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節氣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節氣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節氣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有關節氣穀雨,大家知道適合種什麼?下面是有關穀雨前後,種瓜種豆的文章內容,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你可不要以為我在唸什麼埃及法老的咒語,這是一首節氣歌,包含了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今天就是‘春雨驚春清谷天’中的‘谷’――穀雨啦!”我得意地向媽媽炫耀我的學習成果,媽媽笑著摸摸我的頭說:“對!穀雨前後,種瓜種豆。幫媽媽一起撒豆種吧。”我一愣:穀雨前後,種瓜種豆?這又是什麼諺語呢?為什麼穀雨前後就要種瓜和豆呢?我決心解開其中的秘密。

  跟著媽媽走到田間,果然,鄰里的長輩們鬆土的鬆土,挖溝的挖溝,播種的播種,澆水的澆水… …我趕緊跑到年紀最大的李爺爺身邊:“李爺爺李爺爺,你知道‘穀雨前後,種瓜種豆’嗎?”爺爺呵呵笑著:“當然了。這不,我也忙著種呢。”“可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李爺爺停下正撒豆的手說:“這科學的東西我就不會說了,我只知道,每年從清明到穀雨前後總會下幾天雨,地裡就很潮溼,正適合種植。大概就是這樣,我們的老祖先就總結出‘穀雨前後,種瓜種豆’的話了吧。”我點了點頭。

  第二天到了學校,我直奔圖書室,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幾本相關資料的書籍,準備好好研究。

  《中國農曆節氣述說》上說:“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20日前後,當太陽移達黃經30°時,就為穀雨。”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6個節氣,是‘雨水生百穀’的意思。穀雨時節雨量明顯增多,由於雨水的滋潤,五穀得以生長。” “穀雨以後,天氣轉暖,氣溫很快回升,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江淮地區的日平均溫度都在16度以上,霜、雪現象基本終止,種植的.最佳時機也在這時,不僅有‘穀雨前後,種瓜種豆’的說法,還有‘清明多栽樹,穀雨要種田’、‘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種棉正當時’等說法… …”。

  《二十四節氣》上也說:“穀雨季節,氣候變暖,雨量增加,春耕春種,萬物更生。” “鬥指癸。太陽黃經為30度,即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的意思。農諺也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原來如此,我終於解開了“穀雨前後,種瓜種豆”這句農諺的由來和意思了!在平時的生活中,有很多點點滴滴是值得我們留心的,瞧,現在,我不僅自己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還能和我的夥伴們講解類似的科學小知識。其實,只要積極探索,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就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穀雨(grain rain)資料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穀雨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穀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瞭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

  我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任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古籍記載

  《通緯·孝經援神契》:“清明後十五日,鬥指辰,為穀雨,三月中,言雨生百穀清淨明潔也。”

  《群芳譜》:“穀雨,谷得雨而生也。”穀雨前後,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於春作物播種生長。

  穀雨節日期的計算[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0.1,20世紀=20.888。

  舉例說明:2088年穀雨日期=[88×.0.2422+20.1]-[88/4]=41-22=19,4月19日是穀雨。

  例外:無。

  穀雨-天氣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穀雨節氣,東亞高空西風急流會再一次發生明顯減弱和北移,華南暖溼氣團比較活躍,西風帶自西向東環流波動比較頻繁,低氣壓和江淮氣旋活動逐漸增多。受其影響,江淮地區會出現連續陰雨或大風暴雨。

  “穀雨前,好種棉”,又云:“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自古以來,棉農把穀雨節作為棉花播種指標,編成諺語,世代相傳。

  穀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等等。

  還有穀雨節氣如氣溫偏高,陰雨頻繁,會使三麥病蟲害發生和流行。廣大農村要根據天氣變化,搞好三麥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