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紙能托住水作文4篇

紙能托住水作文

紙能托住水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紙能托住水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紙能托住水作文1

  題記:動手又動腦,才會有創造。水的魔力、螞蟻的奧秘、靜電的存在……讓我們一起去科學的海洋中遨遊!

  “紙能托住水!”這句話不可思議吧?有些同學說:“一張紙不可能托住水的,你在騙小孩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只有實驗才能讓我們知道正確和錯誤,於是我就準備做一下這個實驗。

  這個實驗是從我一個正在上八年級的哥哥那裡學到的,他告訴我做這個實驗之前要準備三樣東西:一張薄薄的紙片、一個小紙杯、水。聽到哥哥說到一張薄薄的紙片我開始懷疑我的推測了,哥哥說:“現在杯子裡灌水,再用一張紙把杯口封住,然後把杯子倒過來。咦?水衝破了紙片然後流了出來。我很失望,覺得我的推斷是錯誤的,哥哥也很納悶,他想:上次我明明成功了呀,這次怎麼會失敗呢?哥哥去網上查了一下,過了一會兒,他就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跟我說:你做錯了,你沒有把水給裝滿,於是我又重新做了一次,成功了,我終於能讓那些覺得水會流出來而反對我的同學看見他們大錯特錯了,也能證明我的推斷是對的。

  到了晚上等爸爸媽媽下班了,我在杯子裡灌滿了水,用紙封住杯口,用手將剩餘的紙杯環住,然後把杯子倒過來,竟然一滴水都沒有流下來,爸爸媽媽對我笑了笑,哥哥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可是剛剛第一次實驗為什麼水流下來了呢?我又在網上查了下,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當水杯中灌滿水,蓋上紙後杯子中的大氣壓就低於杯子外的大氣壓,杯子外的大氣壓就壓住了紙,水就流不出來了,但是如果是半杯水那還有半杯空氣,杯子外大氣壓就小於杯中的大氣壓,於是水就流出來了。

紙能托住水作文2

  "“紙能托住水?”同學們這麼議論著。為了驗證它的真假,我決定回家做這個實驗。

  需要準備的材料很簡單,一般家裡都有:A5大小的紙、玻璃杯、水和水桶。

  我先把玻璃杯灌3/4的水,接著把水桶放在桌上,並將玻璃杯放在水桶平坦處,以免水“跑”出來,然後把那張小小的A5紙慢慢放在杯子上,輕輕地來回撫摸,最後迅速把杯子倒過來。我想:肯定可以成功!結果只聽見啪的一聲,哎!水呢,掉入了水桶“無底洞”;紙呢,掉入那些水中,開始翩翩起舞,彷彿在嘲笑我“你呀,真不該驕傲!”我呢,則哭笑不得,“真是應了那句話,驕傲使人落後!不過,我再試一次吧,失敗是成功之母。”

  第二次,我把玻璃杯灌滿了水,從玻璃杯的側面看,可以發現一個扁扁的.半橢圓形。我按照上面的步驟重新做了一遍,並且更加小心謹慎。這次,紙終於黏在了玻璃杯上了,我整整數了一百多下,它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被我打入了“水刑室”。

  後來我上網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失敗是因為杯裡沒裝滿水,還留有空氣。成功是由於杯子裡裝滿了水,空氣無法進入杯中,大氣壓透過紙托住水。"

紙能托住水作文3

  “紙能托住水“這話不可思議吧,咋聽我也不相信這是真的。一張普普通通的紙竟然能托住一杯水,打死我也不信,可這確實是真的。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記得那是寒假中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全神貫注的看一本關於科學制作的書,忽然一行醒目的字映入我的眼簾“能托住水的紙”,這不可能,簡直是天方夜譚。出於好奇心,一向愛挑戰的我還是按照書上說的做了實驗。首先準備了一隻玻璃杯、一張平整的紙和一些水。先將玻璃杯中倒入一些水,再將平整的紙慢慢覆蓋在杯口上,讓紙與杯口緊緊粘合在一起,然後將杯子快速倒轉過來。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水竟然“毫不客氣”地流了出來,撒了我一身。咦,這是怎麼回事?我可都是按照書上說的步驟做的呀?怎麼會不成功呢?想到愛迪生髮明電燈經過了幾萬次的失敗都沒有氣餒,我受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如果就這樣放棄不是顯得我太懦弱了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多方查閱資料,終於找到了失敗的原因:杯子裡應該灌滿水,佔據杯子的整個空間,而我只灌了半杯水,還有半杯空氣,所以水就掉了下來。只有在杯子中沒有空氣的情況下紙才能托住水。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又重新做了做了實驗,這次成功了,水不但沒有流出來,而且被紙穩穩的給托住了。

  這次實驗太有趣了,它不但讓我體驗到了失敗的失落,而且讓我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把我引入了科學探索的殿堂。

紙能托住水作文4

  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然而,今天我卻在一個實驗中親眼見識了:水居然不往低處流,僅僅因為一張紙!

  這個實驗是由我和老媽共同完成的。材料很簡單:兩張普通的a4紙、一個玻璃杯、一盆清水和一根套被子的粗針。

  實驗之前,我對老媽的所謂“老道經驗”充滿了一百零一個不相信。讓紙“託”住水?開玩笑吧?紙不被水衝爛就不錯了!

  老媽對我的質疑置之不理,只說了句“放心!待會你就信了。”之後,她讓我把杯子灌滿水,而我只灌了七分滿。老媽說不行,一定要完全灌滿。我說:“灌得太滿,紙不是更容易被泡爛?”老媽堅持,我只能照做,灌滿後,媽媽拿來了一張紙,蓋在上面,然後迅速地毫不猶豫地將杯子底朝天地到了過來。令我目瞪口呆的一幕發生了,只見水倒過來後並沒有傾瀉而下,而是被紙穩穩當當地給“託”住了!在漫長的數十秒後,才和紙一併落下。

  還沒等我明白咋回事呢?老媽又拿來一張紙,雙手捏著紙的對稱兩邊,讓我在上面戳洞。我一口氣在上面紮了密密麻麻二三十個小孔。我心裡打鼓,儘管被剛剛的事實給震驚到了,但也並不認為千瘡百孔的紙,也能擔此“重任”。可是,事實卻再一次令我瞠目結舌:這樣的紙居然再一次“託”住了水,甚至,比剛才完好無損的紙支撐的時間還要長。

  事後,老媽終於告訴我了原理:原來水在裝滿了杯子之後,就會把杯子裡的空氣都擠出去,而紙可以阻擋外部空氣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密封的空間,所以,水就不會倒出來了。我恍然大悟!

  可是,你知道紙被戳了很多個孔之後,水還是不會倒出來的原因嗎?因為每一個小孔的大小都小於一滴水的體積,所以即使有很多小孔,水滴不下了,依然還是一個密封的空間啊!

  這麼匪夷所思的現象,居然暗藏著如此有趣的科學道理!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