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漢字聽寫熱背後的文化誤區》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漢字聽寫熱背後的文化誤區》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漢字聽寫熱背後的文化誤區》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誰也想不到“漢字聽寫”會成為一種綜藝節目型別,而且還如此受歡迎。

  從這一季收視排行榜來看,除《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兩檔王牌選秀節目穩坐收視率頭兩把交椅外,《漢字英雄》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兩檔漢字聽寫類節目殺出重圍,成為綜藝節目時段最大的黑馬。

  漢字以綜藝形式走紅,似乎讓大家重新發現了方塊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而網友驚歎於參賽學生的識字能力之餘,也發現自己提筆忘字到了何種地步。

  芫荽、嘧啶、耒耜、顓頊……在兩檔節目的現場,演播廳變成了語文課堂:臺上的中學生輪番執筆,臺下觀眾在小本子、大腿上比比劃劃。有人忍不住瞄別人一眼,有人更較真兒,掏出手機。

  “漢字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以大眾喜聞樂見的選拔方式,喚醒了國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重慶師範大學教授王于飛說。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曾獲得“當代漢語貢獻獎”的學者毛喻原認為:“文字是用來傳播資訊的,如果一種文字是因為它書寫的複雜性而被珍視,那它本身就是落後的。”他曾在《論漢語的險境和詭謬》一文中詳細論述了漢語的表意侷限和方塊字的傳播困境。

  “漢字叔叔”理查德.西爾斯曾因建立了“漢字與詞源”網站而走紅網路,儘管對漢字情有獨鍾,但他依然覺得在網際網路和全球化的衝擊下,總有一天漢字會被徹底遺忘,就像曾流傳3000年的古巴比倫文字一樣。

  毛喻原和“漢字叔叔”的預言都源於漢語語音和字形的嚴重隔閡。如今,當我們透過各種拼音輸入法在電腦上敲著“ABCD”書寫漢字時,方塊字成了“轉碼”,是種需要經過拼音媒介才能抵達的存在。

  和大多數對漢字危機憂心忡忡的學者不同,毛喻原為這種借路的文明鼓掌叫好。“我從80年代早期開始使用中英文打字機,英文打字機只有26個字母,小小的鍵盤,而中文打字機有上千個按鍵。”毛喻原慶幸有拼音輸入法的存在,把漢字的傳播從繁複低效中解救出來。

  在《漢字英雄》總決賽的賽場上,人氣選手“璺字哥”段智程止步在“海晏河清”的“晏”字上。成語中另外三個字給了他極大誤導,他給“晏”字加了三點水。“象形文字嚴重侷限了人們的思維。象形文字是重視覺的,拼音文字是重聲音的,影象把人的思維侷限於形象本身,而聲音會引導人去尋找背後的邏輯和所指。”毛喻原覺得,多數人引以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國人思辨能力落後於西方的重要原因。

  “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廠空空……”曾有網友以解構繁體字的方式來諷刺漢字簡化後的文化流失,引起廣泛共鳴。毛喻原不以為然:“漢字的真正危機並不是象形文字背後的文化溯源,而是它的傳播困境。”“拼音文字因其字形的簡單,語言輸出的意義和邏輯得到重視,而漢語的字形複雜,我們對漢字本身文化內涵的鑽研竟然超越了對它傳播效率的追求。”

  理查德.西爾斯對漢字追根溯源20多年,他覺得,“繁體字具有表意功”很可能是個偽命題:“象形文字存在於5000年前,2000年前人們用的篆體字還可以看到文字的來源,規範化的繁體字是幾乎看不到象形文字來源的。”追蹤漢字是理查德的愛好和事業,但他也的確認為,拼音文字優於簡化字,而簡化字優於繁體字:傳播的便捷和精準程度才是衡量一種語言是否先進的首要標準。

  《漢字英雄》熱播時,節目所考察的漢字難易程度尚可接受,到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生僻字一度引發爭議:寫出“黌橋”、“瘰癧”、“袼褙”這樣一輩子用不到幾次的字究竟有什麼用?

