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與眾不同的臨海小城散文

與眾不同的臨海小城散文

與眾不同的臨海小城散文

  真沒想到,臨海竟是一座別具特色、與眾不同小城。

  這座小城之所以與眾不同,當然是因為有了那座名聞遐邇的古長城。之前曾數度想去臨海看看江南的長城是什麼模樣,卻一直沒有成行,不是沒有時間,更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因為去過臨海的朋友都說,就是那麼一道可以登上去的古城牆,跟北京的長城根本沒法比的,沒啥看頭。可是自己真的去了,卻驀地體會到什麼叫耳聞是虛、眼見為實。

  不想贅述臨海古長城悠久而輝煌的歷史,還是說說切身感受吧。許是受了北京八達嶺長城的誤導,原以為臨海的古長城也在城郊野外,沒承想車子在城裡三彎五繞,竟越走越繁華。當司機告訴我古長城已到,方才發覺原來臨海的古長城不僅不在城外,而且還是位於城市最熱鬧的地段呢。這樣的格局,頓時讓這座小城變得與眾不同起來。

  更叫人震撼的是古長城大門前的階梯,那可不是一般的宏偉,抬頭望去,數百道陡峭的石階呈45度直上雲霄,彷彿天梯一般,看得叫人心驚肉跳。因為有些恐高,在這雲梯般的石階前徘徊了許久,最終我還是抵擋不住高處風景的誘惑,決定豁出去攀登一回。

  手扶石欄,眼睛緊緊盯著面前的臺階,根本不敢回頭觀望。陣陣山風吹來,腳底便覺更加顫巍巍的。從下面望上來這臺階似乎特別綿長,可這樣專心致志地攀登,不一會兒竟也登上了山頂。站在山頂的門樓前,輕輕舒出一口氣,胸襟頓覺開朗不少。憑欄回望,一幅精美的園林圖景一覽無遺地呈現在眼底:碧綠的水、晶瑩的波;九曲的橋、蜿蜒的`廊;婆娑的樹、氤氳的草,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原來那是東湖,臨海的又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景區。絕的是,這柔美的湖水就在宏偉的長城腳下,真可謂相得益彰啊。

  長城沿著起伏的山巒,向遠處不斷地延伸,走過一道又一道烽火臺,攀上一級又一級石臺階,終於來到一處更高的樓閣前。本以為到達了終點,可沿著樓閣轉過一圈,長城又繼續向遠山綿延過去。誰說臨海古長城只是一道短短的古城牆而已?我的心裡竟有些替古長城鳴不平起來。

  從古長城遙望兩邊的群山,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山林,高大而茂密的樹木甚至高過了城牆,把長城嵌在了綠色之中。忽然發現,其實這臨海古長城本並不比八達嶺長城遜色,只是因為兩道長城所處的地域不同,參照物迥異,才顯出了不同的效果。八達嶺因周遭的山巒荒蕪而更顯雄壯,臨海古長城則被蔥蘢的大山映襯得分外的秀氣。

  古長城真的很長,都不知走到何時才能抵達終點,因而萌生了退意,加之心中念念不忘著東湖的美景,於是便折轉回頭,沿著老路下了山。

  山腳的馬路對面,就是東湖的一個入口處。卵石小徑依著碧綠的湖水曲曲彎彎地把我帶向公園的深處,周圍的景緻營造得相當精緻,草坪、假山、迴廊、水榭,典型的江南園林小景,靜謐中透著雋秀、閒適中滲滿嫻雅,讓人禁不住慢下流連的腳步。

  兩邊的水面漸漸開朗起來,蜿蜒的林中小徑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了一道綠色長堤,開屏的孔雀在草叢中引亢長鳴,綿長的叫聲在水面上空靈地迴旋,叫人忍不住心旌盪漾。

  在水邊找一處亂石坐下小憩,凝望湖面便成了另一番享受。澄淨的湖水彷彿一片巨大的翡翠,散發著幽靜的綠瑩,遠處的綠樹和掩映其間的樓房,在湖面留下斑駁的倒影,將翠綠的湖水渲染得濃濃淡淡,幻化出繽紛而奇異的效果。柔和的陽光又在這翡翠上綴滿了點點的金光,把湖面襯映得熠熠生輝。野鴨、黑天鵝、白天鵝,在湖面上悠然遊弋著,其中一對恩愛的白天鵝格外叫人羨慕,它們一直游出了很遠很遠,都始終是形影不離,背後一道長長的水痕,彷彿是它們愛情的堅實腳印。久久地凝望著這些水中的精靈,會不知不覺地忘卻自我,靈魂彷彿已在仙境中冉冉飄蕩。

  繼續前行,只見湖面越來越開闊,而道路卻似乎走到了盡頭,只有一座風格獨特的亭閣臨水矗立。納悶著走出了亭閣,方才恍然大悟,一座曲曲折折的石板九曲橋正靜臥在水面上,將遊人的腳步繼續引向前方……

  走在九曲橋上,整個東湖盡收眼底。驀然發現,景區周圍的沿湖岸邊,高高低低的叢林綠地之間,到處都是沐浴著春光的遊人。這真是一種獨特的景緻啊,徜徉在舒適寧靜的東湖景區裡,全身心都是一種洗滌般的享受,但是透過湖面看兩岸的風景,一定還不如站在兩岸眺望著仙境般的湖心景區更加賞心悅目吧?於是,心裡禁不住為東湖景區的十元錢門票暗暗叫起絕來。十元門票真的不貴,但即使不貴,你也可以選擇不付,因為無論你有沒條件、願不願意出這十元錢的門票,一樣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東湖的魅力。這樣的景區佈局設計和收費,既有效控制了景區內的客流量,以免出現人滿為患,破壞景區原有氛圍的局面,又可以讓更多的人免費欣賞東湖的美景,的確是煞費苦心啊。

  臨海因為有了古長城,而顯出了有別於其他江南小城的獨特氣勢。而這種全民共享的景區設計,又讓臨海這座小城變得更加和諧、更加大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