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650字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650字

  《駱駝祥子》不僅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分享了幾篇《駱駝祥子》讀書心得,一起來欣賞一下!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篇一:

  讀過《駱駝祥子》,我感觸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在這裡,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

  《駱駝祥子》是一本難得的經典書籍,書中講述了一個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力車伕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同時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吃苦耐勞的祥子,粗暴殘忍的楊太太,自私自利的虎妞,善良熱情的曹先生,可憐的小福子……在這些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卻揭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並且還要堅韌不拔、持之以恆地去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命運。

  文中的祥子是一個老實又堅強的人,他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希望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夢想,卻實現得那麼艱難,夢想破滅得又是那麼迅速。第一次,他辛苦了三年,省吃儉用終於買了一輛車,卻因為戰亂而被士兵搶走了,還好他又偷回了三隻駱駝,便因此而得到了“駱駝祥子”的外號;第二次,他又好不容易的攢了錢,卻又被狡詐的孫偵探給騙去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錢又買了一輛車,生活也日漸安定了,可虎妞卻又因難產而死了,傷心的祥子只好買了車,來安葬虎妞。經歷這麼多的風風雨雨,原本堅強的祥子,卻墮落成了一具行屍走肉,他吃喝嫖賭、偷奸耍滑,四處騙錢,甚至出賣人命,他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社會殘渣”!

  文中還有一個可憐的小福子。她十九歲就被自己狠心的父親二強子賣給了一個軍官,換了二百塊錢。小福子在那裡備受煎熬,地位與僕人差不了多少,就連房租還要自己賣掉床板來付錢,她吃盡了苦頭……她感到了傷心,甚至絕望,想一死了之,終於在一天夜裡,自殺在樹林裡。

  透過這兩個人物,我才知道:他們是被殘酷的社會現實逼上了絕路,以至墮落、自殺……

  所以,讀過這本書,我明白了:雖然努力奮鬥,堅持不懈,並不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如果不去努力,最終是必定會失敗的;只有努力,才能勝利!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篇二:

  讀書是生活的最高境界。閱讀名著可以呵護我們的心靈,滋養我們的精神,

  今天,我隨手從書櫃裡拿出一本書,它的標題《駱駝祥子》引起了我的好奇。於是,我拿起這本書開始慢慢品味起來……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祥子。全書以祥子買車三起三落的情節發展為中心線索,表現了舊社會人力車伕的苦難生活。

  全書主要內容是:來自農村的祥子在拉租來的洋車時,立志要買上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他夢寐以求的一輛洋車。但是沒過多久,軍閥亂兵搶走了他的車,而孫偵探騙走了他僅有的積蓄。面對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祥子做過反抗,仍然幻想用努力實現夢想,但是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賣掉料理虎妞的喪事。

  而小福子的離世讓祥子心中最後一朵火花被吹滅,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淪落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已經被生活的磨盤碾得粉碎。

  我認為祥子最大的優點是不怕吃苦。雖然他的理想不算高:有一輛自己的車,能娶上一位窮苦人家的`健康、年輕、能吃苦的女兒,但是他要強,希望能靠自己的本事吃飯。然而他出生在那個黑暗的世道,好不容易買的車被搶,被逼娶自己不喜歡的虎妞,自己喜歡的小福子自殺使他對生活的企望與信心都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地喪失。他漸漸變得狡猾懶惰、極端自私而無賴,成了徹頭徹尾的“刺頭兒”。

  作者在刻畫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各種手法對人物進行細緻的描寫。而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補充祥子不善言語所留下的空白。透過細膩而又生動的心理,準確地傳達出祥子對車異常喜愛以及買到車後捺不住的興奮心情,讓我們看到祥子曾經是一個對理想有強烈渴望追求的人。

  名著是人類歷史上最美麗的花朵之一。閱讀好書可以讓我們感受美好而又人道的世界,激發我們的善良、友好的心靈,詩化我們的人生。讓我們共同領略這片自由而又美好的閱讀天地吧!

  《駱駝祥子》讀書心得篇三:

  談論祥子,總離不開駱駝。他,像駱駝一樣肯幹,紮實,可總也逃脫不了世俗的宰割。

  我對於祥子,由破產農民成為市民,最終又被社會拋入流氓之流的過程感到震驚,感受到了社會道德淪落與心靈的腐蝕。

  祥子從農村失魂落魄來到北平,自食其力,吃苦耐勞。他三年省吃儉用,終於買上了自己的車,成為上等車伕。可軍閥混戰的中國容不得他喘息,他的洋車被逃兵掠走。他想東山再起,可積蓄又被偵探敲詐一空。

  當祥子第三次買上車時,妻子虎妞又難產而死。他又人車兩空,三起三落,連遭生活的打擊,他變得自私,貪婪。

  祥子,一個社會病態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他成了城市的垃圾,一具失去精神的行屍走肉,這是多麼可悲,又是多麼可鄙!內憂外患的中國,使底層的人民更加苦難,而城市也是一片黑暗的圖景。在兩股勢力的碰撞中,造就了祥子的悲劇。這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正如張養浩所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再說回祥子,被生活捉弄後,也開始愚弄生活。他厭惡拉車,吃喝嫖賭,出賣他人換錢,這難道不該被人藐視嗎?

  更讓我氣憤的是,當被祥子出賣的人遊街處死時,人們那庸俗,愚昧,麻木的表現,真是令人髮指。

  馬路上,一座“肉壁”擋住了人們的視線,當人們看到死囚時,“眼睛全發了光”,激動的罵,千刀殺,萬刀殺。傳統禮儀之邦的中國人,那麼熱烈的欣賞著殺人的場景,生怕別人擋住了自己的視線。沒有好歹,不懂善惡,辨不清是非,攥著點禮數,厚顏無恥地稱自己是“文明人”!這是心靈的缺失,文明的病態!

  禮教之都的北平,悲慘的祥子,映射出混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