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唐山> 五年級作文: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五年級作文: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五年級作文: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一:唐山大地震

  昨天晚間也去觀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天崩地裂中人們的慘叫和哭喊……,轉瞬之間的陰陽兩界……,還有震後幾十年仍留在災區人們心裡揮之不去的哀傷、壓抑和恐懼……,如今早已在新唐山過著幸福生活的唐山人,有誰能說得清他們內心深處埋藏多少不敢翻開的記憶呢?聽說每年的7月28日,唐山的街頭到處會看到正在焚紙祭奠震災中失去親人的市民,可以想象透過那光耀竄動著的火焰,他們心裡追憶的是怎樣濃厚的親情、是何等滾燙的血緣之情!看似只是一場災難電影,可實則正是人世間正在發生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有誰能保證這世上再不發生災害呢……

  這世上每個人,無論他從小是怎樣的成長,長大是怎樣的生存,都是爹媽生養人間教誨的一天天長大,無論怎樣的終結,哪一個敢說未曾感受過血肉相連的親情、即或友情愛情之美好呢?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了那麼多思念眷愛、才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無奈惆悵和遺憾。

  生命脆弱,生命無常,生命燦爛,生命也堅強!在我們有生的日子裡,讓我們為自己也為身邊的親人友人,為所有善良的人,活好自己,即使是一顆流星,也要綻放出光彩。

  點評:這篇概括故事內容簡潔清晰,能在引述的基礎上很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且善於結合現實闡述自己的看法。文章詳略得當,“引”“議” “聯”“結”恰到好處,是一篇很成功的習作。

  篇二:23秒32年

  這部影片講了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大地震來臨時恐慌,面對家人離別時悲痛,面對選擇要兒子還是女兒時的難捨,這種種種種的人性情感使每一個觀眾深藏心中的淚水都流出來了,是啊!若是你我面對這種狀況,你我又會怎樣呢?

  在這,我不得不佩服《唐山大地震》的製作組,不得不佩服馮小剛,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鏡頭都非常完美,還有製造地震來臨前的情景,使地震來得迅雷不及掩耳,顯示出地震來臨時人們的恐慌。其次,就時片中的那一個家庭,這個家庭有四口人,在地震來臨時,姐姐與弟弟在睡夢中,當得知地震來了時父母兩人第一時間想到兒女,當看到兒女被困屋子裡時,父親一手把妻子推開,自己跑進即將倒塌的房子裡救孩子,最後喪命於瓦礫之中,而但妻子看到兒女被壓在同一塊壓板下,必須要選一個救時,她何嘗不想把兩人都救下來,但天意弄人,若不選擇一個就兩個都沒命了,這時,母親選擇了兒子,這便有了後面的故事。

  帶著缺了一隻手的兒子的母親,經過千辛萬苦,將兒子養大,而兒子也有出息了,兒子在08年汶川地震中尋回姐姐,與姐姐一同回家看媽媽。

  看完這部片子後,我的感嘆就像劇中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沒了”

  在天災人禍面前,人是渺小的,也像劇中兒子所說的:“小震你沒事,大震你也逃不了。”所以請大家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沒了才知道沒了。

  23秒,32年。不僅震沒了人們的家園,還使人們心中仍有餘震。

  篇三:《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後感

  看完《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之後,我連嘆五聲。

  一嘆地震當中的人們之不幸。他們有的`永遠離開了人世,有的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悲痛欲絕,但他們只在斷在的悲痛之後重振旗鼓,為自己的家鄉出力,為國家的建設做貢獻,這種精神讓人敬佩不已。

  二嘆父母之偉大。父母將我們生下來已屬不易,此恩已經無法報答,再加上養育之恩我們就更無以為報,就算我們有天大的能力也抵不過母親十月懷胎之恩,因此我們又有何理由抱怨父母?我們也只有盡最大力量來孝敬父母之賜生及養育之恩。

  三嘆中國老百姓之團結。在危機時刻,只有老百姓才能在第一時間救同胞於水火之中,官員們雖然在此刻也出了力,但是比起老百姓之力,就像是大人與小孩兒般差距。官員又如何?百姓又如何?同為人,為何就不能如百姓一般挖石刨土救遇難者於水火?

