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我心中 作品賞析
最早讀魯迅的時候,是我上小學,課文《少年閏土》讓我知道了中國有這麼一位作家。我對他的印象僅停留在文章中,我認為魯迅先生是一位少爺,他生活在深宅大院裡,閏土來到魯迅的生活,使他枯燥的少爺生活添加了一段歡悅的小插曲,變得興致盎然。這時我心目中的魯迅是和我一樣大的朋友,他心裡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期盼,渴望能像閏土一樣無憂無慮,親密地接觸社會。
上了初中之後教材中編輯的魯迅的文章多了起來,我才漸漸的瞭解了魯迅,他的形象也漸漸豐滿了起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精神的真實寫照。他總是嚴厲抨擊黑社會,以筆為武器,奮鬥著。但是,他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為人民大眾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魯迅無日無夜地操勞著。語文書上他的面孔裡黃裡帶白,瘦的叫人擔心,但卻透著一股頑強的毅力,一股永遠想黑社會鬥爭的勇氣!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見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的很高很高。
魯迅就是後者!這就是魯迅。初中時期魯迅在我的心中是偉大的我覺得他是一位勇敢的無私的愛國革命家。
到了高中的時候,接觸的魯迅知名的文章太多,像《狂人日記》、《紀念劉和珍君》、《野草》、《傷逝》等等,我卻是發現自己看不懂他的.文章了,對於魯迅的時代,在我腦海裡的印象只不過是像看一部舊上海的電影,無論情節是真是假,終不過是電影,我沒有親身去經歷過那個時代,對於當時的文化背景,充其量只是從課本和資料上的簡單瞭解,所以,魯迅在我心裡面,一直都是一個謎。但是無論怎樣,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孔乙己、阿Q等人物都在我心裡面形成了難以磨滅的形象。一方面我們愛著他,愛著他犀利的筆觸,愛著他滿腔的怒火,愛著他勇敢的鬥爭;另一方面我們也懼怕他,懼怕他生澀難懂的文字。以及語文試卷上答不完的表面指實際指。這是我對他產生了畏難情緒。
現在在大學的現代文學史課程學習中,我再次走近魯迅。魯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在作品中魯迅透過人物形象的描寫,向人們揭示了造成了悲劇的社會根源,同時也諷刺了當時人們麻木不仁的心靈。魯迅先生,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一個思想家,一個愛國者,一個時代的革命戰士。 沒有經歷動盪並且還是學生的我或許無法完全理解他的思想,但我突然感覺到魯迅的思想沒有過時,我們需要思考的有很多。現在我心中對於魯迅陡增了一份崇敬,少了一點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