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沁園春> 沁園春雪朗讀賞析

沁園春雪朗讀賞析

沁園春雪朗讀賞析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 句.“千里”“萬里”兩句是交錯說的,即千萬裡都是冰封,千萬裡都是雪飄.詩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里”“萬里”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 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充套件,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 的動態.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望”字統領下文,直至“欲與天公試比高”句.這裡的“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 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望”字之下,展現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貌的雄偉景觀,這些 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長城內外”,這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這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 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惟餘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雪飄”“冰封”.“惟餘”二字,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頓失”二字, 則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 偉雄渾.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 表 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山”“原”都是靜物,寫它們“舞”“馳”,這化靜為動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飄飛中遠望山 勢和丘陵綿延起伏,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更因詩人情感的躍動,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前 十句寫了眼前的實景,而這三句寫的是虛景,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在清朗中顯得嬌豔. “看”字與“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豔麗景象.“分外妖嬈”,讚美的激情溢於言表.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兩句是上文寫景與下文議論之間的過渡.“江山如此多嬌”承上,總括上片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

  祖國的山河如此美好,難怪引得古今許多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爭著為它的統一和強大而奮鬥.一個“競”字,寫出英雄之間激烈的爭鬥,寫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繼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的姿態,並揭示了為之奮鬥的動機.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以 “惜”字總領七個句子,展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詩人於歷代帝王中舉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開一幅幅歷史畫卷,使評論得以具體形象地展開,如同翻閱 一部千秋史冊,一一加以評說.一個“惜”字,定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基調,飽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詞極有分寸,“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並不 是一概否定.至於成吉思汗,欲抑先揚,在起伏的文勢中不但有惋惜之極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識”二字而帶有嘲諷了.“彎弓射大雕”,非常傳神地表現了成吉思 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時代, 點出全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主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 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這首詞畫面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胸懷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是中國詞壇傑出的詠雪抒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