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楊玉環> 楊貴妃究竟有多胖 楊貴妃醉酒為何事

楊貴妃究竟有多胖 楊貴妃醉酒為何事

楊貴妃究竟有多胖 楊貴妃醉酒為何事

  關於楊貴妃究竟有多胖這個問題,真實的想必沒有人知道,只是從傳說和史書上的隻字片語上了解,楊貴妃是個體態豐腴的胖美人。

  自楊貴妃得唐玄宗寵愛以來,這天底下的女人們變都以胖為美,沒辦法,人家皇帝喜歡唄。自古以來都是皇帝喜歡什麼天下變流行什麼的不是麼?

  有個成語是環肥燕瘦,說的是楊貴妃的胖,趙飛燕的瘦,於是漢朝以瘦為美,唐朝就以胖為美了。

  根據這些史書的描寫,其中不難推斷出楊玉環胖則胖已,但應該也不會超過一百五十斤,要不然人家唐玄宗又怎麼能抱得起來這麼個胖美人還不把人家皇帝壓壞了?史書上記載唐玄宗看上楊玉環的時候都已經快六十了,皇帝即使保養的再好也不可能抱得起一個體重和自己差不多的女人吧?如果唐玄宗當時是個大肚子的皇帝就更不用說了。

  看過現在很多體態豐滿的女生,她們長的漂亮,皮膚又好。人家身材胖是胖,但是很勻稱所以大家一樣喜歡看。頂多一百二十多就差不多了,再胖一點兒或許就看不清五官了,在這裡不是歧視胖子,網上說許多胖子都是潛力股,咱也不能看不起是不是?你看人家楊貴妃,人家胖是胖,可是人家美,基因好,照樣不是得到皇帝喜愛?

  或許楊貴妃就差不多是60多公斤的樣子,人美,唐玄宗確實喜歡豐腴的美人,自然對她的寵愛就不在話下了。

  楊貴妃,也就是楊玉環,天姿國色,傾國傾城,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也是唐玄宗最愛妃子。

  貴妃醉酒一事的由來,要從唐玄宗與楊貴妃相約百花亭開始。相傳楊貴妃與唐玄宗如膠似漆,二人常在一起飲酒作樂,一日,唐玄宗約楊貴妃在百花亭內一聚,共同賞花飲酒,楊貴妃提前去了百花亭做準備,到了約定的時間,唐玄宗還不來,楊貴妃等了又等,等了又等,之間高力士來報,唐玄宗已經在別的宮裡寵幸其他妃子。

  一時之間,楊貴妃又氣又惱,覺得唐玄宗背棄了自己,於是開始自顧自的喝酒,越喝越多越不清醒。楊玉環本就是善妒媚浪的女子,現在又聽聞皇帝去了別的妃子處過夜,心中憤懣,難以排解,幾倍烈酒下肚,酒興使然,頓時橫生媚態。再加上楊玉環惱恨唐玄宗在把自己扔在一邊不顧,去別的妃子那裡,更加覺得可氣,所以向身邊侍奉的內監高力士,裴力士二人做求歡狀,放浪形骸。

  後來“貴妃醉酒”這一歷史事件被改成了京劇曲目,由梅蘭芳大師傾進畢生心血去雕琢和完善這一曲目。梅蘭芳大師將原曲目中楊玉環醉後放浪形骸,低俗色情的表演部分去除,保留了楊玉環醉後懷春,孤芳自賞,悶悶不樂的部分,曲調婉轉,將之藝術化,唯美化,從人物情感入手,將本該顯得低俗的歷史場景和人物表演的絲絲入扣,終成為一代名曲!

  拓展:

  有關楊玉環的傳說故事

  在民間傳說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事件發生有具體的時間和地點。人物活動或事件發展的結果也常常與某些歷史、地理現象相附會,因而往往給人以它是真實歷史的錯覺。

  民間傳說是人們靈魂忠實、率直、自發的一種表現方式,也是人類科學、宗教、天文等的備忘錄。它是民間口傳的歷史,形象地傳遞著人類社會的各種資訊。但民間傳說又和嚴格意義的歷史有著本質的區別。民間傳說既不是真實人物的傳記,它其中雖然有可能包含著歷史的某些因供素,但不是歷史事件的記錄,而屬於人民群眾的藝術創作。許多傳說把較為廣泛的社會生活內容透過藝術概括而依託某一歷史人物、事件或某一自然物上,達到歷史因素和歷史方式與文學創作的有機結合,使之成為藝術化的歷史,或歷史化的藝術。

  民間傳說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它反映的人、事曾經如此這般的發生過,而在於保存於民間記憶中的東西隱含著某種暗示,即該民族歷史命運的象徵物,對認識歷史的內在含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代學者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上古之事,傳說與史實不分,史實之中,固不免有所緣飾,與傳說無異。而傳說亦往往有史實為之素地,二者不易區別,此世界各國之所同。”

  可見,史籍有史籍的真實,而傳說也有它真實(藝術的真實),二者是可以互補的。

  搞清楚了民間傳說的性質,我們再來看一看關於楊貴妃的傳說故事。

  前面我們談到,楊貴妃既是一個歷史人物,同時又是一個被文學藝術工作品典型化了的文學人物。楊貴妃只活了三十八歲,生命是短暫的。她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生活在至高無尚的皇帝身邊,無形中捲進了錯綜複雜的權力漩渦,顯赫一時,也奢靡一時。繁華之夢還沒有醒來,突然之間又被白綾繫頸,魂斷馬嵬坡。楊貴妃的命運大起大落,極富傳奇色彩和戲劇性。故而,她死後有關她的各類作品便不絕如縷,迄今不絕。在這些藝術作品中,關於她的傳說更是五光十色,流傳廣泛。僅何光前、吳裕祿、趙劍三位先生合編的《楊貴妃傳說故事》(陝西旅遊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一書就收錄了40多篇。其中不少篇會可稱得上是民間文學作品中的精品佳作。

  在關於楊貴妃的所有傳說故事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要數《楊貴妃墓何故用磚包》、《“衣冠家”的由來》《貴妃指甲痕與開元通寶》《馬嵬四郎泉》、《貴妃魂魄遊東瀛》等幾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