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魯迅《集外集》雜文集:《說不出》

魯迅《集外集》雜文集:《說不出》

魯迅《集外集》雜文集:《說不出》

  引導語:作家魯迅一生的著作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近1000萬字,下面是他的《集外集》雜文集中的《說不出》原文,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說不出”〔1〕

  看客在戲臺下喝倒采,食客在膳堂裡發標〔2〕,伶人廚子,無嘴可開,只能怪自己沒本領。但若看客開口一唱戲,食客動手一做菜,可就難說了。

  所以,我以為批評家最平穩的是不要兼做創作。假如提起一支屠城的筆,掃蕩了文壇上一切野草,那自然是快意的。

  但掃蕩之後,倘以為天下已沒有詩,就動手來創作,便每不免做出這樣的東西來:

  宇宙之廣大呀,我說不出;

  父母之恩呀,我說不出;

  愛人的愛呀,我說不出。

  阿呀阿呀,我說不出!

  這樣的`詩,當然是好的,——倘就批評家的創作而言。太上老君的《道德》五千言,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3〕,其實也就是一個“說不出”,所以這三個字,也就替得五千言。

  嗚呼,“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4〕“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5〕

  【註解】

  〔1〕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語絲》週刊第一期。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八日北京星星文學社《文學週刊》第十七號發表周靈均《刪詩》一文,把胡適《嘗試集》、郭沫若《女神》、康白情《草兒》、俞平伯《冬夜》、徐玉諾《將來的花園》、朱自清、葉紹鈞《雪朝》、汪靜之《蕙的風》、陸志韋《渡河》八部新詩,都用“不佳”、“不是詩”、“未成熟的作品”等語加以否定。後來他在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晨報副刊》發表《寄語母親》一詩,其中多是“寫不出”一類語句:“我想寫幾句話,寄給我的母親,剛拿起筆兒卻又放下了,寫不出愛,寫不出母親的愛呵。”“母親呵,母親的愛的心呵,我拿起筆兒卻又寫不出了。”本篇就是諷刺這種傾向的。

  〔2〕 發標 江浙一些地方的方言,耍威風的意思。

  〔3〕 太上老君 即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國人。道家學派創始者。東漢以來道教奉他為祖師,尊稱太上老君。《道德》,即《道德經》,又稱《老子》,相傳為老聃所著。“道可道非常道”,見該書第一章。

  〔4〕 “王者之跡熄,而《詩》亡”等語,見《孟子·離婁下》。

  〔5〕 “子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語見《孟子·滕文公下》。

  魯迅作品集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閒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準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閒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閒書屋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閒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閒書屋

  《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