改變了!

  爸說燒紙唸佛是迷信,但當我問他為什麼每年我們都要回老家燒紙時,他總是說:“這不可信,也不可不信。”我不明白,爺爺也不知道,他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也許,這也算是一種風俗罷了,我們農家的孩子就應該這樣。

  難得一次機會回老家,卻又被一場雨澆透了心情。或是傷感、或是緣於許久沒有回老家、或是快樂本不該屬於這祭奠的日子。跑進那間久違的老屋,感覺格外的溫馨。這是住在套房、坐在人滿為患的教室裡不曾有過的感受。

  這一切都如往年一般……但它又如徹頭徹尾改變的讓我感到陌生,長輩會講上很多,年年如此:

  “祭祖”是每年清明前幾天同一姓氏的幾十或上百戶人家聚在輩分比較長的一戶人家舉行的集體紀念活動,會放焰口,燒一大堆紙錢,大家按輩分站―― 由長到少,組織人念奠詞,還安排一頓午飯。活動會進行一整天。令人費解的是:活動資訊都是大家之間互相傳的,沒有專人通知,而每次都會一戶不差。活動經費大家平攤,不夠的組織人掏。雖然會忙上幾天,還要貼錢,但沒人會拒絕。所有的這一切僅因為這幾百人有著同一祖先,他們流的都是同一脈血統。

清明祭祖作文11

  又是清明節,一大早,爸爸便開車帶著我和爺爺去農村給祖父、祖母和祖先們掃墓。一路上,春寒料峭,遠遠望去,路邊的小草、大樹,綠得充滿生機,還不時掠過一束束桃花,但我卻無心欣賞,心中飄蕩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我們來到我們張氏家族的墳山,這裡山清水秀,綠樹成蔭,先人們都在這小山坡上安靜的長眠;爸爸從車上拿出一捆花花綠綠的紙花和紙錢,爺爺也拿出一大捆的炮竹,爺爺首先來到祖母的墳前點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淚水也在眼眶裡打轉;爸爸把紙花小心翼翼地掛在竹竿上,然後深深的插在墳堆上,風兒吹過紙花,隨風擺動,好像在為祖母跳著一支悲傷的舞,突然爺爺點燃爆竹,震耳欲聾。這聲音打破山野的寧靜,把我從沉思中驚醒。接著,又是一陣噼噼啪啪聲,煙霧瀰漫,火焰熊熊,整個墳場熱鬧起來了,只見每家每戶都在各自的祖墳上,扎紙花,燒紙錢。他們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寄託著對祖先的感恩之心。

  掃完墓,回家的路上,我彷彿看到了祖母那燦爛的笑容,還撫摸著我的頭說:“只要你認真學習,鍛鍊好身體,我也就放心了……。”

清明祭祖作文12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每到清明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到去世的家人墳前上香、祭拜。去掃墓前還要準備掃墓用的東西。香、“錢”(死人用的紙錢)、小白花……

  清明節這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只是有微風。一切準備就緒,我們便出發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座墳前,上面刻著羊海娃三個大字,爸爸告訴我那是他的妹妹,一次車禍帶走了她年僅21歲的生命,我們連面都沒見上她就這樣走了。說完我們並開始掃墓儀式。爸爸把小白花插在土堆裡點上了香,分給我們幾束香並說了幾句祈禱的話,說:“保佑我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祭拜完後,並把那些“錢”燒給她,讓她在陰間不愁吃穿。燒完後又點燃了鞭炮,那一聲聲巨響好像是想讓她知道有親人來祭拜她了。

  祭拜完後,我們又到了一座山腳下,一眼望去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我們走得十分艱辛,不到半路就已經氣喘吁吁了,行走的路上我還一直抱怨道:“真累呀,比我跑1500米還辛苦。”過了大約半個小時我們來到公公的墓前。公公姓羊名文星出生於1928年,20xx年心臟病發,去世了。公公生前待我非常好,很關心我,愛護我。我們也跟著上次一樣祭拜公公。掃墓結束,我們踏上崎嶇的山路,一步一滑地行進著,過了一會兒,我們已經走到山腳家鄉的.水泥路上,騎著車回家去。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公公為什麼要站得那麼高。想了很久終於悟出一個道理,他想讓我們知道:只有努力學習、從不放棄、不斷進取,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推動社會不斷進步,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清明祭祖作文13

  今天,我要去祭拜我的爺爺。於是,我和爸爸、伯伯們帶上供品、冥幣,出發了。一路上,鄉間的土路塵土很大。但是風景十分美麗。我們彷彿進入了一個植物園。路邊有許多的植物,有不知名的小草,花椒樹,蘋果樹,杏樹等很多樹。綠葉蔥蔥的杏樹已經結下了果實。

