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

  故事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歡迎大家的閱讀。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一

  李白(701-762)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他之所以能"開口成文,揮翰霞散",寫出數以千計為人民傳誦的詩篇,主要是他長期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的結果。當然,與家教也是不無關係的。

  李白的父親是個很有文學修養的人。李白剛剛懂事的時候,有一次聽到父親在書房裡朗讀《子虛賦》,那優美動聽的文詞,使李白人迷人神。開始,父親以為他聽不懂,後來父親發現每當他朗讀詩文的時候,李白便到父親跟前,眼睛盯著父親,認真聆聽。有時竟隨著父親感情的起落表示悲歡。於是,父親便留他在書房裡一塊學習,一塊朗誦。幼時的李白幾乎每天都是在書房裡度過的。

  在父親的教育下,李白"五歲誦六甲"(指推算生辰年月的六十甲子),"十歲觀百家"(指諸子百家的各類書籍),十五歲開始學寫文章和。他最早寫的《惜餘春賦》、《明堂賦》、《大獵賦》都曾受到文豪的重視。

  李白的進取精神特別強,他甚至有超過司馬相如的抱負。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他下了很大決心,同一位好朋友住到成都附近的青城山裡去,專心攻讀,博覽群書,鑽研詩文書法。他在青城山,一連苦讀了好幾個年頭,都不曾進城去閒逛一次。

  但是,少年時的李白,在學業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動搖的。他在四川眉州象耳山讀書的時候,一度對學習的艱苦和緊張適應不了,曾想中途放棄學業,做一個自由自在、隨意飄遊的浪子。一天,他離開象耳山,正走到山下小河邊時,遇見一位頭髮花白姓武的老大娘蹲在河邊磨鐵杵。李白好生奇怪,走上前去問大娘幹什麼。武大娘指著鐵柞說:"我要把它磨成針。"李白以為老大娘在拿他開心,不相信老大娘的話,問道;"這麼粗的一根鐵杵,能把它磨成針嗎?"老大娘意味深長地對李白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李白聽了心裡不覺一怔,頓時感慨萬分,獨自一人在河邊沉思了很久,從中得到極大的啟發。於是,他又堅定地往山裡走去,決心繼續歸山終業。

  從此,"鐵杵磨成針"成了李白的座右銘。他始終以這種精神來要求自己"讀破萬卷書"。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後來做的詩,都能達到有如信手拈來、妙語天成的程度。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二

  賈島之所以成名,卻並非由於他的英雄氣概,而是由於他的苦吟。人們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於此公身上。毫無疑問,寫“僧敲月下門”當然比“僧推月下門”的.句子要好得多。這幾乎已經成了講究煉字的一個最尋常的例證。可是,懂得這樣一些起碼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難道就可以稱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詩人了嗎?問題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否則,成為一個大詩人也太容易了。

  賈島的苦吟,實際上是在煉意、煉句、煉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這些又都是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性分不開的。首先我們看到賈島非常用力於煉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勝的意境。如果寫一首詩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那就不如無詩。有了好的意境,然後還必須保證這種意境能夠在字句上充分表達出來。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覆的錘鍊,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後,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於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說的,至於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說,卻不應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賈島有許多作品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例如《渡桑乾河》的詩寫道:“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於水,卻望幷州是故鄉。”這首詩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卻很平易。這樣就顯得詩意含蓄,使讀者可以反覆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兩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寫盡,讀起來就反而沒有意思了。在賈島的作品中,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三

  張溥字天如,號西銘,太倉人,生於明朝末年,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

  張溥自幼刻苦自勵,勤奮好學,每次讀書,定要先親手抄一遍,抄完後朗讀一遍,然後焚化燒掉。接著再抄、再讀、再焚,一篇經典文章非得如此六、七次後,才肯罷休。因為每一篇文章張溥都要抄七遍,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頭手掌都結成厚繭了。冬天氣候寒冷乾燥時,手指皮受凍乾燥而裂開,他就用溫水暖一下手再抄,一天總要用溫水暖好幾次。

  後來他就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七錄齋”,一生的著作也稱為《七錄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