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範文集錦7篇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範文集錦7篇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演講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幾天,我讀完了《平凡的世界》這部書,有所感悟。

  小說的作者是路遙,他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在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

  這部書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 小說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

  這部書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好書,是著名作家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讀這本書也是因為很偶然的一個原因,記得有一天我開啟收音機聽廣播,剛好聽到在播《平凡的世界》,我一下子就被那優美的朗讀聲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媽媽叫我好幾遍都沒聽見。當媽媽跑過來,看到我聽得這麼入迷,就從書架上給我找出了這本書,並對我說:“這本書寫得很令人感動,好好看吧,看完咱倆聊聊感想”。

  我一連幾天,除了上課、寫作業,其餘的時間都會抱著這本書看,越看越覺得書中的人物彷彿越加鮮活生動了,他們好像就在我身邊,對我說話,在訴說他們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們經歷的風風雨雨。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是一個出生在普通農民家庭的青年,與那個特定時代的許許多多農村青年一樣,孫少平似乎應該安於現狀。因為他沒有機會上大學,又出身在貧窮本分的農民人家。他註定要像他父親那樣,在這個祖祖輩輩都週而復始的土地上以同一種姿態旋轉,跳不出這個圈子,這就是中國的農村,中國的農民。但孫少平沒有向自身的命運低頭,他了解農村,也瞭解自己,他從不懼怕勞動,決不同於他那個遊手好閒的姐夫王滿銀。他也不願和他哥哥孫少安一樣,單純追求一種物質生活上的富足。他決不鄙視農民,但卻不想在土地裡平淡一生,平凡的小人物,卻有著不平凡的思想,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我敬佩他!

  讀完《平凡的世界》,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和媽媽討論過對這本書的感想後,更讓我明白了80年代人們的艱苦與貧窮,更體會到了現代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將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並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更上一層樓!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恢弘氣勢和史詩品格的長篇小說,小說中幾位年輕主人公的經歷,就像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80年代早期的眾多青年的經歷。

  有一種責任叫孫少安,孫少安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年年過去,他們家越來窮,他父親只好不讓孫少安再讀書了,儘管在雙水村小學時他年年都在班上考第一名,儘管在全縣初中統一考試時他名列第三名被錄取了。但這沒能改變他當農民這條路,孫少安的學習生涯隨著這張錄取通知書的到來就這樣終結了。從那以後他必須要和父親一起勞動,他的身上擔負著養活家的責任。

  有一種不屈叫孫少平。孫少平是孫少安的弟弟,他不想像哥哥一樣,當一輩子農民,他渴望知識,渴望學習,但家中的情況是不可能供他上大學,他能讀到高中已是萬幸。可他不想命運屈服,他要到城市去打拼,在他不斷的努力和田曉霞的支援與幫助下,他成為了一名煤礦工人,儘管累,也辛苦,但他一點也不害怕,因為一路走來他經歷的太多。

  有一種刻苦叫孫蘭香。孫蘭香是孫少安和孫少平的妹妹。貧困的家庭出身和艱難的生活磨鍊使蘭香很早就開始直面艱辛的人生。她知道自己讀到高中是多麼不容易!她現在明白,她一生不能再回到農村去,他一定要考上大學,因為她要是沒學什麼名堂回去,她就對不起含辛茹苦的一家人。正因為這樣,學習對她來說是至高無上的。近三年來,她不僅在班上,而且在整個年級都保持前三名的位置。在九門功課上數學、外語、物理、化學、和生物,考試幾乎都是滿分。孫蘭香的刻苦沒有白費,她順利的`考上了赫赫有名的北方工業大學而且學的還是天體物理。

  有一種勇敢叫田曉霞。田曉霞高中時和孫少平在一個學校上的,兩個人還一起去黃原表演節目。但畢業以後少平當了雙水村初中的老師,曉霞上了荒原師專,師專畢業後,她又順利的當了記者,雖然記者是個苦職,但曉霞不怕苦,這是她夢寐以求的理想職業。當南部城市被淹沒時,她不怕危險的到達了第一線,堅持完成了自己的職責。不行滴是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不惜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這麼一個勇敢的記者就這樣被洪水吞沒了。

