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外婆> 【推薦】外婆作文七篇

外婆作文

【推薦】外婆作文七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外婆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外婆作文 篇1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剛來到我家時,她留著短短的頭髮總是梳得整整齊齊,額頭布著幾道皺紋,小小的眼睛上也布著幾條皺紋。剛來我家時挺消瘦的,中等的個子,粗糙的雙手,她就是我的外婆。

  剛來時,外婆還不夠60歲,只有57歲。可她來了不久,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足半年,就像老了幾年。雖然胖了,可體制差了,容易的感冒、咳嗽等病,頭上多了幾絲銀髮,臉上多了幾條皺紋,手變得更粗糙,腳板上的繭子,磨的更厚了。她在家裡很賣力,看到那裡有點髒,就去擦一下,每天為我們煮飯、洗碗,看到地下不乾淨,就用掃把掃掉不乾淨的東西,再拖地,把整個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住著令人感覺心曠神怡。每當吃飯時,總是把肉那邊轉向我們夾菜的方向,自己卻吃素;當沒什麼菜時,自己卻裝去看電視,把菜留給我們吃自己只吃飯。

  外婆心靈手巧,針線活技藝高超。 每當誰的褲子破了,穿了一個大洞時,她都會挺身而出,把一個又一個的洞補好。補好時,就像新的一樣,天衣無縫。外婆為我們縫鞋墊。利用已經不用的衣服做材料,一針一針地縫,花盡了心血,為我們縫了剛剛大小適合的鞋墊,此時此刻,我真佩服外婆,雖然鞋墊不那麼美觀,可外婆是用盡了心血去做的呀!最近,您用以前穿過現在不穿的衣服和以前縫其它東西餘下的布料,做成了一個非常精美的手提包。手提包兩面各有一朵小花看,真美麗。我的外婆心靈手巧吧?

  現在放暑假了,外婆又到樓下值班沒什麼空幹家務活了。我想:我得做什麼。吃完飯後,我幫忙收拾碗筷,趁外婆小便之機,自己便洗起碗來。外婆走出洗手間時,就說:“哎呀,不用你洗,我來。”我說:“外婆,你就讓我洗把。這幾十年來,您經歷了多少磨難,從小的時候到現在,您一直在吃苦,上半輩子沒有好好地活過,下半輩子,您就好好享受天倫之樂吧。”外婆聽了,笑得是那麼甜,笑得是是那麼開心,我也很高興幫外婆做點事情。

  這就是我的外婆,她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總是為我們家幹活,她真是勤勞的一個好榜樣。

外婆作文 篇2

  濃密的短髮,略有皺紋的臉上有著一雙可以溫暖人心的眼睛,以及??一張伶牙俐齒的嘴。

  “快點給我起床!也不看看幾點了,還睡!”我半眯著眼睛,便看到了那雙慈祥的雙眼,又看了看牆上的鐘,才8點不到呀!“婆婆,好不容易的週末多睡一會不行呀?”“週末怎麼了,反正不能耽誤吃早飯,大不了吃飯飯再睡。”都起來吃早飯了還怎麼可能睡著呢,當然這句話我可不敢當著這位老人家的面講,要不然我就又要聽“教育講座”了。飯桌上早已擺好了豐盛的早餐,全是我的最愛,有些菜已經涼了些,估計擺了不少時間吧,也不知道婆婆是幾點起來開始燒的呢!想到這,起床氣也隨之消散了。

