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莫言> 莫言獲獎感言演講稿範例

莫言獲獎感言演講稿

莫言獲獎感言演講稿範例

  20xx年,中國文學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2月在瑞士文學院領獎臺上他發表了熱情揚溢的獲獎感言,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些家規教育的經典。莫言說:“我獲獎後,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榮,但我的母親卻無法分享了。”

  “我母親生於1922年,卒於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莊東邊的桃園裡。去年,一條鐵路要從那兒穿過,我們不得不將她的墳墓遷移到距離村子更遠的地方。據開墳墓後,我們看到,棺木已經腐朽,母親的骨殖,已經與泥土混為一體。我們只好象徵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裡,也就是從那一時刻起,我感到,我的母親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訴說,就是對母親的訴說。”可以看出莫言的母親對他一生的影響巨大,正是由於他母親的啟蒙教導,造就了他一些優秀的人格品德,才收穫了人生如此巨大的成就。從莫言受他母親的啟蒙教導的一些故事裡,閃爍著中國家規教育經典。

  “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裡唯一的一把熱水瓶去公共食堂開啟水。因為飢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裡鑽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這則故事說明人要具有愛心。

  “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隨著母親去集體的地裡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讓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衝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這則故事說明莫言母親是一個胸懷寬廣之人,“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試想,若莫言報仇了那個看守麥田的人,他不就是一個小人了嗎?他的人生或許不是現在這樣,即使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人生也是帶有不光彩的汙點。

  “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箇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幹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幹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老人碗裡。”這則故事說明人要具有同情心。

  “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這則故事說明人要誠實。

  “我十幾歲時,母親患了嚴重的肺病,飢餓,病痛,勞累,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祥之感,以為母親隨時都會自尋短見。每當我勞動歸來,一進大門,就高喊母親,聽到她的回應,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如果一時聽不到她的回應,我就心驚膽戰,跑到廚房和磨坊裡尋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間也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裡大哭,這時,母親揹著一捆柴草從外邊走進來。她對我的哭很不滿,但我又不能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看透我的心思,她說:‘孩子,你放心,儘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這則故事說明人要堅強。

  “我生來相貌醜陋,村子裡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裡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醜。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醜在哪裡?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醜,也能變美。’”後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後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這則故事說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們家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我對她提出買書買文具的要求,她總是會滿足我。她是個勤勞的人,討厭懶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為看書耽誤了幹活,她從來沒批評過我”。這則故事說明人要三分耕種七分讀書,要做一個有文化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