  有一種幫助叫金波。金波家庭狀況比孫少平要好一些,生活方面在班裡算是屬於較高層次的。少平和這位“富翁”的關係到特別好,在公社上初中時,離村十來里路,為了省糧省錢,都是每天來回二十里路,金波和大隊書記田福堂的兒子潤生都有腳踏車,但唯有少平沒有,只有他是兩條腿走路。金波就和他共騎一輛車。兩年下來潤生的腳踏車還是新的,金波的車子已經破爛不堪了。他父親只好又給他買了一輛新的。現在到了縣城,離家六七十里,每星期六回家,少平更是離不開金波的車了。另外,金波還好幾次塞給少平白麵票,不過,少平推著沒有要——因為這年頭誰的白麵票也不寬裕。

  有一種友善叫田潤葉。當孫少安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儘管少安年年都在班上考第一名,但也是全校穿戴最破爛的一個,有時候家裡的飯不夠吃時,他就餓著肚子來到學校,潤葉幾乎每天都要從自己家裡拿乾糧給少安吃。然而長大以後,只要潤葉回村來,都要給少安的祖母拿吃的,到少安家來看望他們。潤葉總是友善的幫助少安。

  有一本小說叫《平凡的世界》。正是《平凡的世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我相信要是孫少安和孫少平能繼續讀書,他們一定會有所成就的。是啊,我們多麼幸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坐在教室裡學習,還不用怕吃不飽、穿不暖,我們應該把握機會,好好學習。

  相信自己吧!人生雖然很長,但關鍵就那幾步!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遙1988年完成的百萬字小說。1991年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部小說分為三部。

  我最喜歡其中的第二部。寫的是孫少平因為家裡光景不好,所以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十三歲在家幹農活,孫少平讀書到高中畢業,開始當教師,然而他並不滿足現在。於是和家裡人說去黃原打工,孫少安這時已經和妻子開起“磚廠”,孫少安的父親提出分家,孫少安無奈同意了,所以一家子的重擔落到了孫少平的肩上,他每個月都會給家裡寄錢。因為妹妹要考大學,所以孫少安也要給妹妹錢。可她不要,沒辦法,去找孫少安,讓孫少安說是他寄去的。孫少平工作很賣力,每天干完活都會傷痕累累的,但他覺得這不苦,以為是他自己選擇的道路。後來妹妹考上了大學。

  我覺得孫少平的精神非常好,他願意尋找別的出路,而不願意受命運的擺佈,他要走自己選擇的路,不管將來成什麼樣,他都不會放棄自己的路。就算他選擇的路還沒有原來的好,也不會打退堂鼓。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出路。

  孫少平有著自己的理想,哪怕他的立項並不太好,他不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他的理想。他只想讓自己感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並且他覺得,重要的是工作要有快樂,就算工作不好,只要滿足著兩個條件,就是值得的。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或許我們僅僅如同宇宙間渺茫的一顆小星星,也許只能散發出微弱的光芒,在宇宙中微不足道。但當我開啟《平凡的世界》並一一細讀時,我頓悟,即使再普通,再平凡,我依然可以用我的堅持,我的奮鬥,走出一個不凡的人生。

  書中寫的是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城鄉生活的巨大變化,透過複雜曲折的故事情節,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的形象。故事很平凡,卻讓我看到了那些直面苦難永不退縮的勇氣和頑強的精神。

  書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孫少安。他是一個家境貧寒的普通人,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這個只讀完高小的年輕人卻歷經痛苦和磨礪。從孫少安給每戶多分豬飼料的批判到他與潤葉愛情的阻礙,從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堅決制止到他妻子患上癌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讓他嚐盡了。他仍沒有低下頭顱,沒有被厄運打敗,反而頑強地站起來,越來越堅定。不禁讓我想起那句詩: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是的,他是在社會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受盡折磨,但他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低貴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恰恰相反,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書中曾這樣對苦難描述。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課程。生活中的許多苦難讓我們學會了承受,學會了擔當,生活從來都是波瀾起伏的,也正因為有了它們,生活才會精彩。面對苦難我們需要“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勇氣;需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堅持;也需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

