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風景,這邊獨好現代散文

風景,這邊獨好現代散文

風景,這邊獨好現代散文

  在我回憶的長廊中,轉過亭臺樓閣,便能望見那一望無際的茵茵碧草,以及那些因“細數落花因坐久”而流連忘返的美妙時光;能望見那連連綿綿、莽莽蒼蒼的大興安嶺,那峰蔥巒翠、松濤如海山嵐如煙,一直都是我記憶中最宏偉的畫卷;還有生我的那片故土,那稻香四溢、麥浪滾滾,那阡陌縱橫之間隨處可見的淡紫色的勿忘我,無論我身處何處,每每想起,都會時時讓我的心頭逶迤一縷淡淡的鄉愁;還有,那座被譽為北方鋼城的小城——鞍山,那裡每年的五月都是梨花冷豔似雪、槐花甜香如夢。這些都是我生命中親身閱歷的旖旎風景。但對我心靈產生強烈震撼的,卻是內蒙境地烏蘭察布盟的瀚海沙漠。

  當去呼和浩特的列車穿越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再次進入內蒙境地的烏蘭察布盟時,我放下手裡的書,昏沉沉地從臥鋪上下來,當我坐在窗前,把視線轉向窗外的那一刻,我被車窗外的風景震撼了。一顆心,有一種被揪起來的感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沙漠如雪,燕山月似鉤”“茫茫戈壁”等等,所有形容沙漠的詞彙、句子,一時間在我的腦海中翻騰跳躍開來——這是另一番風景!

  隔窗望去,漫漫黃沙鋪遍茫茫曠野和遠處的山丘,除了黃沙,還是黃沙。風颳過留下的、水波似的沙紋依稀可見。偶爾稀疏地屹立在這不毛之地上的幾株老樹,像是畫家的點睛之筆,給無限的蒼涼,添加了一點蓊鬱的味道。不時滾滾而來的陣陣沙濤,朦朧著這幅壯觀的大漠風景圖。

  看著這瀚海沙漠,甚至懷疑,我剛剛離開的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遼闊而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不是不復存在,是不是我昨宵裡虛幻的夢境。

  生命,在這裡顯得如此驕奢!

  我驚歎於大自然的手筆所締造的自然風景了!

  茫茫沙野,幾株老榆星星點點地佇立在荒原。只消一眼,就讓我想起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那老榆的身軀,屈曲有如名家筆下的篆書,有一種蓄勢待發的遒勁之力。也許是因為風沙的肆虐,所有的枝柯都伸向一邊,不知是為了適應環境,還是因風沙的摧殘,樹上幾乎看不到細小的枝葉。就這樣幾株老榆,點綴在無垠廣漠的.沙野,讓人看了,除了感到有一種悽絕和悲壯的同時,更讓人感到一種生命的力度。

  我忽然想起,當年坐在馬背上懷抱琵琶,裘裝半掩朱顏面,一曲鄉思為國安的王昭君。落雁美譽的由來,是因為昭君是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驚得歸雁落馬前,還是因為她在這茫茫戈壁、漫漫黃沙之中,回望“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彈一曲琵琶,訴盡漢宮孤寂和一生離愁的哀絕悽婉,讓歸雁悲絕而死呢?

  一方山水,一種況味。

  記得當年,我初次離開平疇萬里稻穀飄香的故鄉,來到鞍山的時候,我望著晨霧中這青山掩映的小城、鱗次櫛比的高樓,街巷裡盛開的桃花,我才明白,天下有許許多多我沒有看過的風景,而每一處風景,都能給我心靈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鞍山那段日子,是我人生最困惑的時候。有一天清晨,我穿過林蔭小路和登山晨練的人們一起走向立山山頂,因為我心事困頓,等我登上山頂時,已是豔日高懸,晨練的人們早已散去。而我在林蔭中,卻渾然不覺已是中午時光。“綠廕生晝靜,孤花表春餘”。那一刻,我懂得了“境由心生”。我站在山崗上,俯瞰小城如畫,我的淚水便洶湧而來。我看到的不只是一座小城,我看到的是希望。只要心在,希望就無所不在!

  所以,鞍山的梨花似雪,鞍山的槐花如夢,在我記憶的長廊中,是一處無法抹殺的風景,每每想起,都會歷歷如在目前。

  我原以為這片沙海,是杳無人煙的地方,可是列車轉過沙丘,竟然看到幾個小小的村落,偎依在沙丘的腹部。那由土坯砌成的小屋,和沙丘一樣光禿禿地佇立在一起,形成一種和諧的色彩和韻味。也有一片片的土地,可是土地裡沒有一點種過農作物的跡象,一點殘枝敗葉都看不見,我懷疑他們用什麼做飯、用什麼取暖。沙野裡,偶爾能看到幾株寸把高的小草,身邊的一位旅客說,就這樣一棵小草的根,就有十米之深。我深深的驚歎!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如果說,當年王昭君有徹骨的相思離愁,那也應該盡是荒涼悽絕;而西施的相思裡面,就應該是流水潺潺纏綿悱惻吧?

  如果說當年在鞍山,我看到的是希望,那麼,今日我在這瀚海沙漠裡,我看到的則是堅強!

  我想,在我的人生裡,能悟到這兩點,就足夠了!

  人生是一種經歷,生命是一種體驗!

  我愛大自然,我愛大自然裡面所有的豐腴和貧瘠,無論我走到哪裡,我都要說——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