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引導語: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故事大家知道?陸游為何會含淚寫下《釵頭鳳·紅酥手》這首詞呢?我們透過下文來學習與瞭解吧。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並稱“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南宋四大家”,其一生筆耕不輟,留存詩作九千多首,但最為人樂道的是他與表妹唐婉那一段痴纏不休卻無疾而終的婚姻。
縱是情深,終是緣淺。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20歲的陸游與青梅竹馬的表妹唐婉結為伴侶,以鳳頭釵為定情信物,婚後二人相敬如賓、琴瑟和鳴。不料世事多變,曾經包辦了這場婚姻的陸游母親,對兒媳婦唐婉越來越看不順眼。
常言道“女子無才便是德”,唐婉因才華橫溢招來母親的厭惡。且陸游與唐婉感情親厚,陸母擔心他沉溺於兒女私情不思進取,便百般逼迫陸游休棄唐婉。陸游多次勸諫、哀求,卻一次次換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制的壓迫下,這一對情投意合的鴛鴦伉儷終是被拆散了。
後來陸游聽從母命又娶了王氏,唐婉也改嫁給同郡的趙士程,兩人之間再無音訊往來。
沈園再遇,愁緒難書。
若干年後,陸游回到家鄉山陰城,獨自去了他與唐婉相戀的地方——沈園,景物依舊,人事已非,他正暗暗惆悵地思索往事,轉身在如畫的春光裡,瞥見唐婉陪著改嫁的夫君趙士程一同遊園。即使分離多年,陸游心中依舊對唐婉留存著深深的眷戀,只是如今伊人已作他人婦,陸游心中悲痛,正欲抽身離去。
不料唐婉徵得趙士程同意,纖纖素手執起一杯酒盞,上前同他寒暄,陸游體會到她的深情,感傷不已,含淚飲下這杯苦酒。不期然的偶遇,使得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地湧出,千般心事不知從何說起,於是奮筆在牆上題下一首流傳後世的怨詞——《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杯愁緒,
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悒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託。
莫,莫,莫!
唐婉已為他人婦,好像宮牆內的柳樹一樣,可望而不可及,紅潤的手端來的那一杯黃藤酒,承載了曾經的歡情和幾年的'離索,飲之如飲一杯愁緒。看似恨東方的無情,以致桃花凋謝、園林冷落,實際上是怪封建禮制的壓迫,也怪陸母的無情摧殘,才使二人情深緣淺。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他們眷戀至深,相思至切,往日山盟雖在,但欲寄錦書無處寄,只得默默埋進心裡,這是多麼難以名狀的痛苦?
在那一次相遇之後,唐婉愁怨難解,不久便鬱鬱而終了。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輾轉川蜀任職,幾十年風雨飄搖,帶著感情的傷痛終其一生。
陸游簡介
陸游,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祖父陸佃,徽宗時官至尚書右丞,後被罷知亳州。父陸宰,官朝請大夫,直秘閣。陸游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他誕生和成長的年代,正當宋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的時候。陸游誕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他隨父陸宰向南逃亡,在“經旬不炊”和夜聞金兵馬嘶中,歷盡艱辛,逃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後又逃歸故鄉山陰。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群情激昂的抗敵氣氛,給童年時代的陸游留下難忘的印象,並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他後來曾這樣回憶道:“紹興初,某甫成童,親見當時士大夫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殺身翊戴王室,雖醜裔方張,視之蔑如也。”(《跋傅給事帖》)
陸游自幼好學不倦,自稱“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青年時代曾從江西派詩人曾幾學詩,得到不少啟發,但他並未受其束縛,又從前代大詩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岑參等人的詩作中汲取滋養。
封建家庭雖然給陸游以良好的文化薰陶,特別是愛國教育,但也給他帶來婚姻上的不幸。他20歲時與唐氏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母親卻不喜歡唐氏,硬逼著他們夫妻離散。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曾在10年後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多次賦詩懷念,直至老年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
陸游29歲時,赴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應鎖廳試,名列第一,但因居於投降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國恥“喜論恢復”,於是受到秦檜忌恨,竟在複試時將他除名。秦檜死後,孝宗即位,起初頗有抗金之志,主戰派受到重視,陸游方被起用。他積極向朝廷提出許多抗敵復國的軍事策略和政治措施。但由於張浚舉兵北伐,部下將領不和,再加投降派掣肘,抗戰終於受挫。宋朝廷立即動搖,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陸游也被加上“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黜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