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散文兩篇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大特點,短篇散文中更具有這樣的特色。
短篇散文篇一
頂起自己的責任
上午還在教室裡“唇槍舌劍”、“指點江山”,和學生一起縱橫馳騁在文學的原野上。補了四節課,下午剛準備享受端午假期的悠閒,可我媽一聲令下,趕緊“孤島修煉”去——到我家田裡去收大蒜頭。
之所以稱“孤島”,因為老爸老媽年老多病,住院期間,別人家田裡的泥土全賣了,四周被挖掘機全挖成了大塘,讓人哭笑不得,就這樣我家的田塊也就成“孤島”了。
平時坐在空調辦公室裡,何等的舒適安逸。今天卻要冒著35度的高溫“修煉”了,剛出門,就感覺到太陽的威力,一股股熱浪包圍了全身,這樣七七四十九天,我會不會也能成就“火眼金睛”。我想我是不是有點誇張了,應該沒這麼嬌氣吧,農民的兒子還能怕太陽,以前不也經常到田間勞動。小時因為在烈日下釣龍蝦,還曾曬破了肩頭的皮膚,第二天不也照樣在烈日下玩耍。
不是有老媽帶著,還真找不到我家的“孤島”。因為“孤島”的周圍全是密密匝匝的有一人多高的蘆葦,好不容易找到老媽在蘆葦叢中開闢出來的小路,來到了島上。
由於平時無人多加照料,島上雜草叢生,讓我覺得倒像是來到了陶淵明家一樣,這不就是他的筆下的 “草盛豆苗稀”、“道狹草木長”的情景嗎?誰能想到別墅小區旁邊還有這麼一塊“桃源”呢?
“別呆在那,快點幹,爭取下午幹完!明天還要收油菜籽呢!”老媽朝我吼道。我的天哪,我的端午假期呀!但也沒辦法,誰讓我現在是全家的頂樑柱呢,老爸中風半癱了,老媽輕微腦梗,還有房顫,我不上誰上呀?唉,趕緊“修煉”吧!
我的任務是把蒜頭從土裡拔出來,再把周圍的草鏟去。因為有個把月不下雨了,泥土比較硬結,只有用鐵鍬來挖。一個蒜頭挖一下,彎一下腰,拔出蒜頭,鏟去草。簡單吧,剛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一行拔下來,我的那個腰呀,應該還是我的吧?酸得不行了,手臂上被七角菜的刺劃出了一道道傷痕,臉上大概也被汗水、泥土弄花了吧?累的不行了,可不行還得行呀,老媽那邊還等著剪蒜頭呢!
我咬牙堅持著,誰讓我長期不鍛鍊呢,現在顯出“原形”了。真的體會到農人的辛勞,一個蒜頭鞠一個躬,這樣虔誠的態度,難怪大地會這樣無私地回報農民。幹著幹著,我發現不用鐵鍬用手也能直接拔出來,我立刻興奮地顯擺說:“古有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今有我來倒拔大蒜頭。”可連續拔斷了好幾根後,老媽在一旁看不下去了:“還是用鐵鍬吧!”母命難違,只好繼續虔誠下去,一個蒜頭一個躬,多多感謝大地媽媽的厚賜!
終於趕在天黑前,結束了今天的“修煉”,我連吃黃瓜的力氣都沒有了,明天我也會完成我的“修煉任務”吧,唉,那是必須的,誰讓我是“頂樑柱”呢,加油!
短篇散文篇二
夢境斯卡布羅集市
“你要去斯卡布羅集市嗎?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記得帶我問候哪裡的一個朋友......將收割的石南草紮成一束,那他就會成為我的摯愛......”
在沙拉.布萊曼演繹的優美旋律中,夢境中的斯卡布羅集市,以及真摯愛情,便在我眼前閃現。我沒有去過斯卡布羅集市,但我的現實生活中,依然存留著鮮花遍地,生長友誼、生長愛情的斯卡布羅集市,那就是元謀!
行走在高原深處的元謀,彷彿便行走在了斯卡布羅集市。在充滿迷幻和遐想的元謀,一樣有著斯卡布羅集市迷戀的風景和愛情,讓人不忍駐足、流連忘返!
走進元謀,你就會慶幸自己終究沒有錯過一次演繹傳奇的機會。自從地質工作者錢方、趙國光、浦慶餘、王德山踏上這片土地,元謀註定就是一個不會平靜的地方,註定便是一個演繹傳奇、驚喜連連的地方。1965年,錢方發現的兩顆牙齒化石,揭開了元謀神秘面紗,170萬年前生活在元謀的“元謀猿人”震驚了世界,讓元謀成為了“人類發祥地”和“東方人類的故鄉”。
除了“元謀猿人”帶來的神秘和震撼,元謀還有著許多傳奇故事在民間不斷上演。這裡有最古老的彝族創世史詩《阿魯舉熱》,也有元謀人津津樂道的吾必奎反明、阮氏女化身活佛傳奇。1287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緬甸,也是穿過姜驛在龍街渡過金沙江,西行出境,完成周邊修好使命。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大旅行家徐霞客到達龍街渡,駐足江畔,面對“蜀滇交會”青石殘碑,思緒萬千,留下對元謀土林“涉枯澗,乃躡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燁燁,如雲母堆疊,而黃映有光,時日漸開,躡其上,如身在詳雲金慄中也”的描述。慕名登雷應山活佛寺,聞知活佛寺的奇異緣由後,徐霞客欣然留下《阮氏身世碑》流傳至今。1935年5月5日至9日,中央紅軍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十一團長征經過元謀,攻城奪溢,在幾十萬國民政府重兵包圍中,用青春和熱血演繹了“巧渡金沙江”的傳奇大戲。
元謀是深沉的,浮光掠影難以瞭解元謀謎一樣的故事和傳奇。要揭開元謀神秘面紗,需要深入民間、深入民俗,像元謀人一樣用黏土燒製的大碗喝酒,用民歌小調大聲交流,笑的時候,要敞開大嘴盡情歡笑,哭的時候,要放聲嚎啕。在元謀,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和抒懷,沒有矯情,無需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