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灕江詩情散文

灕江詩情散文

灕江詩情散文

  江之戀

  灕江的顏色是青青的,有一種生機,一種活力,一種詩意。一舟蕩去,江面起伏著無數漣漪……

  灕江是一條美麗的江,是一首動人的詩,是一幅絢麗的畫,是一支深情的歌。每當我走近她,總有一種深深的戀情。

  江之戀,隨船漂流。

  船兒溯江而行,楠竹、榕樹、桂樹,古柏,綠樹之陰沿江泛染。別具風格的屋宇,掩映於綠樹叢中。田裡更是一片生機盎然,滴綠的秧苗、垂滿枝頭的果子、戲水的鴨群……山清水秀屋美,好一派甲天下的秀麗景色。

  江岸邊一座小鎮,熙熙攘攘。地攤上、店鋪裡,擺滿了色澤鮮豔的旅遊工藝產品。這與當年大街小巷擺著雞蛋、竹簍、茶葉之類相比,形成鮮明反差。此時此刻,心裡泛起一種無可言狀的感受,開放的灕江,滌盪著人們古老的意識、古老的習俗、古老的生活,使灕江人變得明智、聰穎、精明,變得更會生活。

  站在岸上看江,是江在流;站在江中看岸,是岸在走。我站在船舷旁,深深地呼吸著山風江氣,是那麼舒坦,那麼清爽。灕江,我在你的懷抱,在你的搖籃裡,靜靜地體味著你那深深的愛情。

  村之景

  我到過許多名山大川,也看過無數名勝古蹟,沒想到這一次是被灕江畔冠巖山下小小的山村迷住了。一接近她,依偎她,便流連忘返。在這裡,能從那獨特的地形地貌感受到一種當地才有的民風民俗、生息氛圍。在與村民的接觸中,可以領略桂北文化深厚的底蘊,這是別處無法體味並且難以言傳的。

  山道彎彎曲曲,還算平坦,人正在地上走,突然腳起腳落之間,路便沒有了。移身望去,啊,路被巨石遮住了,拐個彎,又露出石板小道來。親臨其境,才真正體會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

  一條清清的小溪從村前潺潺流過。那水是從灕江堤上來的。據說是一個村支書帶領全村人修起這引水渠道的。他如今早已退休。似水流年,每當人們走過溪邊,飲這溪水,無不稱讚這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辦的好事。

  伴著輕柔的山風江氣,走進村裡,漫步石街,映入眼簾的是窈窕楹柱,纖纖石凳,供行人小憩。遠處,夕照如飛天墜花,落人滿身,遠影款款,披於遠山綠峰,彷彿隨時要飄動起來。

  道旁有間竹屋,專賣桂北小吃,豐富極了,有各種糕粑、豆腐花、油茶。我們剛坐下,服務員小姐便滿面笑容地走上前來,介紹各種小吃的特點,叫你聽了,不得不吃,吃了還要吃。席間小姐又推銷她的油茶:“先生,你喝過油茶嗎?人說‘桂北風俗,油茶泡粥、除瘴防病,渾身舒服’。來一碗試試嘛!”這話說得甜滋滋的。水有靈氣,茶有氣質。當您三碗油茶下肚,真有一種喝下大自然的`瓊漿之感。

  有位哲人說:“村莊就是一個人的歸宿。”我想,現代村莊是人們一種生活的歸宿,也應當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情感的歸宿。只有這樣,她才能不斷展開奮飛的雙翅,舒展最美的景緻。

  洞之美

  桂北地區的巖洞,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但我覺得桂林的冠巖,確是桂北地區巖洞之冠。其實,冠巖因其山形如帝王紫金冠而得名,是一個巨型的地下河洞穴。它是地球變遷留下的一道風景,留給人世的一份寶貴遺產!

  一進入洞穴,人們便被奇特的景物吸引,除了石柱、石筍、石錘等奇特的造型之外,洞穴開發者還把現代的遊樂工具與古樸、多彩、美妙的洞穴自然景觀有機地結合、搭配起來,相互輝映。洞內遊覽配備自動光控、聲控系統,有軌電車、遊艇和觀光電梯與洞穴的自然景緻相輔相成,成為獨具特色和韻味的集水陸空遊覽於一體的洞穴。

  風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種精神,全國每一個景點無論大小都有個傳說。這佈於灕江之濱的冠巖本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橫生的故事則是人類的情結。桂林的文人墨客為冠巖編寫了很多生動感人的傳說故事。我想,如果沒有傳說,冠巖會黯然失色。風景因人的創造而變得神奇,人因風景的陶冶而變得滋潤。由此聯想起,文化現象對旅遊業的開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冠巖之美,還在於它洞外山之清秀。這裡很清靜,空氣清新,沒有噪音,沒有汙染。漫步于山間幽徑、田野阡陌,山風悠悠,滿目蒼翠。在這裡,鬧市的喧囂、一天的辛苦疲勞都蕩然無存,叫人舒坦極了,開心極了。此時此刻置身此境,心中豁然會亮起一片旖旎的風光。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名不虛傳,如今這“甲天下”又有更新、更深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