  吃完飯,我捧起來手機想來查資料,才剛剛開機,吼怒聲就刺進了我的耳朵:“玩什麼手機!趕快給我寫作業!”穿著圍裙的婆婆雙手叉腰得立在哪裡,似乎還有些呆萌。“今天要預習,我只是想查些資料而已。”我耐心的解釋著,“別給我找藉口,趕快寫作業!”當時心裡有說不出的苦呀!“真的是查資料呀!”我有些著急,可是看著婆婆這強勢的態度我似乎有些沒耐心了。“煩死了,都說不是玩了呀!”我的語氣有些煩躁,婆婆的身子僵了一下,眉頭微微一皺,似乎是被我的話給驚住了。“你就只會跟我回嘴是吧!看看你現在這的樣子,頭髮亂七八糟,跟個女瘋子似得,還要不要臉啊!”我被這句話給徹底激怒了,就算是長輩也不能這麼侮辱我!“你怎麼什麼都管呀!又不是保姆,煩不煩!”“是是是,我就是個保姆。”說完就把門一關,但我隱隱約約聽到了一聲嘆息聲,但我沒在意,也不理她,過了一會兒,我開始有些意識到我言語的不好,可是婆婆的步步緊逼讓我感到自尊心受挫,很是不服。到了中午,婆婆終於走了,我一開門就看見滿桌好吃的,婆婆最拿手的就是燒菜了,桌上還有個不起眼的字條,上面寫著要我一個人在家好好注意安全之類關心的話語,我開始有些愧疚,這不是我第一次和婆婆頂嘴,仔細想想,以前我和婆婆吵完架,總能感到她的眼裡有些無奈與失望,其實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還是找一天像婆婆好好道個歉吧。

  有時婆婆雖然跟我說話時她的語氣不太好,但我感覺得到她還是關心我,愛我的。收到親人,我總是跟朋友講,我有一個婆婆,一個有些強勢,不服輸的婆婆。

外婆作文 篇3

  小時候我特別愛吃煎雞蛋,而且還很挑剔,只愛吃嫩蛋,就是咬一口,蛋黃就直接流出來的那種。現在每次吃雞蛋,我都會想起外婆的煎雞蛋……

  記得那天早上,我剛走到餐桌前,準備吃早飯,外婆就連忙夾了一個蛋放在我碗裡。我咬了一大口,連忙吐了出來,“呸、呸、呸,好鹹呀!我不是說我要吃嫩的嗎?這麼老我怎麼吃呀?”我大聲嚷道,索性放下早餐,背上書包,去上學了。外婆無奈地嘆了口氣,端著裝雞蛋的盤子走回廚房。

  第二天早上醒來,窗外的寒風,呼呼的吹。外婆又像往常一樣在廚房裡忙碌著。只見外婆從冰箱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生雞蛋,在鍋中澆上一些油。然後再把雞蛋放在鍋邊敲出一條裂縫,再用兩隻佈滿皺紋的手,扒開蛋殼,蛋液就隨著細縫流進了鍋裡。突然“滋--啊!”什麼聲音?我連忙靠近一看,外婆看到我,趕緊側過身去,笑著說:“沒事兒,沒事兒。”

  “吃飯嘍!小語兒看,今天肯定是你愛吃的嫩蛋。”外婆一邊說一邊夾了個蛋放我碗裡。我用筷子輕輕地戳了戳蛋黃,小心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我立馬狼吞虎嚥起來。“好吃就多吃點。”外婆看到我這麼愛吃開心極了。“咦,媽,你的手怎麼紅了?”媽媽指著外婆的手問。“沒事兒了,剛剛煎蛋的時候被油濺到一下,小傷,小傷。”外婆擺擺手樂呵呵地說。

  我心裡突然很慚愧:昨天我不應該對外婆這麼兇,為了照顧我們,外婆很辛苦,我還要求她一定要做成符合我口味的。我走到外婆面前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外婆,我不應該這樣挑剔。”外婆一愣,笑著說:“沒關係,只要看到你開心就好了。”陽光透過窗戶灑進餐廳,我的心裡暖洋洋的,眼也漸漸變得霧濛濛的。

外婆作文 篇4

  秋天,又是一個閃亮的季節!外婆已經至少一年沒來我家了,每次都是我們到她那兒去,今天,她要來我們家作客!……哼,我看啊,不是來作客,是來幫忙幹活的!

