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世界名人梭羅願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獄的故事

世界名人梭羅願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獄的故事

世界名人梭羅願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獄的故事

  導語:梭羅生長於波士頓附近,超現實主義思想運動中心的康科德村,父親是小業主。20歲於哈佛大學畢業,曾任教師,從事過各種體力勞動。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些相關的名人故事,歡迎查閱,謝謝。

  世界名人梭羅願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獄的故事

  亨利·大衛·梭羅(1817年-1862年),19世紀美國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

  梭羅生長於波士頓附近,超現實主義思想運動中心的康科德村,父親是小業主。20歲於哈佛大學畢業,曾任教師,從事過各種體力勞動。在學生時代與愛默生相識,在愛默生影響下,閱讀柯爾律治、卡萊爾等人的著作,研究東方的哲學思想,同時以愛默生倡導的“自助”精神進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獨立見解。

  梭羅曾因反對黑奴制拒交“人頭稅”而被捕入獄,令人奇怪的.是,他卻拒絕保釋出獄。曾有朋友幾次想保釋梭羅出獄,都遭到了梭羅的拒絕。難道是因為他喜歡坐牢?這個問題可能太幼稚,只要是正常人,就沒人願意坐牢。且不說牢房裡的居住環境,與生活條件是如何的差,就是失去人身自由也是讓人難以忍受的。

  那是在1845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天,28歲的梭羅,獨自來到距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建一個小木屋住了下來。並在此之後,根據自己在瓦爾登湖的生活觀察與思考,整理並發表了兩本著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馬克河上的一週》和《瓦爾登湖》。在瓦爾登湖生活期間,因為梭羅反對黑奴制拒交“人頭稅”而被捕入獄。在獄中讓他思考了許多問題。出來後曾有一些市民問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許多人寧願坐牢也不願意交稅。為解釋這一問題,他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寫成了著名的政論《抵制國民政府》。

  原來,梭羅不願出獄是為了寫書,這就不難理解了。

  但是,還有一種說法是,梭羅沒有錢交人頭稅,但又不願意欠別人的錢。以下這些資料可以證明,梭羅那時確實窮困潦倒。

  1849年梭羅自費出版了《康科德河和梅里麥克河上的一星期》,此書是他在瓦爾登湖邊的木屋裡寫的,內容是哥兒倆在兩條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議論文史哲學和宗教等等。雖精雕細刻,卻晦澀難懂,沒有引起什麼反響。印行1000多冊,售出100多冊,送掉75冊,存下700多冊。在書店倉庫放到1853年後,全部退給了作者。梭羅還曾詼諧地說:“我家裡大約藏書900多冊,其中自己著的就有700多冊。”

  可見,那時他在經濟上確實很困難。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經濟,交不起人頭稅,也好像不是梭羅的性格。因為他並不是不能賺錢,而是不屑於賺錢,在以下的這段經歷中但能看出。

  1817年7月12日,梭羅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但是在文學上並沒獲得優異的成績。作為一個文學上的叛逆者,梭羅並不十分敬重大學的教育,也很少對他們有過感謝,但同時,他確實在大學裡受益匪淺。離開大學以後,梭羅和他的哥哥共同任教於一所私立學校,但不久便辭職了。他的父親是一位鉛筆製造商,由於梭羅相信自己製作出的鉛筆能夠比當時使用的更好,他在一段時間曾專注於鉛筆製造。完成試驗後,梭羅向波士頓的化學家和藝術家展示自己的產品。他的產品以其與當時倫敦製造的最好產品相媲美的優質表現,取得了專家們頒發的證書。滿意地回家後,朋友們祝賀他找到了斂財之道,但是他卻回答說,他將放棄鉛筆製造。“我為什麼要繼續呢?我不會再做我已經做過的事情。”他又重新開始了他無止境的漫遊和混雜的學習。

  雖然第一本書沒有成功,但是第二本卻讓他賺足了名氣與稿費。第二本就是《瓦爾登湖》,於1854年出版,150年來風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個版本。他強調親近自然、學習自然、熱愛自然,追求“簡單些,再簡單些”的質樸生活,提倡短暫人生因思想豐盈而臻於完美。儘管第三本書的出版更加艱難,但就第二本書對他的影響,也足以讓他成為一位偉人。

  對於,梭羅為何願意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獄的原因,還有一種猜測,那就是他曾經以愛默生倡導的“自助”精神進行思考,並形成了一套獨立見解。也許就是那種“自助”式的見解,令他進入牢房後,幾次拒絕朋友的保釋吧。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