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端午節中學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熱鬧的端午節中學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鬧的端午節中學作文1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髮,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麼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裡,還有那個笨大王,怎麼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熱鬧的端午節中學作文2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賽龍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廚房裡包粽子。爸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鬥地主。而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廚房裡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裡也心得挺開心。我和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緻,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乾淨,洗過了粽葉,然後再將糯米清洗,洗乾淨了以後,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後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後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後將多餘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紮緊。我和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於,我們包完了,我數了數我的,又數了數奶奶的,發現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裡,令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