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1

  平凡的生活存在著許多值得我們守護的事物,正如平凡的世界這本著作,當我們品讀一番就能明白作者寫作的意義所在。以下是由下拜讀了路遙的著作《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在這篇小說中,作家以他對自己生活的那個年代的瞭解,以一屆平民的視覺,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以小見大的使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孫少安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還是做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榜樣。而這種平凡的故事,平凡的生活,質樸無華的語言,感染力豐富的時代與背景描寫,也讓這部小說具備了感染信心的力量,最終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青睞。與此同時也讓廣大讀者認識到那樣的年代,在那一片民風淳樸的黃土地上,有這樣一群勇敢奮鬥、不屈於命運、敢於追求夢想的人們,有著這樣一股蓬勃向上、勇於抗爭、愈挫愈勇的全新力量。

  這是一部展現中國一個時代背景與人民勝過全景的記錄。全書共三部,一次又一次遞進的感情,也讓讀者們無一不心潮澎湃。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我想,這部小說源於生活,源於平凡,也源於作者自身對這個時代的感受,對勞動人民的敬佩與熱愛,他利用這樣一個平臺,把整個小說的宗旨與質樸無華的情感表露無疑。於是,我們在感動中不禁深思,不禁向主人公致敬,新青年,大學生,在做著描寫出那樣一個時代,仍然不斷向前,突破自己,突破命運,穿過重重困難;我們在讀過此書的迷茫中尋覓,這是什麼樣的力量?把整個家庭團結起來,人們不存在私心,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瞭如此感人而樸實的感情。親情、友情、和博愛,也許只有在平凡的生活,平凡的結局,以及絕不能被遺忘的、從古至今最重要的一群人——勞動人民中才正正好好得到完美展現!

  當然,這裡所講述的,所描繪的只是一個時代,但是,這部書卻影響了幾代人而經久不衰,這不單單是因為作者最初平凡的寫作意圖與這個平凡故事所帶給大家的感觸,而是這部看似簡單的小說所蘊含的深意,所能夠帶給我們“現代人”的知識與改變,能夠讓我們用單純的目光看清現如今複雜的社會,複雜的感情,在這麼多年後的今天,放眼一望,我們誰都沒有變,平凡依舊,無論何時,平凡都是世界的基調,也是我們快樂生活的來源。

  有追求,我們就向著目標執著、勤奮的努力,而不是隻說空話,知難而退,停滯不前或茫然的無所事事,用卑劣的手段贏取不屬於自己的結局,我們在感受那個時代,那些人們的精神,學會享受奮鬥的過程,享受望著目標很遠但不斷接近的希望,學會面對挫折、失敗永遠抱一種樂觀、勇敢的態度,學會就算跌倒很多次,也不斷爬起,仍然堅信自己會走到終點的態度和自信。

  感謝這部書哦,這個簡簡單單,灑脫又時時處處充滿真情的故事,這段意義深遠,發人深思的哲理。他讓我找回原本真真切切的自己,讓我發現平凡的美妙,平凡生活背後的巨大力量與溫情,讓我懂得何時親情、真誠、心中永存的愛,是多麼重要。一個懂得接受並享受平凡的人,不一定獲得多麼大的成功,卻一定很快樂,不一定完成什麼偉大的目標,卻一定填滿心中的希望,不一定一生都是什麼偉岸的人,卻一定一生受人尊敬,不一定活的萬事如意,卻懂得十有八九不如意的道理並擁有一顆坦然面對、榮辱不驚的心。

  這個寒假,這部書,讓我受益匪淺,我願意在這個嶄新的時代,續寫那些平凡的真情,我願意在《平凡的世界》已成為回憶的今天,延續平凡的時代,平凡的人們,平凡的感情,平凡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2

  在高考之後,我第一次讀了《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從那時起,我開始喜歡上了這部以平凡的農村生活為主題的偉大著作。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普通人,他們在這個荒涼的土地上貢獻了一生,展現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群體的奮鬥史。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千千萬萬座村落中的一座。從小處著眼,作者刻畫出一個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襯托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人們的思想,給人以親近,給人以啟迪。但作者卻在平凡故事中刻畫出一位不平凡的主人公。在這部小說裡,所有人物中,我最佩服最欣賞的就是孫少平。孫少平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他沒有過人的武藝或超群的智慧,他也有世俗的攀比心和青年人的迷茫: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

