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歐陽修> 歐陽修的採桑子教案

歐陽修的採桑子教案

歐陽修的採桑子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歐陽修的採桑子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自學指導】

  1,感受詞中所描繪的潁州西湖的自然之美,領略其暮春時節靜謐清疏的風姿。

  2,瞭解這首詞結構上的特點,及其作用:使清空幽寂的春天景象表現得優美可愛。

  3,理解詩歌蘊涵的作者的感情之美,感悟作者對大自然和現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

  【課文提示】

  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文忠。

  2,歐陽修是宋初著名作家,北宋古文運動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3,歐陽修的愛情詞與晏殊並稱為“歐晏”;抒懷詞突破詞的傳統題材和表現手法,為蘇軾豪放詞開先路。

  4,《採桑子》詞牌名,取自唐教坊曲《楊下采桑》;又稱《醜奴兒》《伴登臨》《羅敷媚》《忍淚吟》《羅敷豔歌》等。前、後片各四句,共44字;前、後片均於第2、3、4句押平韻。

  【正音正字】

  寫出下列漢字的拼音,記住每個字的.書寫要點:

  中學語文線上()

  籍jí濛méng笙shēng櫳lóng

  【課文簡析】

  這首詞是作者西湖組詞《採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群芳過後西湖好:

  狼籍殘紅,

  飛絮濛濛,

  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

  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雨中。

  上片寫景物。主要描寫鮮花凋謝後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這是寫色。首句是全詞的綱領,由此引出“群芳過後”的西湖景象、春風物態。這幾句,透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

  下片寫人事。先寫郊外景。“笙歌散盡”,虛寫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遊人去,始覺春空”,點明上面三句描寫的景象所產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複雜微妙的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寫繁華喧鬧消失後清醒過來的感覺,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就是從這後一種感覺產生,只有基於這種心理感覺才能理解“狼籍殘紅”是“好”。最後兩句,再寫室內景,以人物動態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的胸襟。從句式上看,這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櫳”。結句“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雨中襯托清寂氣氛,又以雙燕歸來製造輕靈、歡娛的意境。“雙燕歸來”與前面“遊人去”互為映對。

  這首詞上片寫自然,下片詠人事。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連,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功力,字裡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群芳凋零,殘紅狼籍,常人對此,覺得索然無味,而作者不但不傷感,反而有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的獨到之處。

  【思維訓練】

  (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

  ①狼籍殘紅()()

  ②飛絮濛濛()

  ③垂柳闌干盡日風()

  ④垂下簾櫳()

  2,詞以“好”字提領全篇,表達了作者什麼感受?

  3,“群芳過後”的意思是什麼?表現“群芳過後”時節的詞語有哪些?

  4,“西湖好”具體表現在哪裡?(不要用詞中的原句回答)

  5,“始覺春空”中的“春空”指什麼?

  6,怎樣理解“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描寫的景象?

  7,從整首詞看,哪一句是本詞的綱領?

  8,最後一句寫出了什麼心情?以此結尾,有什麼作用?

  9,作者晚年退職閒居時寫的這首詞,上片刻畫了,渲染了;下片描寫了,抒發了。

  10,作者從讚美的角度寫殘春,角度新穎。整首詞表達了作者,而且體現了。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透過圖書館、因特網,瞭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預習《蘇軾詞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