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與遠散文隨筆
早晨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開啟手機螢幕,看看朋友圈,發發微博,分享一下一夜的美夢,愉悅、平淡抑或感傷的一天就這樣開啟了,這想必是當下大部分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寫照。如今的電子產品滲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改變生活,為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人們能更好的互通有無,然而,在這個資訊時代下,人們之間的距離是近了還是遠了?
前一段,一位攝影師拍攝了一組人們拿著手機的生活照片,然後用軟體把手裡的手機去掉,只剩下人像,千姿百態的造型就出來了,人們或坐或臥,眼睛都一致地看向手掌的位置,有一對夫妻坐在長廊上,兩人各自看著自己的手掌,荒誕氣息浮於紙面。之前有一則新聞,記者詢問一個小男孩與父親的親子關係,小男孩的回答看似出人意料卻道出了很多同齡人的心聲:爸爸最喜歡的是他的手機!
不可否認,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科技創造了許許多多奇蹟,革了不少人類行為方式的命,也方便了人類的生活:透過一個小小的螢幕,我們可以訂票、訂餐,可以購置琳琅滿目的商品,可以與相隔萬里的`親朋好友談天說地,可以實時關注世界大事奇聞異事,太多了,一時半會兒都數不清它的好處。這麼多事例表明,科技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豐富了人們的視野,但與之相反的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夫妻多久沒能一起吃個有說有笑的晚餐,父母多久沒能陪孩子看看書,放下手中的東西全身心地和孩子談談心,兒子多久沒能和年邁的雙親聊聊家常,身邊的人好像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當下社會,如何更好地改善朝夕相伴的人群之間的關係或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就餐時,飯桌上多些歡聲笑語或許比不斷的刷朋友圈氣氛更融洽,一天的工作結束了,相愛的人互相陪著散散步或許比各看各的娛樂節目更令人嚮往,陪伴小朋友時,多試著回答幾個為什麼或許更能讓你瞭解孩童的內心世界……,放下手機,關掉電視,離開電腦,把視線轉移到周圍鮮活的人和事上來,或許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