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春天裡散文
一年四季,春天最美麗。
春天,河開了,草發了,樹綠了,一時間,山清水秀,百花爭豔。在和煦的春風裡,天上飛鳥多了,地上人影多了,到處都是忙碌,到處都生機勃勃。
當年吳越王錢鏐看到了春色,想念起自己的愛妃,於是提筆作箋:“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陌上花開,奼紫嫣紅,當然好景色,令人流連,令人眷戀。後來的文人雅士,他們對於春天,對於春暖花開,都有著格外的興致。他們的詩,他們的文,賞春,惜春,詠春,嘆春;春天,是他們最有興致的時節,最容易感動的時節。今天,就是城裡的小資,職員,教員,乃至工廠裡的普通工人,他們每年春天,幾乎都向往著外出旅遊,嚮往春天的秀麗景色。他們,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出遊,讓自己的.腿腳撒撒歡兒,讓心靈放放假,好一飽眼福。至於那些長頭髮、戴眼鏡的詩人們,當然免不了詩興大發,或謳或誦,其文思泉湧,靈感迭出,不在話下。
對於春天,那些商人,一樣的精明,那經商賺錢的靈感更新奇。這幾年,還是原來的山山水水,旅遊景點多了;還是原來的那村那寨,賓館、飯店多了。在春天裡,通往景點的公路上,車水馬龍,人流滾滾。這對於景點的老闆,那就是錢流,就是票子的春潮。這時候,只要天氣放晴,景點的客棧、賓館裡,熙熙攘攘,客人云集。那些經理和老闆,就連景點裡擺攤的,臉上都堆滿了笑,他們的腰包都在飛快的鼓漲著。在城裡,旅行社火爆了,聯絡電話一個接著一個,派出去的旅行團一個跟著一個。那些購物的商家、超市,也在暗地裡較勁兒,攀上導遊,使出自己的各種招數,千方百計招攬客人。春天,對於商人,那是多麼好的天氣,天上真的要掉下金子來了!
然而,那些生於鄉,長於鄉的莊稼人,卻不知道這些,他們對於春天,只有奔波和忙碌,只有在田野裡不停地勞作。那花紅柳綠,他們視而不見;那鶯聲燕語,他們充耳不聞。在莊稼人的眼裡,春天,就是忙忙碌碌的莊稼活,就是整地、施肥、育苗、播種,就是我們所說的春耕。至於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他們的身影,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或植或耕。若是細雨濛濛,春寒料峭,他們也只是呆在屋裡,做些家務,話話家常。也有人聚成夥兒打麻將,玩紙牌,打發日子。那陌上花開,對於他們,沒有任何魅力。然而,他們對於春天,更實在,更親密,因為,一個忙碌的春天,差不多就是一個收穫的秋天!
春天裡,最無憂無慮的是那些孩子們。他們對於鮮花,哪怕是最鮮豔的花朵,其喜愛仍然比不上夏天裡的桃杏李梅。男孩子,對夏天下河洗澡游泳似乎更感興趣。女孩們,倒是偏愛鮮花,但比起冬天的雪花,也在其次。然而,這季節,沒有嚴寒酷熱,有的是暖洋洋的天氣,撲面不寒的楊柳風;上學路上,不會寒風刺骨,也不用怕似火的烈日;教室裡,也不會凍手凍腳,還不會悶熱難耐。這日子,的確是孩子們的好福分。星期天,節假日,寫完了作業,趁著好天氣,到外面打打球,踢踢毽,到田野裡放放風箏,活動活動胳膊腿兒,也有著難得的愜意和輕鬆。說到孩子們,那從校園裡飄出來的讀書聲才最令人振奮。那聲音,雖然沒有黃鶯的啼鳴婉轉,也沒有小曲兒的甜美,更沒有絲竹的悠揚,但是它朗朗在耳,時而整齊,時而散亂,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那聲音,帶著孩童獨有的稚氣,還有著奮發的沉吟,和校園內外的春色融合在一起,與春風裡的喧譁聲、馬達聲、汽笛聲、還有那鶯聲、燕聲,牛哞哞、羊咩咩應和著。這就是春色裡最和諧的聲音,雖然它沒有旋律,沒有伴奏,沒有甜美和激揚,但是它帶著進取,帶著向上的精神,同樣有著蓬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