  在這平凡的世界中也許你找不出“幸福”這個詞。可在我眼中,它們雖然窮可處處洋溢著幸福,少年時代的孫少安閱讀幸福;青年時代的孫少安奮鬥幸福;壯年時代的他為別人付出幸福,娶妻生子幸福。正如書中所說:在無數艱難困苦之中,又何嘗不包含人生的幸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幸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幸福;“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是幸福。

  一個平凡的人,一段平凡的成長故事,曲折磨難卻讓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變得堅強,變得不屈,變成了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他用自己的雙手奮鬥,用身軀抵擋批判,用堅實的腳板踏出一個不凡的人生!

  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是平凡的,沒有經歷太多的苦難,讓我們用雙手去創造一個不凡的自己,讓光芒照亮世界!我雖平凡卻能帶給世界不凡!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篇6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它是“中國版的《鋼鐵》”!

  它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它是一部任何人讀完都會淚流滿面的書!

  它是一部被無數年輕人奉為 “聖經”的人生必讀書!

  它就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在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孫少平等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人生道路。

  《平凡的世界》為我們塑造了很多心懷夢想而又渴望成功的青年形象。比如說在逆境中掙扎奮起,不甘於平庸一生的孫少平;比如說在順境中保持清醒,不斷去發掘生命意義的田曉霞,他們為自己心中的理想,可以背井離鄉,可以忍辱負重,甚至可以獻出生命。而反觀今天的很多年輕人,有多少人過著吃飯睡覺鬥地主,上網聊天打遊戲的無聊生活;又有多少人整日抱怨而不求上進,虛度年華卻渾然不覺。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話:誰若遊戲人生,他將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他將永遠是奴隸。是啊,人沒有理想是走不遠的,而一個不思進取的人最終也註定他一生將碌碌無為,一個年輕時不去思考經營人生而一味等待機遇去順其自然的人也不會成為有所作為的人。

  一部書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倫理精神的偉大,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便是一部給人無限溫暖和感動的偉大作品。它讓我懂得了感恩,學會了寬容,讓我不抱怨生活,讓我勇敢的去迎接挑戰!它為我開啟了一扇精神之門:讓我明白了,雖然我們生於平凡,但我們可以選擇去走一條不平凡的人生之路;讓我明白了,即使我們身處逆境,卻依然可以憑藉心中成功奮起的渴望去戰勝困難,去實現自我;更讓我明白了,人生就是永無休止的奮鬥!只要選定了目標並在奮鬥的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人生便會充實,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一部作品會照亮你的人生,一個人的精神會成為你的信仰,這就是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讀完了《平凡的世界》我有很多感觸。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遙的作品,這部書激勵了無數青年,讓無數人重燃對生活的希望。它主要講了孫少平一家艱苦奮鬥的經歷,其中的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例如永不服輸的少平少安兩兄弟、善解人意的潤葉、愛議論別人的侯玉英等等等等。

  這部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情節的跌宕起伏,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牽動著我們的心,讀到最後更是令人感動,從書中不難看出作者路遙為此書做下了許多的生活積累,此書最令人振奮的便是兩兄弟的奮鬥歷程,兩人家境並不富裕,甚至是出奇的貧困,可他們沒有放棄自己,而是與生命做起了鬥爭,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生活。

  另外,還有他們的愛情,少安因為家境貧寒又要供弟弟妹妹上學,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學業,同時也放棄了和潤葉的愛情,當潤葉再次向少安說明自己的心意是,少安明明喜歡著潤葉,可是為了潤葉的生活,他放棄了這份愛,這是多麼偉大的品質,多麼讓人感動。

  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道理:比如堅持、努力、適當的放棄、忍耐。

  我推薦大家都去讀一讀這本書,它會讓我們更好地面對生活,面對壓力,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