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由> 跑酷像水一樣在城市裡自由流動作文

跑酷像水一樣在城市裡自由流動作文

跑酷像水一樣在城市裡自由流動作文

  另類刺激的跑酷極限運動

  “跑酷”,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法國,“parkour”一詞也來自法文的“parcour”,即“超越障礙訓練場”的意思。不少人瞭解“跑酷”是從電影《暴力街區》開始的,跑酷運動的創始人大衛 ·貝爾(david belle)是其中的主角,他在影片裡表演了一段酣暢淋漓的街道追逐,他和另外一位創始人塞巴斯蒂安·福岡(sebastien foucan)創立該項運動。近年來,跑酷在歐美各國等地都有專門的該運動團體,而國內目前在香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都有相關社團浮出水面。

  “酷”精神:另類刺激

  跑酷是一項街頭疾走極限運動,它利用自身力量穿越障礙物,到達一個目的地。這項運動的熱衷者願意把它看成是一種生活方式——另類、邊緣又充滿刺激,代表現代青年的新生態。據說,跑酷的兩位創始人大衛 ·貝爾和塞巴斯蒂安·福岡還曾受到了亞洲哲學的影響,用本身的信念對抗負面力量,“像水一樣的流動”。因此,不少跑酷粉絲都將這種運動精神貫徹到生活理念當中,在跑跳攀爬中,讓心靈在運動中無限伸展。

  在跑酷的世界裡, 練習者稱“traceur”,不少traceur極力想表現一些未收錄的動作,追求的是出其不意的效果,這也表達出了parkour並不侷限於某些固定程式。玩街頭跑酷的大多數是青年學生,記者在接觸一個跑酷的qq群時,發現他們幾乎都標榜著“個性另類、我行我素”的“潮人之風”,有一個線上的跑酷愛好者是這樣來寫個性簽名的:“總有一天會是中國的parkour的高手,等著吧,我行我素,沒有理由。”其張揚個性可見一斑。

  “酷”玩法:飛簷走壁

  很多人對跑酷的瞭解比較少,認為跑酷非常危險,一定要跨越高樓甚至飛簷走壁。但實際上跑酷的基本動作是比較安全的——只要你不刻意去挑戰高難度,或者耍性非要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練習。

  據資深人士介紹,這項運動有一定的實踐標準:即在地圖上選定兩點,然後按照這兩點確定的路線狂奔、跳升和飛躍,路途上的圍牆、屋頂都可以成為攀爬、穿越的物件。這對運動者的手部力量、彈跳力、身體柔韌性的要求非常高,但因為有路線指引和運動者們跑前的大概估量,所以“風險大不到哪裡去”。據稱,在香港等地成立社團,成員都需經過嚴格訓練,運動場所也有嚴格限定,絕不能在鬧市和其他高危地帶活動。但也有跑酷愛好者說:“我們玩的就是那種危險擋不住的感覺。”

  “酷”玩家:巾幗不讓鬚眉

  時下,網際網路上也流傳著許多“跑酷”影片,一般都是玩家們自己拍攝、剪接後上傳用於互相交流的,主要是看別人怎麼用更帥、更好的方式翻過圍牆、跨過欄杆等。記者在其中發現了一些相當精彩的圖片和影片,而且竟然有不少女性玩家上傳影片,她們完成的動作也讓男生“大跌眼鏡”,據一個愛好者說,有些女效能完成單手翻越障礙、三步飛躍高牆等高難動作,瀟灑利落不讓鬚眉。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跑酷在國內流行的時間還很短,只有兩三年,而且還僅限於幾個大城市。據悉,內地最大的跑酷團體“疾行部落”北京分社於2007年1月7日成立,這是一個國內目前現有跑酷團體中“發聲比較大比較雄壯”的一個,據稱現有會員上百人,主力20餘人,練習團50餘人。廣州目前從事該項運動的人還比較少,更沒有成立專門的團體,但據稱廣州有幾十個登記線上的跑酷愛好者,他們一般會“單幹”。

  對話“酷主”

  在深圳讀書的學生楊廣鴻,今年17歲,是跑酷愛好者,兩年前,他在影片網站上看到標題是“飛簷走壁”的影片,然後就迷上了街頭pk。據他介紹,廣州現在很少人參與這項運動,但他在深圳有個團隊,名叫“深圳parkour”,經常會組織跑酷訓練。

  問:你是怎麼理解跑酷的呢?

  答:跑酷是一種需要真正勇士精神的`運動,在這種人體快速移動的藝術中,人體是從事運動的唯一工具。我們的運動裝備很簡單,一件t恤衫,一雙輕便的跑步鞋以及一條運動褲。運動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能控制自己瞬間騰空的身體,決不被障礙物所阻礙,那感覺很棒。

  問:在練習中,有什麼趣談?

  答:我們的pk練習者在街頭訓練不被人接受啊,最有趣的就是在我們練習時,別人以為我們是猴子,或者好像是從精神病院裡出來的人……

  問:你覺得國內外的pk水平差距如何?

  答:很遠。我們看了外國的跑酷網,他們有些從小學時就在玩這項運動,也有很多高階團隊。我聽說美國那邊有專門的大場地練習跑酷。

  問:你是未成年人,大人們反對你搞這個嗎?

  答:他們會有所微詞,因為在大人眼裡,這運動是一項危險的運動。

  什麼是“跑酷”

  “跑酷,”英文名parkour,簡稱“pk”。跑酷運動把整個城市當作一個大訓練場,一切圍牆、屋頂都成為可以攀爬、穿越的物件,特別是廢棄的房屋。

  跑酷小調查

  廣州跑酷群

  群主:阿亮

  人數:有90人,很多成員來自不同的地區的,真刀實槍練習的人也只有10來個。

  狀況:大多數愛好者因時間不足而沒有參加這項運動的實地演練,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人不多。

  深圳跑酷群

  群主: 李進

  人數:有76人,實際上練的人也只有10多個。

  狀況:群裡最近大夥合錢買了新墊子,現在他們已經不怕練不了空翻了,所以訓練上沒什麼阻礙。最新出爐的新動作是一些基本的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