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車到山前沒有路閱讀題目及答案

車到山前沒有路閱讀題目及答案

車到山前沒有路閱讀題目及答案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車到山前沒有路

  “車到山前沒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意思是說,事到臨頭總有解決的辦法。然而,很多故事卻證明了一個相反的道理:車到山前沒有路,有備方可無患,未雨綢繆乃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想當年吳越爭霸,勾踐因準備不足,用兵草率,結果兵敗被圍,在會稽山無路可走,最後只得屈膝投降,忍受做奴僕的屈辱。歸國後,他臥薪嚐膽,十年生息,十年積蓄。他為洗雪國恥,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精心設計,積極籌劃,後來才能抓住機遇,一舉滅吳。歷史才成就了一代霸王。試想,如果勾踐不接受前車之鑑,車到山前再找路,那必然是無路可走或者是死路一條。

  兵家歷來都主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打無把握之仗,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漢高祖定三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準備得何其巧妙;楚霸王目光短淺,剛愎自用,不納范增之計,豈有不敗之理?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存“車到山前必有路”有怠慢心理,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做最壞的打算,也就是說防患於未然。

  車到山前必有路,說到底,這是懶人的自我安慰,也是不思進取者冠冕堂皇的藉口。

  車到山前沒有路,其實質,則是開拓者的自我警示,也是智者開啟未來的閃光鑰匙。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用歷史名人勾踐的正反兩方面事例來證明論點,請任選一方面的事例加以概括。(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認為,“車到山前必有路”能給人信心與勇氣。這樣看來,“車到山前必有路”與“車到山前沒有路”僅有一字這差,卻體現現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你贊同哪種觀念?請結合一個具體事例加以闡釋。(文中事例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中心論點:車到山前沒有路,有備方可無患,未雨綢繆乃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2、(字數符合要求,意對即可)

  示例:勾踐準備不足,兵敗受降,忍受屈辱。勾踐精心準備,一舉滅吳,成就偉業。

  3、(事例典型,分析有理即可)

  示例:

  我贊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觀點。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人民子弟兵火速趕赴災區,抱著必勝的信念,克服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取得抗災的勝利。

  我贊同“車到山前沒有路”的觀點。為了備戰2009年世乒賽,中國乒乓球隊認真研究對手,做了精心準備,取得驕人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