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實用的民風作文400字集合7篇

民風作文400字

實用的民風作文400字集合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風作文4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民風作文400字 篇1

  中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每一個地區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風俗。提到風俗,我想起了我們的首都—北京。逛廟會、熬臘八粥已經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還想知道嗎?那就讓我來帶領大家去觀賞這一有趣的風俗。

  在每年的農曆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的三大節日,尤其是春節最為隆重熱鬧。在眾多大小節日中,流傳著豐富多樣的民俗風情。如農曆臘月三十晚,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準掃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餘”。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逛廟會。正月十九,為白雲道教祖師邱處機逝世紀念日的“燕九節”接著是清明節的掃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船,以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要祭神、上墳、放荷花燈、船燈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喜愛當晚賞月、吃月餅、又有團圓節之稱。

  這一些民風民俗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即添加了節日濃郁的歡樂氣氛,又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民風民俗是多麼好玩呀!~讓我們繼續去探索、去發現這一個有趣的民俗世界。

民風作文400字 篇2

  我愛內蒙古——內蒙古民俗文化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有各種迎賓禮節。預約的會客,不論是社會團體還是私人會面,主人總是遠遠的迎候著客人。有人會在路邊等候,有的騎馬飛馳而來,有的騎著摩托、乘著越野吉普車趕來,在隆重的場合還會分幾個梯隊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遊,您一定會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為這是蒙古族從古到今的傳統。當來到這裡,您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讚美主人的住處,“這真是一塊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會用臨時學會的蒙語“賽努!賽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懷,一句蒙古語說出來,這裡的主人會由衷地高興。

  當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進蒙古包後,賓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側。一般來了十分尊貴的賓客,主人會主動讓您坐在正北(男坐進包後的西側,女坐進包後的東側)位置上。這時候,主婦會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擺在客人面前,然後端上一碗滾燙飄香的奶茶,請客人們品嚐。接著在問候和笑聲中開始敬酒,主人手捧哈達,託著銀碗、齊眉舉盤,把美酒敬獻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飲而盡,主人會非常高興,頓時主客情融,氣氛很快會熱烈起來;如果您不善飲酒,接過銀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這表達了對主人的尊重與親密。

民風作文400字 篇3

  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民風作文400字 篇4

  匆匆的,第二單元學完了,讓我們總結一下吧。

  第六課作者老舍給我們講述了北京熱鬧的春節,臘八、臘月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作者形象的寫出了作者對過年的喜愛、隆重與熱鬧之情。

  第七課作者馬晨明的藏戲更是形象的說了藏戲的特點、藏戲的形成與藏戲的特徵。讓我感受到藏戲來歷的不容易,同時也知道了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

  “各具特色的民居”這一課中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缺點。客家民居:堅固耐用,一般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呈圓柱形。傣家竹樓:美觀、蓋房隆重、空氣新鮮。

  第九課,也是最後一課。“和田的維吾爾人”作者權鵬飛。從文中的字裡行間無不體現出作者對和田維吾爾族的欣賞、讚美。和田維吾爾族有很多的特點:1.豪氣,樂觀。2.熱愛土地。3.愛美、漂亮。4.能歌善舞。5.豁達與樂觀。

  這一單元,學了好多知識,懂了很多關於民俗文化的東西。學,真是沒有盡頭啊。(⊙o⊙)

民風作文400字 篇5

  殺年豬是我們當地的一種民間風俗,在農村吃年豬飯相當於過年的預演,親戚間相互請吃殺豬飯,主要是為了加強聯絡感情、也是一種表示慶賀,下面我們就帶大家去看看這個喜慶的民間節日。