  吃完午飯,外婆洗完碗,我就拉著她讓她陪我玩。嗯?外婆的手怎麼這麼粗糙,像砂皮似的磨我的手。突然想到明天就是重陽節,便對外婆說:“外婆,我來幫你好好洗洗手吧,洗完幫你擦點護手霜。”

  外婆奇怪地看了我一眼,但還是同意了。我趕緊端來一盆熱水,讓外婆先把手在熱水裡浸泡,然後輕輕地幫她搓了一會,接著擠了點洗手液,抹出一大堆泡沫,細心地給她洗指甲縫、手指頭、手掌、手背……洗著洗著,我就走神了:外婆每天要做大堆大堆的家務活,頻繁的洗菜、洗碗、洗衣服讓她的雙手乾裂了,指甲也不再光潔透亮,一到冬天裂開的口子還會出血,就要裹上膠帶,但是這樣還常常要為我織毛衣……想到這兒,我又為外婆換上一盆清水,邊洗邊問:“外婆,舒服吧?你看看你的手,要好好保養保養了!”“哈哈,你外婆的手可是正宗的‘勞動人民的手’啊!我象你這麼大,早就要做好多家務活了。”外婆滿不在乎笑哈哈地對我說。我邊聽邊檢查外婆的手是否已清洗合格。唉呀呀,外婆呀外婆,為了我們,辛苦您了……

  我又一次從遊離的思緒中回過神來,一轉身從抽屜中取出護手霜,開始仔仔細細地塗沫起來:“還有哪兒沒抹到呀?”抹完,我望了一眼外婆,原來外婆是那麼慈祥啊!“哈,我們的小桐桐真的長大懂事了,會關心照顧外婆了啊……”外婆欣慰地笑了,我也喜上心頭。

  重陽節又名老人節,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重陽節來到的時候,我幫外婆洗了次手,雖然事小,但它讓我懂得了什麼是“關心老人的今天,就是關心自己的明天”。希望全世界的所有老人都能得到親切而真誠的關愛!

外婆作文 篇5

  星期六下午媽媽要帶我去外婆家玩,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早上,我發現二樓的紗窗上有隻胖胖的蚊子。突發奇想:要是把蚊子裝在瓶子裡,那該多好玩啊!

  說幹就幹,我找來一個空礦泉水瓶,把蓋子擰開。再用左手拿住蓋子,右手拿住瓶子,輕悄悄地走到紗窗前,把瓶口對準蚊子,然後蓋住紗窗,可是蚊子跑了,沒捉住。我看見蚊子仍然呆在紗窗上,又試了第二次,可是還是沒捉住。第三次,蚊子終於被瓶口困住了,等蚊子飛進瓶子裡,我迅速把蓋子蓋上,蚊子就被捉住了。我幸災樂禍地對蚊子說:“這下你跑不掉了,乖乖地呆在瓶子裡吧!”我上上下下的打量著蚊子,只見蚊子有六條又細又長的腿,兩根比腿更細的鬍鬚,一根象針一樣的嘴巴。要是它飛起來,就能明顯的看到一對透明的翅膀,“可愛”極了。

  我興高彩烈地拿著瓶子,下樓去給弟弟看。弟弟看著瓶子裡形單影隻的蚊子對我說:“讓它獨自呆在瓶子裡,太孤單了,給它找個同伴吧!”我看了看紗窗,上面還有許多蚊子。我先讓瓶子裡的蚊子飛到瓶底,然後開啟蓋子,沒想到蚊子一溜煙似的飛了出去。我急忙去追它,可它太小了,一會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看著空空的瓶子還想再捉,可怎麼也捉不到了。弟弟說:“換我來試試看吧!”只見他捉了好幾只蚊子裝在同一個瓶子裡。我看了不甘示弱,又找了一個瓶子,在另一個紗窗上也捉到了一隻蚊子。

