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關於端午五彩繩的散文

端午五彩繩的散文

關於端午五彩繩的散文

  端午節五彩繩怎麼編?端午節為什麼要戴五彩繩?

  關於端午五彩繩的散文1

  昨晚翻看日曆,又到農曆五月了,還沒來得及細數春天,轉眼一年即將過半了,日子真不經混。想想,端午節快要到了。

  北方的春天感覺來得總是那樣的慢。天空中總瀰漫著灰濛濛的塵沙,氣候也總是乍暖還寒的料峭和蕭瑟,遠處的山巒更是一如既往的蒼白和乾枯。也只有公園裡那一場場花事,見證著春的到來,溫柔了春的記憶。粉白的杏花,黃色的迎春花,素雅的梨花,嬌豔的桃花,飄逸盛開,紛紛飄落,在悠悠的花香中,春天就這樣漸行漸遠,成了惆悵的記憶。

  這幾天氣溫驟然升高,太陽炙烤著大地,對於我這個不喜熱之人而言,最愜意的時光莫過於早晨了。這樣美好的時光,我是當然不會讓她在被窩中悄悄溜走啦。

  清晨,步行在初夏的健康步道,今天的天空彷彿沒有洗乾淨臉似的,但依舊還可以聞到自然的味道,雖然路旁的花兒已經凋謝。路過菜市場的時候,被一個老人挑著各色各樣的小飾品香包所吸引。我便湊上前去看!

  實話說,這些飾品掛件不是那麼精緻。老人見有買主,忙把她用木條做成的架子舉到我跟前,給我介紹起來。我看到,架子上有小首飾,小掛件,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些略帶土氣的香包,還有小孩的紅肚兜,聽老人說,這樣都是她一針一線縫起來的。

  看了沒有我中意的,本欲轉身離去。一抬眼,看到老人那熱切的眼神,有些不忍,便拿了一個可以掛著的香包和小女孩帶的花繩。總共二十塊錢的東西卻讓老人笑開了花,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我也被感染了……突然間我又看到老人的木架上拴著一個塑膠袋,隱約看到裡邊有五彩絲線的顏色,老人忙開啟給我看,我小心翼翼提起來,原來是用五彩絲線墜成的香草刷,在初夏的晨光下,格外地耀眼。老人說,我老了,做這些換幾個零花錢也不容易,你們年輕人都有工資。我離去時對老人說,給你開個張,今天一定會大賣!

  不得不說,這些小物件帶給了我一天的好心情。或者說,看到這位質樸的老人,我又想起了已經去世好多年的外婆。

  一直以來,對傳統節日情有獨鍾的我,覺得老輩們留下的東西終歸是好的。兒時,節日的味道怎麼就那麼濃郁了呢?那個時候的端午節前幾天,家裡早早地泡好了米,粽葉的香味也在柴爐下沸騰起來,爐火味,酸米味,粽香味……在炎熱的夏天,農村的孩子們,那是不可多得的解暑美味。

  外婆是方圓十里出了名的巧手。一覺睡醒,小孩子們的腳腕,手腕上戴著都是外婆用綵線搓成的花繩繩。家裡的門頭上,衣服上,鑰匙串上,都是用五彩線捆好的香草刷。那個平淡如水的日子,一下因為有了端午節,因為有了這些五彩線,因為有了糯米糕,突然就熱鬧起來,斑斕起來和香甜了起來。結婚後的我,又遇到了這樣一位心靈手巧的婆婆,昨日吩咐老公買了大大小小的好多的粽葉,想必又要開始為這個節日忙碌了吧?更是為我們這些小輩們忙碌了吧?

  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又是一年端午到,如今,我家依然保留端午節吃粽子,戴花花繩,捆香草刷的習慣,雖然沒有了孩童時期的味道,但我還是很慶幸能遇到婆婆這樣勤勞的長輩,把這個傳統的節日一直延續到我們的下一代。

  關於端午五彩繩的散文2

  輕盈的時間,消失在指尖隙縫裡,空留剎那間的模糊的背影,蔓朔了我佇立的張望的季節。

  些許的悵惘,些許的蜜意,交織在淡藍日漸依稀可辨的紫陌。紛至沓來的是,荷韻的清涼,蠶豆的淡甜,粽子的飄香。

  而你,踏著深深淺淺的夢行,飄香四溢行歌,裹著碧綠的心事,永恆不變的五月的涉水的相逢,於端午節邂逅而牽念。滿嘴的香溢於唇齒相依,盈滿開來。不知不覺,走進了不管是屈原的記憶,抑或是伍子胥悲壯的歷史,與此同時民間加以豐富而傳奇,些許期盼驅邪些許警示,無不共同燦爛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蘊含。期待中沐浴了,去年剛成為法定的國家休息日。翹首,以湖北‘端午申遺’取得初步進展,雖然比韓國“江陵端午祭”整整晚了四年,但是,同樣說明了我們中國對待非遺的進一步的重視。