  每到這樣的殺年豬季節,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只要你走進村寨,都會受到熱情的邀請。在殺年豬時,只要主刀者一聲令下,所有人便全力以赴奔赴豬圈,將選好的豬團團圍住,這時大家七手八腳,拽耳朵的拽耳朵,拽腿的拽腿,共同用力將豬按倒,把豬的四腿綁到一起,然後將一個木頭槓子插在四腿中間,大家齊心合力放到架起的案板或桌子上,殺豬是個技術活,主刀者憑經驗和感覺,要一刀斃命。豬停止呼吸後,開始不停地往豬身上澆開水,待把豬身上的毛都澆透後,開始開剝刮洗。在這樣喜慶的殺豬客裡,主人家都會把剛殺好的新鮮豬肉,分割切成小塊,用焦炭烤熟後招待客人,客人們吃著美味可口的烤豬肉,互相勸著自釀的“苞谷酒”或是苦膽酒,真是猶如過大年一般。在年豬席上,都是一些用豬肉烹製出來的菜系,有酥肉、粉貞、豬血湯等等,都是一些可口的農家菜。按照習慣剩下的豬肉和腸肚,每家每戶還要淹制一些臘肉、香腸以備來年食用。

  雖然殺年豬隻是一種民間風俗習慣,但它以成為農村中每家每戶,一年到頭最喜慶、最熱鬧的節日,也是農民群眾一年到頭大豐收的重要標誌。

民風作文400字 篇6

  近日的雨讓人心情意外安定,閉起眼聽一曲黃梅戲,更顯暇意。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其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黃梅戲,聽村裡的老人說,這種戲劇原名黃梅調”,發源地就在我的老家安徽。

  黃梅戲以唱腔委婉著稱,嚴鳳英的《天仙配》實為代表之一。我閉著眼聽戲,在優美動聽的旋律聲中,我彷彿看到了綠水青山,聽到了聲聲悅耳的鳥鳴,聞到了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曲到高潮,我不禁睜眼,那精緻的髮髻,飄飄的衣帶,華麗的刺繡,無不吸引著我的眼球,那飄逸之美一度環繞於我心間,那似清泉般清澈的音韻亦帶走了周遭所有紛擾。

  為什麼黃梅人要唱黃梅戲呢?我心中甚是疑惑。原是黃梅縣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水災,當地人民深受其害,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人們便唱起了黃梅戲。歲月流轉,黃梅戲便以其行雲流水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法,在各地人民群眾中深受歡迎。

  黃梅戲,演的是生活,唱的是淳樸,說的.是人民美好的願望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在戲中感受生活,懂得生活,像泥土一樣,樸實而又深厚。

民風作文400字 篇7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每個民族的特點都不一樣,有豪氣樂觀的維吾爾族,還有好客注重禮儀的蒙古人,但是要說注重節日和規矩還要數回族了。

  回族的四個特點一飲食,二節日,三服飾,四建築。

  回族的飲食非常有特點和漢族不一樣,不能吃豬肉驢肉,只要飯菜中有豬肉驢肉都不吃,不管是再新鮮再美味。這就是恪守規矩的回族人。我們漢族人有大鍋菜,而回族的人和我們大鍋菜可以相提並論的就是粉湯。粉湯非常好喝,白菜、酥肉、辣椒一應俱全。

  回族的兩個重要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

  開齋節,可謂是最有特點的一個節日。開齋節一般都有二十九天到三十天,到了那一天先要去清真寺裡跪拜,然後家裡面有什麼好吃的可以捐獻給清真寺。凡是捐獻的人名字都會印在一個黑板上面。家裡還會在那幾天裡招待客人,親戚朋友越來越多越來越熱鬧。

  古爾邦節基本和開齋節差不多都要去清真寺裡跪拜但是不需要募捐而且日期也比開齋節短得多。

  回族人的服飾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他們有傳統小巧精緻的禮拜帽,帽子上的圖案各式各樣,有菱形花邊的,有像窯洞似的拱形。戴上了禮拜帽彷彿來到了印度,別有一番風味。回族還有禮拜時候才穿的長袍,穿上長袍戴上帽子相機了從印度穿梭到古代的人。

  回族人的建築也是獨具特色,清真寺藍色的寺頂上還有彎彎的月牙,在晚上月光下照耀的時候就像天上有兩個月亮。

  這就是回族人的民族文化,這就是注重節日和規矩的回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