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試卷題目
一、回答問題
1.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寫古詩文原句。(9分)
“一切景語皆情語”。徜徉於文學藝術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透露出詩人對早春春草初出之景的喜悅之情;而李清照 卻在《武陵眷》中感嘆 ,欲語淚流。”歐陽修筆下的“ 。”寫出了琅岈山山夏日山林之秀美;“至於夏水襄陵, (邱道元《三峽》)”描繪出三峽夏日水勢之洶湧。“ ,白露為 霜。”(《詩經》)於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悽婉之意;“晴空一鸛排雲上, 。”(劉禹錫《秋詞》)則抒發了詩人秋日勝春朝的豪邁樂觀的情懷。“ , 。”是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花詠雪、以春景寫冬景之千古名句。
2.下面這首詩運用了什麼寫法?包含了怎樣的哲理?(3分)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二、閱讀(共6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題。
魚我所欲也(節選)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 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 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別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3.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
①故患有所不闢也 ②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譯文:
②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請搜尋古今這樣的“賢者”的言或行去印證孟子的觀點。(3分)
6.孟子提倡的“捨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於鬥爭”的字樣,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