  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少平的生活雖然很痛苦,這在別人看來不可思議的痛苦,而他卻一直在默默地承受著。苦難之於人生,是幸運的還是悲慘的,也許會給另外的人帶來不敢想象的命運,但是最後他把這種苦難轉逛成一種心靈的財富,這種生活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最終選擇在煤礦工作,他覺得那就是他體現人生價值的載體。少平也是一個極為普通、極為平凡的人,而他的思想和精神又是那麼的超凡脫俗。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常常會感到世態炎涼,物是人非。所以,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向孫少平學習這種甘於平凡而又超越自我的精神。

  最近又讀了這本書,也看了《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使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給我留下的不僅僅是故事,而是人生的思考,對自己命運的思考。在當下的浮躁社會中,很顯然,大氣凜然已經有點由於錦上添花的美而變得讓人有些疲憊,但是平凡的世界不一樣,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本來就是如此,這就像是一杯清水給茫茫濁世帶來了幾分清涼與慰藉,讓在繁忙與俗物中苦苦糾纏的人們可以暫且拋下一切煩惱,可以忘記自己現今的榮辱,而回憶起曾經最為純真最為樸實無華的那個年代,讓人們懂得,即使作為一個平凡人,亦會有平凡人的人生之幸福所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愛情,家庭,社會不可能每天都會有很大的起起落落,而都是那麼的平凡,似乎都有些平庸了,但這就是現實。在人類社會中,個人總是顯得如此渺小,社會在進步,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也許平凡,也許偉大。不管平凡也好,偉大也好。畢竟,我們在這個世界,努力過,也奮鬥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輝煌和苦難。我相信,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平凡的一刻。希望在我們每個人平凡的生活中,都有一個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3

  歷時半個月,終於懷著複雜的心情把這本早該讀的書解決了。

  以前讀小說這是隨著故事情節走,現在真正的深入到裡面,不僅替故事中的主人公著急,還不斷的揣測他們的心理活動。在心裡不斷的勾勒著粗獷的黃土高原,不斷地重塑心中的人物。前段時間看電視劇已經有人在拍了,感覺拍的有點兒現代了,可能是自己的童年太苦了。

  隨著孫少平低調的出場,記憶也拉回到那艱苦的中學時代。我們90後和他有同樣的農村背景,只不過生活比他好,心裡同樣有窘迫和不甘。我們也曾經歷懵懂的愛情,並且對生活有了初體驗。其實大家都在一點點成長,或許有一天,突然就在孩子和大人之間劃出一條明顯的界線,讓別人和自己都大吃一驚。

  先看看孫少安,這個早熟的窮家孩子,正應了那句古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只為幫父親支撐那個窮困潦倒的家,過早的輟學使他錯過了青梅竹馬的潤葉。他們的愛情的確讓我感覺惋惜,不過彷彿不會有‘如果’。不知道他在潤葉和秀蓮之間的選擇對他自己的人生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對潤葉造成的傷害是永遠無法彌補的。當然這裡面門第觀念在作祟,儘管他們都接受過一點教育。少安把自己定位很低:自己就是一貧如洗的農民的兒子,而潤葉是高中生還是大隊書記的女兒。儘管如此,他們的感情是真摯的。每次自己遇到坎坷挫折,每當內心深處被敏感的東西所碰觸,他首先想到的還是那個為自己縫褲襠的小女孩。現實中他總是在秀蓮的懷抱中得到安慰和支援。正如路遙在後記中寫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命中註定的遺憾,遺憾,深深的遺憾。

  這個早期的農民企業家,是讓人佩服的,我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做什麼都要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同時要善於思考,敢於爭先,要有氣魄、有膽量。尤其在創業之初,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要有實幹的精神。在投資之前就要考慮到風險,看看這風險是否能承受得住。當自己陷入生活的絕境也不能放棄,唯有行動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也看到了,少安為鄉親們考慮的、做的是比較多的,這種精神是獲得民心者必須具備的。

  平凡的生活無論怎樣刁難我們,我們都應精神抖擻地跳上新生活的馬車,坐在駕轅的位置上,繃緊全身的肌肉和神經,吆喝著,吶喊著,繼續走向前去。

  潤葉和向前的婚姻多麼曲折,剛開始很同情潤葉,感覺她把自己的幸福葬送了;可是後來感覺向前更不容易,苦苦的等待那個不愛她的人,等的那樣執著,漸漸喜歡上他了,覺得向前特別可愛。雖然是以兩條腿作為代價,還是換來的美滿的家庭,讓他那些年的等待沒有付諸東流。很完美的結局!這就是生活,平凡的生活裡就有那麼些不平凡的人。