  四嘆人類之之無情與貪婪。地球會有今天這樣多的災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人類不善用地球資源所造成的,人類對地球的無情和對地球資源的貪婪,導致地球之災難,可悲可嘆。

  五嘆中國電影事業之進步。《唐山大地震》這不影片,從故事的構思到影片的拍攝技術,都遠遠超越了中國電影以前的水平,讓中國的電影事業踏上了一層嶄新的臺階。我在此預祝中國的電影事業越來越好。

  五嘆畢,雖然文筆粗糙,但實屬真實情感,或許能讓他人有所感悟吧,中國上每一個人力量雖小,但13億人之力量則無比巨大,因此,只有13億顆心往一塊兒想,13億股勁兒往一塊兒使,才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同胞們,努力吧,加油吧,為我國之未來獻出你們每一份力量!!

  篇四:關於唐山大地震的觀後感

  《唐山大地震》我覺得是很值得看的一個片子,首先來說,地震的效果做的很不錯,演員演繹的人物也很到位,徐帆也很實力派,不知道是不是唐山人,但是唐山話說的很不錯,我覺得是這樣的。把母親刻畫的很成功,其實這裡面的很多淚點都是由她引出來的。《唐山大地震》是講震後給唐山人們帶來的心裡創傷,是人性在特殊時刻的展現,整部片子我覺得是親情大於一切的,事實上我覺得也真是這樣的,誰都可能拋棄你,傷害你,只有親人不會。我沒有用父母,用親人,我是覺得這個是可以放大的。丈夫是親人,在最危難的時候,他會在最危險的時候,將女人推開,自己就解救孩子,但是被壓在了廢墟下;妻子是親人,在一個人生活最苦的時候,在有一個好男人要一起過的時候,能想到“你爸是用命愛我的,還能有哪個男人會用命愛我”;母親是親人,在兒女成長方面,她會傾其所能,也能忍痛割愛,更能是受著32年的心裡折磨後,還會說“我過的挺好”;養父養母也是親人,養母在彌留之際會想到親親自己的養女,將一輩子的手錶和存款交給養女,還要養女再去找找自己的親人;養父在女兒離開幾年後回到家裡,會暴跳如雷的說“我每天都在擔心你”,聽到女兒要結婚,不想知道這個男人是幹什麼的,只想知道“他對你是不是好”,即使是傳統思想不想女兒找外國人,但是為了養女的幸福也就默認了。這些都是親情,相反的愛情又是怎麼樣?當女人懷孕不想人流的時候,愛人還在說“我是愛你的,但是我們是在談戀愛,不是結婚”,當女人退學了不見了,愛人還在學校的籃球場上揮汗如雨,這就是愛情嗎?只有愛情上升到了親情,那才叫家!

  《唐山大地震》當然他是一部電影,我覺得還是有的時候跨度有點大,有些突然就轉到了若干年後,我明白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畢竟是電影,時長有限,也許其中很多的情節,大家都會去多想想的。兒子一隻手的白手起家,女兒退學後的獨自生女,照顧自己,這些如果都加上,這部片子會讓人也許更心酸。

  說是一部災難片,我更覺得是一部倫理片,講的是親情、是心理創傷、講的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多方面轉變。

  篇五:唐山大地震觀後感想

  今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聽人說過這場電影,可我一直沒有時間去看。來到電影院,電影開始時,我目不轉睛的盯著大螢幕,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母親,她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她們一家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災難卻降臨在她們頭上——大地震發生了!短短几秒鐘的時間,美麗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位母親本來準備衝進去救他們兩個,可是,她的丈夫拉開了她,自己衝進去了,喪了命。此時此刻,她的女兒和兒子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的兩端,板上壓了重重的石頭。救援人員問這位母親:“他們兩個只能救一個,救姐姐還是救弟弟?”這位母親面臨著生命的抉擇,最終選擇救弟弟。本來這個女孩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當她被救援人員救出的時候,全身黑黑的,但她並不想認媽媽和弟弟。為什麼呢?因為她發自內心的恨媽媽,恨媽媽當初沒有選擇救他……

  看到這裡,我淚流滿面。如果是我,我也會救弟弟。因為他小,抵抗力不強。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親當時的心情,那麼痛苦的抉擇就像鋒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親的心。當時如果不做選擇,兩個孩子都會失去生命。那位母親抱著女兒“屍體”時撕心裂肺的哭聲久久在我耳邊迴盪……

  在汶川大地震時,女兒終於理解了母親……

  看完這部電影,我懂得了: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也許有時會做一些不得已的選擇,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始終是為我們好。我們要支援他們,理解他們,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