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精品】家鄉的民俗作文6篇

家鄉的民俗作文

【精品】家鄉的民俗作文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民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民俗作文 篇1

  說到我家鄉過年的民俗,那數最隆重的可謂是過年了,過新年了,也可以算是最忙的時候了,也是最快樂時光了,因為可以玩那些只有過年才有的炮啊什麼的,還可以拿紅包,自己看著那說厚不厚,說薄不薄的紅包,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也有一種奇怪的‘傷感’。

  要數最忙的就是過年了。過年的前一兩個星期都要準備好過年的必備品——如鞭炮啊,新衣服啊,“祭品”啊,等等所象徵過年的東西,都要一一準備好,準備好了以後等到過年了就要去永思堂了。

  永思堂?你可能不知道永思堂是什麼東西,恩,大概是以前古人為了“祭神”吧?對了蔡氏的人就去蔡氏的永思堂,某氏的人就去某氏的永思堂,反正,只要是百家姓裡的一個姓,幾乎都有,不過村裡有什麼姓氏才會建那所屬性氏的永思堂,好像早在以前就搞定了這件事。

  過年是從除夕開始的,除夕一到,早上就要起來準備好今天要拜的東西,到了中午,就是洗澡時間了,你會發現開啟水龍頭是沒有水的,為什麼呢,拜託,這是全村,全鎮甚至全區全市大家所‘統一的洗澡時間’,好像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了。接下來,去玩永思堂以後就跟其他地方(國內的……)差不多咯,放鞭炮,穿新衣,貼春聯,千篇一律的感覺。

  我家鄉是這樣過年的,你的家鄉呢?

家鄉的民俗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鄭州,在那裡,有許多過春節的習俗。我來給你講講吧!

  在我的家鄉,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節,也是小年。從今日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聽媽媽說,這一天,大家都要拜見灶王,還要吃麻糖,這日的麻糖特別難買。

  臘月二十四日是“掃房日”,大家都要徹徹底底打掃房子。媽媽還教了我一首過年的歌謠:“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饅頭;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殺雞;二十八,把酒打;二十九,洗頭手;大年三十,包餃子,福字、對聯貼上門。”

  過年貼春聯是我最喜歡的事情。每逢過年我都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春聯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喜慶和吉祥,意為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我們還在門上倒貼一個方方正正的大“?”字,表示“福到臨門”。

  在我的.家鄉,重頭戲就數放鞭炮了。每到大年三十晚飯前,還有大年初一凌晨我們都會放鞭炮。使我最開心的是大年初一凌晨的那一響。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家都爭先恐後放響新年第一炮。每當倒計時開始的時候,我們就一個人看著電視給放炮的人數著倒計時,一個人用一根長棍子挑著炮,一個人拿著打火機,等著那千鈞一髮的一刻。“5、4、3、2、1”。頓時,全社群雷炮齊鳴、爆竹聲聲,熱鬧的不得了。

  在我的家鄉,還有很多習俗:餃子裡包上錢,看誰來年發財,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串親戚等等。過年好熱鬧啊!

  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呢?

家鄉的民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麼豪華,那麼漂亮,但是一但到過年,那是多麼令人難以忘記!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每當快要到過年的時候,人們會把家裡裡裡外外打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打掃完以後,人們就會去天虹,大超市裡賣各種各樣的年貨,比如糖,水果等,這一去就會大包小包地提回來。

  你知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在過年的時候在自家門上貼上對聯和放鞭炮嗎?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從前在一個山谷裡有一個黑漆漆的山洞裡,山洞裡住著一隻叫做“年"的怪獸。在這個山谷下面有一個小村莊,這個年到了過年的最後一天的時候,就會下山來害人,這村莊裡的人就會把門關得緊緊的。可是,年依然有辦法進入村民的家中吃村民的東西,村民沒有一點辦法。有很多村民都到了城市裡過年。有一年,村民們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對村民們說:“這怪獸最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了。”村民們聽了後,就把紅色的對聯貼在了門上,把鞭炮放在了門前,怪獸一來,就會看見紅色的東西和“砰砰砰”的響聲,嚇得直往山裡跑。就這樣,過年放鞭炮和貼對的習俗就持續到現在。

  我家鄉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做上一頓豐盛的飯——年夜飯。家家戶戶忙東忙西的,燒了一桌子的菜,有雞,魚等。讓人看了一定會口水流不停。吃完後,媽媽會給我一件很帥氣的衣服,大人會給我們壓歲錢,裡面的錢還不少哦!

  過年還真是令人難忘啊!

家鄉的民俗作文 篇4

  說到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新增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說,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日,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日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日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家鄉的民俗作文 篇5

  一大清早,一聲聲吆喝聲便傳遍了整個大街小巷,小街上人很多,多得好像容不下這麼多人,雖然有些嘈雜,但也十分的熱鬧。每個人從身邊路

  過,伴隨著一陣陣香氣,伴隨著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什麼東西令他們如此幸福?早點。

  孝感早點並沒有上海那樣食物美味,又不如重慶那邊辣得有特色,也沒有國外那邊滿街的芝士味。我們孝感的早點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最淳樸的。

  孝感米酒,應當屬於最出名了,由於它選才考究,製法獨特,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沾,稀而不流,又聞著有種隱隱的酒香,卻怎麼也喝不醉,食用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品種也很多:枸杞米酒,槐花米酒,桂花米酒,櫻桃米酒,銀耳米酒......,種類繁多,但樣樣都十分美味。

  老人帶著小孩去吃熱乾麵,老人呢,在旁邊點壺龍井品茶,小孩就在旁邊吃著,吃完抬起頭來,滿嘴都是芝麻醬,用小手一擦,卻越擦越髒,熱乾麵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麵條事先煮熟後,再淋上芝麻醬,香油,香醋,蔥等配料,更具特色.吃起來麵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有種很爽口的辣味。

  中午,吃早點的人們都散了,但賣早點的人們又忙了起來,準備著第二天要賣的早點。

家鄉的民俗作文 篇6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是沒有什麼很特別的,就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裡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就是在端午那一天每個小孩子手上都要繫個絲線——五色縷。

  五色縷,說白了就是五種顏色明豔、鮮亮的絲線放在一起編成的五彩的首飾繩,然後系在手腕上,有闢災免難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兒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曉到底是從那一輩兒來的,彷彿是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自然而然就有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解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而且不能隨意的丟棄,一定要扔在活水河裡。記得,有一次,我把端午時系的五色縷提前解了下來,原因不過是把絲線質量太差,一出汗就紅一道、綠一道的印在了手腕上,花花綠綠的,活像個調色盤。我等到沒人時,就趁機將其解了下來,隨手扔在了垃圾桶裡。

  不幸的是,正當我以為這件事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的時候,我的外婆發現了,將我帶到客廳裡狠狠的斥責。那神態彷彿是我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大錯,令天地都無法原諒似的。最後,她又仔仔細細的挑選了五種顏色明亮的絲線,編在一起系在了我的手上並且一遍又一遍的叮囑我,千萬不要解開,一定要等到下雨時才可以。

  後來,我才知道,據說在下雨天將五色縷解開扔到活水河裡,有將在並從身上驅走,讓災難病痛隨波而逝,這一年就會過得平安順利。

  現在,我的外婆和我已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節時媽媽也會仔細的挑五條絲線編成五色縷系在我的手腕上,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那種繁複的編髮了,就撮一撮應付一下,在過節的時候應應景,討一個好兆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