  這部小說以孫少平和郝紅梅開始,最後以孫少平和惠英嫂結尾,足見孫少平在這部小說中的地位。孫少平坎坷的經歷讓我們見證 了他的成長。他的命運代表了一代人的可艱辛和顛簸。從教書先生到打工仔再到煤礦工人,他的職業一直是勞動人民的堅守崗位,換句話說,他是那樣平凡,那樣低調。他熱愛勞動正如他熱愛生活。“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這句話概括了那些不平凡人的心理。當妹夫提出把他調到大城市時,他的反應是那樣淡定,對於這樣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選擇了放棄,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渴求成功但又不舞弊。當面臨危險時身為班長的他衝了上去。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看,他的偉大就一點一點的折射出來了。

  田福軍那幫人的仕途真的充滿了戲劇性,其中反映的社會現象還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王満銀漂泊多年終於有一天幡然醒悟,老老實實回家過日子,浪子回頭金不換。而他的媳婦是不是更讓我們肅然起敬呢!她的不平凡在於她寬厚的心胸(儘管喝過耗子藥),無論如何她深愛她的丈夫,最後終於讓自己的丈夫乖乖的回到她身邊。

  看《平凡的世界》還引發了我對中國貧富差距的一些看法。

  路遙給我們帶來了很寶貴的財富。我們就是很平凡的人,我們永遠是農民的兒子。

  演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故事中好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我們可愛的金波,不知他是否會找到自己的藏族姑娘;為了自己愛的人積勞成疾的秀蓮會不不會有什麼奇蹟發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4

  《平凡的世界》,是我閱讀長篇小說的引領者,也是我唯一堅持下來看了不下三遍的書,厚厚的書飽含了太多平凡的勞動人民的艱辛,然而正是這些平凡的勞動者,為這大千世界創造了許許多多的不平凡,這著實讓人歎為觀止。

  在《平凡的世界》中,大哥孫少安的一生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少時因家境貧窮,於是決定放棄上中學,他的學生時代永遠地止步於那張“全縣第三名”的錄取通知書,在之後的日子,他作為家中的重要勞動力,整天一個人紮在田裡埋頭苦幹,起早貪黑,相比其他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孫少安可要更艱辛得多,一個剛放棄了學業就要拼死拼活,卻只能為這個“無底洞”投進幾個微不足道的工分,然而他心裡只有一個願望——只求那些賺來的少得可憐的工分可以養活一家人。理所應當,他以自己的勤勞、精明強悍,以及他那可怕的吃苦精神,博得了全村人的好評,還成為了一隊的“領頭羊”。由於不知如何回覆“青梅竹馬”——潤葉的.心意,又遭到了家中的姐夫王滿銀被拉去勞教的打擊,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應賀鳳英的邀,去她的山西孃家找“不要彩禮”的媳婦,並在春節與一見鍾情的秀蓮結婚。在臨近秋收的時節,老同學劉根民給他介紹了盈利高的拉磚工作,經過幾番周折之後,少安把賺來的錢開辦了一個磚窯,在經歷了破產、分家、鑿土窯、重建事業、重獲大業的他,最終贏得了富足的生活,也同時擁有了幸福美滿而又和睦的家庭。孫少安這個平凡的窮小子,用自己的努力與毅力,在人生的道路上越戰越勇,獲得了不平凡。

  我認為書中的主角孫少平和他的大哥孫少安一樣,同樣不平凡。這個在學校裡只能吃“非洲”票,連丙菜都買不起的少年,是真的稱得上“貧困潦倒”,讓人覺得他是個平凡人。在好友金波為他打抱不平,和他商量著要揍班長顧養民時,他鎮定自若,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發生後所帶來的後果,奮力地阻止金波那麼做。雖然最後沒有阻止成功,但是,他那顧全大局,被殘酷的現實磨鍊得通曉事理的樣子,著實令人敬佩。當班級裡的跛女子侯玉英在洪水邊將要被淹沒時,孫少平從安全的地方衝到河邊,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游到了對岸,將侯玉英救下。要知道,孫少平這是救了曾經侮辱過他的人!他為了救下處於危險狀態的人,挺身而出,不由得為他捨己為人的精神點贊。難道他的精神世界是平凡的嗎?

  孫少平的戀人田曉霞出身於當官的家庭,家庭條件富裕,但並不傲嬌,只是熱情大方地待人。孫少平是在見多識廣的田曉霞的推薦下,才開始閱讀一些關於政治的書籍,還有外國的電訊稿《參考訊息》,並且養成了每日看報的好習慣。當田曉霞在表明心意時,他心花怒放,此時此刻,是田曉霞給予了他幸福和力量!但每每心緒回到現實中時,心就涼了大半截:是啊,出身如此懸殊的他們,怎麼可能會在一起!當噩耗傳來,身為記者的田曉霞,為救洪水中的小女孩,不幸遇難時,他十分難過,獨自一人赴約,這是何等的悲傷。田曉霞的舉動真正地把“捨己為人”這四個字表現得淋漓盡致。“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最終,少平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孫少平是平凡的,但他的思想以及精神是非凡的!