  看著這些植物,我心裡十分歡樂。可是,我們是來祭拜我爺爺的。想到去世的爺爺,我的心裡又悲痛了起來……。

  來到了墓地,我們先把供品和冥幣拿了出來,供放在墓前。對著墓拜了一拜,跪下,把冥幣攤開,點著了,燒盡了。磕三個頭,再起來拜一拜,這就是祭祖的儀式。我們縣的林業局還給每家發了四顆松柏,讓人們植樹造林。大伯負責在墓地周圍挖四個小坑,這時我們就去祭拜曾祖父,祭拜的儀式和剛才一樣。祭拜完曾祖父後,我們又回到爺爺的墓前。這時,大伯已經把坑挖好了。我們先把松柏放入坑中,讓它豎立著。然後,把一半的土填入坑中,把土壓嚴實了。用噴農藥的水管給坑中噴水,噴滿後,就等第二天土把水吸乾了,再把剩下的土填完,植樹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今天,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野外景色,知道了一些關於祭拜祖先的儀式。讓我收穫了很多,學到了不少。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學到很多的知識,讓我知道許多事該怎樣去做。讓我以後的生活豐富多彩。

清明祭祖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杜牧寫的《清明》,這首詩讓我想起今年清明節和家裡人一起回老家給爺爺上墳的情形。

  4月5日一早,我和爸爸、媽媽、奶奶、叔叔一起,我爸爸開車,準備走的時候,發現早晨好大的霧,我爸爸小心翼翼地開著車,車外什麼也看不見,車子開到通江大道的時候,霧慢慢散去了,我向車窗外看去,油菜花在田野裡盛開了,金黃色,一大片、一大片,非常壯觀,勤勞的蜜蜂也在忙著採花粉,不時有蜜蜂飛到車子前面的玻璃上,留下一道一道的痕跡。

  中途我爸爸和叔叔下車,買了準備給我爺爺上墳用的紙和鞭炮,快到11點的時候,我們到了我爺爺安葬的地方,車子不能夠開過去,我爸爸把車子停在一戶人家門口。因為昨天老家下了一天的雨,山裡的泥路還沒有來得及幹,我只走了幾步,漂亮的白運動鞋就已髒了,我非常心疼,但沒有辦法,只有繼續往前走,不一會,我們大家到了我爺爺的墳前,爸爸和叔叔拿出剛才買的草紙,在爺爺的墳前燒起來,爸爸也要我給爺爺燒紙,我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張、一張地燒,後來我膽子也大了,也像大人們一樣,大把、大把地燒了,最後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3個頭,爸爸和叔叔又到其他的親戚墳前也燒了紙,最後所有的紙都燒完了,爸爸和叔叔開始點燃了鞭炮,我們就離開了墳山。

  中午我們在老家的親戚家吃好飯,和爸爸媽媽他們一起到鎮上,買了一些土特產,就回來了。

  爸爸說,以後每年的清明都要回老家給爺爺上墳,我期待著,明年的清明早點到來。

清明祭祖作文15

  寒風刺骨,冰凍三尺。舉國歡慶,笑暖人間。回顧過去,零八奧運。展望未來,零九新潮。在這一年一度的春節期間,我的家鄉迎來了三百年一次的祭祖大典——認祖歸宗。

  祭祖大典在我的家鄉鄆城縣張莊村舉行,我作為張氏第三十二世孫,也跟爸爸參加了這次祭祖大典。

  驅車前往家鄉,遠遠的就聽見一片喧鬧。來到家鄉,鑼鼓喧天,震耳欲聾,舞獅隊舞得熱火朝天,鞭炮聲響的沸沸揚揚,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出豔麗的花朵,人們心中也都綻放出一朵朵鮮花。大家莊重的望著祠堂,迎來了祭祖大典。

  這次大典上十里八鄉的張氏子孫歡聚一堂,有的甚至從上海、北京等地特意趕來認祖歸宗。大典上,村委會的人進行了演講,講的詞彙雖不是多麼華麗,但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卻寄託了全村人對祖先的尊敬與愛戴。張氏老祖,創業艱苦。遭遇戰亂,自山西移民;落戶鄆南,靠種田養口;稍有小本,便自立門戶。注重教育,後輩人才濟濟;文官倍出,武官奪魁;張氏老祖,業績輝煌;子孫拜上,永保安康。

  誦讀著祖先的偉大業績,我心中無比自豪。傾聽著祖先的坎坷歷程,我心中無比激動。

  在祠堂中,有一幅長達十多米的畫卷,是祖先留予我們的,畫中描繪了張家十位有功績祖先的面貌,我望著著惟妙惟肖的人物畫像,彷彿看到了祖先從落戶鄆南到自立門戶,到如今培養出著眾多優秀人才的全過程。

  祖先為我們譜寫了如此輝煌的歷史,我們就要奮發向上,譜寫未來更加燦爛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