  “漢字就像祖母,我愛她,但她總有一天會變老,變沒用,然後死掉。”理查德深情地說。

  漢字也許不會死掉,至少眼前不會。但顯然,漢字的存亡無關書寫方式,這些複雜的字形和單薄的語音足以傳承厚重的文化才是漢字的.未來。

  (選自2013年11月《新週刊》第407期,有刪改)

  小題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漢字以綜藝形式走紅,成為綜藝節目時段最大的黑馬,儼然已經讓大家重新發現了方塊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B.段智程在《漢字英雄》總決賽中給“海晏河清”的“晏”字誤加了三點水,這個例子表明了象形文字嚴重侷限了人們的思維。

  C.象形文字是重視覺的,多數人認為,中國人引以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國人思辨能力落後於西方的重要原因。

  D.理查德.西爾斯預言“總有一天漢字會被徹底遺忘”,因為漢字的書寫方式不足以傳承厚重的文化。

  小題2:為什麼“漢字聽寫”會成為受熱捧的綜藝節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文中說:“毛喻原為這種借路的文明鼓掌叫好。”這裡所說的“借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毛喻原要為之鼓掌叫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依據文意,“漢字聽寫熱”背後反映了什麼“文化誤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①無形中讓電視觀眾獲得直接參與的樂趣。

  ②喚醒了國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讓國人重新發現了方塊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③形式為受眾所喜聞樂見。

  小題3:①“借路”指的是,透過拼音媒介,使漢字成為“轉碼”。

  ②因為透過“借路”的方式,把漢字的傳播從繁複低效中解救了出來。

  小題4:①忽視了漢字是一種傳播資訊的工具,而過分珍視漢字書寫的複雜性。

  ②對漢字本身文化內涵的鑽研超越了對漢字傳播效率的追求。

  小題1:

  試題分析:這種題型就是將選項與文章的內容進行一一比對。A項中“儼然”這個詞錯用,原文是“漢字以綜藝形式走紅,似乎讓大家重新發現了方塊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C項中原文是這樣表述的“毛喻原覺得,多數人引以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國人思辨能力落後於西方的重要原因”,這不是多數人認為,而是毛喻原個人覺得。D項中文章最後沒有下定論“漢字也許不會死掉,至少眼前不會。但顯然,漢字的存亡無關書寫方式,這些複雜的字形和單薄的語音足以傳承厚重的文化才是漢字的未來”因此此題選B項。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考生很容易出現答完最容易篩選出的“漢字以綜藝形式走紅,似乎讓大家重新發現了方塊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就不在深究的毛病。重新審視題幹,此題5分,按分值答題也是答題時需要注意的,因此還要分析文章,“演播廳變成了語文課堂:臺上的中學生輪番執筆,臺下觀眾在小本子、大腿上比比劃劃。有人忍不住瞄別人一眼,有人更較真兒,掏出手機”這體現出來的是電視觀眾直接參與的樂趣;“《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以大眾喜聞樂見的選拔方式,喚醒了國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從中可分析出受熱捧的令一個原因是節目形式喜聞樂見。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要對文字加以篩選,“如今,當我們透過各種拼音輸入法在電腦上敲著“ABCD”書寫漢字時,方塊字成了“轉碼”,是種需要經過拼音媒介才能抵達的存在”“ 毛喻原慶幸有拼音輸入法的存在,把漢字的傳播從繁複低效中解救出來”,從這些句子中歸納出問題的要點。

  小題4:

  試題分析:“文字是用來傳播資訊的,如果一種文字是因為它書寫的複雜性而被珍視,那它本身就是落後的。”

  “傳播的便捷和精準程度才是衡量一種語言是否先進的首要標準”“拼音文字因其字形的簡單,語言輸出的意義和邏輯得到重視,而漢語的字形複雜,我們對漢字本身文化內涵的鑽研竟然超越了對它傳播效率的追求”從對漢字聽寫熱的對立面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