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內外散文隨筆
我喜歡下象棋,但下得不好。我下象棋,純粹是為了找人玩。我們小區有棵大槐樹,樹蔭下,一個水泥桌子,四個水泥墩,常圍著一堆人下棋。棋迷們極投入,有時凝神沉思,有時爭得面紅耳赤。連連取勝者,走路時胸脯都是挺的,迎接他的都是欽佩的.目光。
我喜歡下棋,但機會不多。高手,不願意和我過招,嫌丟身份;差的,不想當眾丟醜;和我旗鼓相當的,得找機會,高手們對決時,還得讓給人家先下。最煩人的是:忍不住參謀兩步時,有人跟你嗆茬抬槓。挺憋氣,眾目睽睽之下也挺尷尬。
不吃饅頭也爭口氣!我回去就買了棋譜,潛心研究。演習棋譜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兒。不但要反覆演習、琢磨,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破解,組合;組合,破解;演習,反反覆覆……每個棋式,都得這樣熟爛於心。這就是俗話講的心中有譜。
我一頭扎進書裡,幾個月轉眼過去了,幾本棋譜,囫圇吞棗地演習了一遍,心中也有了不少“譜”。
心中有了譜,再看那紛亂複雜的棋局,就氣定神閒。是攻是守,是進是退,心中有數,動起子來,一板一眼。故意亮出破綻,誘敵深入;看似漫不經心,卻暗度陳倉;瞧著正面布兵,實則奇兵突襲;運籌帷幄,攻城略地……那些昔日的高手,都被我殺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以前喜歡和我嗆茬的人,現在更是箭穿魚嘴,沉默不語。大槐樹下,唯我獨尊,獨步天下,可謂一日看遍長安花。
我原想這回可以挺挺胸脯,會收穫讚許的目光和嘖嘖讚揚聲,玩得更好了。誰想他們說:“你下得好換個地方唄,在這還有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