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裡的靜時光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喧囂裡的靜時光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樸的石牆,窄小的巷道,有些褪色的黃色旗幟隨風慢搖——這樣陳舊的景,卻讓在巴士上顛簸一路的我精神一震,昏昏沉沉的感覺再沒有了,卻難得沒與同學嘮嘮嗑。大家似乎都還沒緩過來,小道上,只有細細碎碎的腳步聲。
這樣的靜,真好。
不知在略顯暗沉的小巷穿行了多久,忽然眼前一亮——竟到了街上呢。刺眼的光一下子驚醒了還在機械般低頭慢走的同學們,他們紛紛抬起頭,四處張望。八九點的早上,這個叫沙灣的`小鎮上似乎還沒什麼人,靜靜的。但校友都陸陸續續湧上街,一會兒就熱鬧了起來。
在導遊姐姐的帶領下,同學們虔誠地祭拜了文峰塔,許下學習的目標與心願。漸漸的,同學們擺脫了初來乍到的安靜與矜持,手挽手的,指手畫腳,嘰嘰喳喳討論開來。若是從高處俯瞰,必能發現,沙灣這個安靜清淡的小鎮不知何時綴上了簇簇棕色的小植,生機了起來,歡騰了起來。
沙灣它自己呢,卻仍好像靜靜的,容納著這點點喧囂,微笑著。
來了這兒,少不得嚐嚐奶牛皇后家的正宗姜撞奶了。田姐——這家店的店主,年過半百的慈祥婦人,操著柔和可親的本地嗓音,攪著一鍋濃稠的水牛奶,細細為我們講解著姜撞奶的美味奧秘。39年如一日的堅守,田姐與她一生鍾愛的姜撞奶同行,不羨小鎮外繁華與喧囂,只願待在沙灣這一方淨土,靜靜地,守住自己的靜時光。
“留耕堂內賞石柱”。這句曾在語文練習題上難住我的對聯,總算是見到了它的廬山真面目。柱子嘛,有啥稀奇?一瞧,便嗅到了真香的味道。112根柱子,靜靜地,撐住了百年留耕堂。外木裡鐵——“外木”,是遠道而來的“鐵力木”,即使過了百年,仍然堅定地包裹著堅硬的鐵,比起這“硬漢”精神,這“外木”毫不遜色於“裡鐵”。摸摸它,懷著崇敬看向大門上的牌匾“三鳳流芳”——何棠、何慄、何榘,這些柱子的主人。康熙帝欽點的“何家三鳳”不在了,石柱還在,延續著“陰德遠從宗祖種,心田留與子孫耕”的美好期望,靜靜地守護著留耕堂,在喧囂的人界,獨守逝者的靜時光。
鑊耳屋,舊時讀書人的對飛黃騰達的憧憬;水磨青磚,匠人對完美舒適的追求;蠔殼牆,邊海人民就地取材的智慧;三件頭,主人對家的莊重守護。科舉讀書人不再,巧手匠人已逝,古鎮,也要悄然跟上時代的步伐。僅剩的它們,不慌不忙,守護著方寸天地,靜靜地,遠離城市化的喧囂,將深厚的文化底蘊沉澱,沉澱,守護著智慧結晶的靜時光。
臨行,知道自己將去更遠的地方,品精緻美食,遊典雅園林,學傳統工藝,賞南國紅豆。嗯,令人嚮往。
回首,沙灣在後頭,眼睛酸澀。
竟捨不得這靜了。
我的將來,是否也能有屬於自己的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