  少平的妹妹孫蘭香,這個從小就十分乖巧懂事的女子,在世事的磨鍊下,在家庭貧窮的激勵下,在家人的期望下,成功考上了北方工業大學,真的是平凡的地方,不一定會出平凡的人啊!

  現在的我,是一個並不富有的平凡人,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讀書好”,我認識到應該要把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富有。我要做的,就是“好讀書,讀好書”。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創造未來!

  現在的世界,非凡的人已經有很多,但是,又有多少非凡的人的過去,是平凡的呢。他們變成非凡,是憑什麼打拼出來自己的非凡人生。有人會問,是金錢?是時間?是青春?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應該是努力,是堅持,更是讀懂“不平凡”這三個字!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00字5

  翻開這本書,我就知道,自己正在踏上一個偉大的旅程。這是關於那個時代的回憶,並不久遠,卻恍如隔世。

  故事是從主人公孫少平求學時期的縣立高中開始的。食堂的菜分為“甲乙丙”三類,卻是學生家境的充分體現:富裕、溫飽還是赤貧,從顏色上就表現得極為分明,而孫少平和郝紅梅正是那最特殊的一類,在貧窮面前,人的尊嚴和敏感的心會更加凸顯。

  在一般的小說中,但凡這樣出身的主人公往往會意志堅定,不屈不撓,即使再怎麼貧困也會時時刻刻充滿著自信。可路遙並沒有這樣寫,自一開始我就看到了一個自卑,無助的人物形象。這樣也許少了些激昂與振奮,但這才最真實。在那樣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人,性格也就是那樣子了。

  不過,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在經歷了初戀的失敗後他已逐漸成熟,這時,出身優越,見多識廣的田曉霞逐漸走進了他的世界。他又因此進一步成長。不甘心在家務農的孫少平又來到煤礦當礦工,同時和田曉霞的關係也進一步發展。當他就快到達人生的巔峰時,卻收到了田曉霞意外身亡的噩耗。後來又經歷了礦難,在這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打擊下,他完成了真正的蛻變,從平凡到偉大。

  他是一個極有自尊的人。一開始他因家境貧窮而深感自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精神世界的豐富,他的自尊開始茁壯生長——他已經不像剛入學那樣,老是等別人打完飯才去取那兩個黑饃,他漸漸拋棄了這種虛榮或者是自卑,大大方方站在佇列中取他的飯。到了攬工時自尊更加強烈,不願接受曹書記一家多給的九十塊——一種男子漢的氣概,使孫少平不願接受這種饋贈。

  如此平凡之人卻有如此強烈之自尊,更體現其人格高貴。

  其次,他是一個善良熱心的人。

  當曾經嘲笑過他的候玉英快要被洪水淹沒時,他義無反顧地冒著生命危險衝出去救了她;當曾經在感情上傷害過他的郝紅梅偷拿手帕被抓住時,他不僅拿出自己的錢幫郝紅梅付了手帕,還要求侯生才起誓不宣揚這件事以維護郝紅梅;當他在攬工時發現包工頭欺負做飯小女孩小翠時,立刻找包工頭“算賬”,並堅定地帶小翠離開了工地,幾乎將身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小翠幫其回家;當師傅王世才去世後,他勇敢地承擔起了照顧惠英嫂和明明的責任。

  就是如此善良的一個人啊,甚至善良地讓人覺得不真實!

  最後,他還是一個有自我追求的人。在面對家庭需要人手幹活的的時候,他清楚地意識到不應該囿於雙水村這個小天地,應該出去外面闖一闖。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曾面臨過這樣的抉擇困境:當個人的責任與自身的追求發生了衝突時,是選擇服從於沉重的責任,抑或是遵從自己的本心追求自我價值?孫少平給出的答案是後者,當然他也不是完全逃避對這個家庭的責任,他也會將自己攬工賺到的錢寄給家裡。

  哥哥孫少安又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他早早輟學供弟弟讀書。他沒能和自己青梅竹馬的潤葉走在一起,卻也收穫到了另一份幸福的情感。相對弟弟而言,他的人生也充滿了波折,但生活就是這樣無奈。

  他們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我們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對於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路遙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就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卻選擇了煤礦,這不是說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於是,他選擇了平凡。

  只有做一名勞動者,不去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

  平凡的人,也可以過得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