  告別了一月的梅弄,二月的鐵梗海棠含苞待放了,於是大團大團的櫻花迫不及待爛漫了三月。暮春的落紅,寂寞了四月,然而,一抹芳香,縈繞於煙波的江南,徜徉在你我的記憶深處,守望中滑入了夏的荷韻。在經年的十指路口,彷徨地張望,不忍心的回首,驀然。相識,相知,珍惜,內疚參差不齊。忘不了飄香搖曳的約定,如是用永恆的遙遠跋涉生命的長河。

  知道麼,我們不需要人生的跨季,就如你淺淺的來,淡淡的釋放五月的陽光,呼吸潮溼的乾燥空氣。漣漪了層層疊疊折射憂鬱的藍色,只是去懷想六月飛雪的疼痛,在疼痛中學會用藍色,挽留,彌補缺陷的完美。

  其實,五月是溫馨的,隨手掬得的陽光,如你的心情漾漫,穿過了歲月的枝搖葉蔓,倒映守望的繁華,情親的牽掛,解讀著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蘊涵。

  於是,五月也是浪漫,即使暖和的風,風的背後也篆刻了溫柔的背影,拂拭著你容顏的滄桑。別忘了,只是讓我們別忘了,曾經的美麗,曾經的那些牽手的相約,點點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依然,一分悸動,心跳的聲音需要我們去聆聽,知道麼?心瓣的律動,如詩的平仄,傾瀉在笨拙的指尖,與你收拾。

  我們,也許知道,五月初五丈量不了了你我的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知道,用心走過的五月,一直記錄著你我的生命每一撇,每一捺,不管,你在我夢裡,還是在夢外,同樣值得我們回味。

  或許如此,嘴角揚起的.笑容,會閱讀滄桑的相濡以沫;果真如此,眼角晶瑩的淚珠,不僅僅是疼痛,更,抑或是幸福的抒寫,相約的美麗。

  關於端午五彩繩的散文3

  在生命的長河裡,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了滄海桑田。伴隨著初夏的灼熱,端午節像個俏皮的小孩悄悄的跑來,心中躁動不已又有些感慨萬千,也許是懷念粽肥艾香的滋味,也許是記憶深處浮現起的一股書香歷史情懷,又也許是縈繞在心頭的一種鄉愁。

  兒時的端午滿載的是童真童趣,伴著歡聲笑語,粽飄香成為我現在最深有味道的回憶。將回憶撥弄到小時候的端午畫面,孩子們總是活蹦亂跳地期盼著快點兒吃上噴香美味的粽子,而在廳堂與院裡來來回回追趕著。大人一般在廳堂忙活著,鄰里鄰外的互相包著粽子,分外的熱鬧。家鄉的粽子是比較講究款式的,每一種形態都賦予著不同的寓意。其中一款“母帶群子”深感我心,永難忘卻。本地土方言不懂說就只能這樣簡單的表述了。一掛粽子由一個特別大的粽子跟十個很小形態尖尖的小粽組成,大的被比作母親小的自然而然被比作小孩了。我們那有一個習俗,週歲左右的小孩趕上這端午時節是要背粽子的。掛在身上背一背寄寓著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孩子圍繞著背粽子的小孩子邊唱童謠邊起鬨,場景歡快十足。我自然也是背過粽子跟起過哄的,如今這種場景只有寄予在夢鄉里了。

  那時對端午的認識,主要停留在香噴噴的粽子上。小時候只隱約聽大人簡單說端午與悼念一位當官的古人有關。進學堂後這一知半解的疑惑終於慢慢的打開了,他是為了悼念屈原的。熟讀著屈子的詩深感這位老人壯志未籌的無限哀思憂愁,對國家的愛與恨都倒入江流,從此涅羅江中有一顆千古閃爍著的不屈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人們為了緬懷屈子,以粽子寄思,後來慢慢演變成了遊子的思鄉之情。

  時光匆匆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背粽子的孩子們長大了,背詠《離騷》的學子們早已踏入社會,為著理想奮鬥著,為著生活努力著。漂泊的心早已感到了孤獨和疲憊,此時此刻好想再穿梭回廳堂前院望著長輩們欣喜的笑容,好想再看看背粽子的孩子是多麼的呆萌可愛,好想再聽一聽老師是怎麼講解屈原與端午的來源。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端午的味道越來越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