  我們開開心心地捉著蚊子,沉浸在歡樂之中。一會兒,紗窗上的蚊子全消失不見了。

外婆作文 篇6

  “嘭、嘭、嘭、嘭……漁鼓本是一根竹哎,張老拿斧來砍倒,李老那個拿鋸鋸兩頭哎……”聽,院裡又傳來了那個悠揚又含有些滄桑的聲音,那是外婆又在和她的漁鼓話情了。

  外婆五十有八了,如今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可她依然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習慣。聽媽媽說,年輕時,外公遠在他鄉做他的民辦教師,而外婆獨自一人一邊帶了三個孩子上學,一邊還要忙著擺攤掙錢。從媽媽的話中,可以想象一個婦女拉扯著三個孩子,那種艱辛我真是體會不到的。媽媽常對我說,從小學時起,他們姐弟三人就隨著外婆馱大包、扛箱子、搬筐子……個個都練得“力大無窮”。就這樣風雨兼程的過了幾十年,如今外婆已不再年輕,飽經風霜的臉上皺紋道道、鬢邊白髮點點。然而,生活的重擔並沒有壓倒她,她自信、樂觀、向上;她與人為善、與鄰里和睦相處;她喜歡唱歌,喜歡跳舞,尤其喜歡她的漁鼓。

  外婆是“閒”不住的。總是快快的把家務忙完,抽空就趕緊與她的友人們話漁鼓去了,她們有一個業餘娛樂小團體,在一起時唱唱歌、練練舞,其中能人輩出,有拉二胡的、作曲的、填詞的、彈琴的、還有吹號的,真是不可小覷。外婆嗓子好,逢有演出都是主唱,鎮裡有活動時,總是少不了她的身影。我觀看過外婆的多場演出,舞臺上的她始終那麼自信,身姿婀娜、歌聲嘹亮、笑容滿滿,每每跟著媽媽一起去看演出時,耳邊總不時傳來對外婆“嘖嘖”的讚美聲,此時我可驕傲了,那可是我的外婆!

  時下,正興起鄉村旅遊,來遊玩的外地人可多了,漁鼓作為鎮裡非常有名氣的一種地方特色文化,深受外地遊客和當地百姓們的喜愛,外婆約了幾個好夥伴,專門為遊客們演藝漁鼓,宣傳當地特色文化,遊客們高興了有時還有“打賞”,雖然不多,但她們高興,在宣傳漁鼓文化的同時,還能賺點兒零花錢,真是兩全其美啊!

  說起外婆的漁鼓,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喲。記得一次外婆正在擺攤時,我跑到攤子前喊著:“婆,婆,婆……”,可外婆愣是沒聽到,只見她一手撐著腦袋,一手放在案子下面,嘴裡正咕咕叨叨的說著什麼,她的這一作態,可大大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三步並作兩步衝到外婆跟前,還不忘惡作劇的嚇她一跳。果不其然,她嚇得使勁兒一抖,手中的紙片也隨之掉到地上,外婆嗔怪地說:“臭女子,嚇我一跳,你咋不叫我呢?我正在背漁鼓詞呢。”我竟被外婆的認真好學感動了,學習能到如此境界,一大把年齡的她都如此認真,不知不覺中又給我上了一節難忘的課。這就是我認真好學又頗愛漁鼓的外婆,令人敬佩。

  家裡經常傳出“嘭嘭嘭、鏘鏘鏘,四季裡來(吶哈)…………聽的家裡不愛音樂的外公也能時不時的來上一小段兒了呢!外婆的漁鼓很受遊客們的歡迎,說她真實、淳樸、具有地方特色。因此,外婆越發勤奮的練習,她的舞臺,已從小隊到大隊,再到鎮上、縣城、牛背梁、終南山寨……處處都留有她的身影、她的歌聲、她的漁鼓。

  光陰如梭,日子總是這樣不經意間過去了,我已經上中學了,外婆也漸漸老去,生活過得雖然不是很寬裕,但她依然精神抖擻、活力十足,始終如一地熱愛著生活,熱愛著她的漁鼓。

  如今,外婆已是漁鼓傳人之一,她說:“雖然我前半生辛苦,可後半生兒女孝順,老伴體貼,還有漁鼓陪伴,我快樂、幸福著哩!”

  “正月裡姐望郎,拜年客又廣……”得,外婆又去和她的漁鼓談情說愛去了。

外婆作文 篇7

  走在白天與黑夜交接的暮色中,倘若巷尾飄來鄰人烹煮晚餐的香氣,恰巧有姜燒醬油的味道,不自覺就在步履之間定格,彷彿被時間下了蠱,時空磁場瞬間翻轉,隨即跌入記憶的缸底,缸底搖晃著焦黃的糖蜜色……

  大約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爸媽一起出國旅遊時,就是由將軍北埔鄉下的阿嬤或高雄哈馬星外婆輪流來陪伴我們。其中,又以外婆來支援的機率比較大。

  外婆做菜的手藝很強,曾經在臺北城內某“醫生公館”和桃園的“紡織廠老闆”家裡掌廚幫傭,據說料理出一整桌宴客酒席也不是問題。因此,爸媽出國的日子,我完全不介意父母離家該有的思念,整天就等著外婆變出什麼餐桌好料來解饞。

  微妙的是,我並不記得那些年,外婆做過什麼菜色,唯獨一種味道,直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嗯,是姜燒醬油的味道。

  外婆吃早齋,農曆初一、十五也吃全素,這姜燒醬油的做法,有時候是香菇泡軟之後切成細絲快炒,有時候炒“竹仔枝”(後來才知道那是素料的一種,類似豆皮)。總之,熱油鍋,先把薑絲炒過,再把香菇或竹仔枝加進去,淋上醬油,少許糖,蓋上鍋蓋,慢火燒,燒到湯汁稍微收幹,就好了。

  吃素不能吃蒜,唯獨姜是被允許的。我問過外婆,她也不知為何姜可以列為素菜。但是有別於蔥蒜辣椒等辛香料,姜的味道很清雅,辣不至於辣口,嗆也不至於過嗆,溫溫順順,尤其添了醬油和糖,那味道彷彿是夜裡一輪明月,美到不行。

  嫩姜切絲煮魚湯尤其好,可以去腥味,又搶不走魚的鮮味,起鍋前,滴幾滴米酒,尤其冬日熱熱喝,從舌尖一路溫到心窩。

  嫩姜跟青蔥一樣,通常是傳統市場買菜的人情贈禮,當日若買了蛤蜊或絲瓜,也不必明說,彷彿是市井交易的心領神會,老闆娘隨即折一段嫩姜塞進袋子,儼然是早就約定好的事情。

  幾年過來,跟賣菜老闆娘交情像山泉水一樣,涓滴成無言的默契,饋贈的嫩姜不知不覺累積到一個程度,也就隨手拿了櫃子裡的幹香菇來泡,泡軟之後,捏掉水分,切成細絲,醬油薑絲炒一炒,又是一盤下飯的配菜,天底下怎會有這麼美好的做菜義理啊!

  而今,這姜燒醬油味,變成一道思念外婆的情感料理,有時候也懶得起油鍋爆香薑絲了,拿單柄小湯鍋,把泡過香菇的水,小火燒滾,撒一把薑絲,淋少許醬油,醬油本身就有甜味,連糖也省了。就用這醬汁當底,煮凍豆腐或豆皮,小火燜滾,起鍋前,淋幾滴香油,配飯配稀飯。或初一、十五,或任何思念外婆的時候,這姜燒醬油料理,變成一座跨越陰陽的橋,橋的那頭,外婆穿著旗袍,16歲從桃園鄉下賣到臺北城內“下奎府町”當養女的青春模樣,月光下,哼著《月夜愁》。

  也不是什麼複雜的菜色,一旦有感情,吃起來就有牽掛的黏度。外婆如果知道我僅僅記得這姜燒醬油的滋味,遺忘了她那些足以辦整桌酒席的拿手菜,不知道會不會一手搖扇,一手戳我額頭,笑我笨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