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讀後感 700字

《駱駝祥子》讀後感 700字

《駱駝祥子》讀後感 700字

  《駱駝祥子》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傾訴了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駱駝祥子》讀後感篇一:

  讀過《駱駝祥子》,我感觸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在這裡,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

  《駱駝祥子》是一本難得的經典書籍,書中講述了一個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力車伕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同時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吃苦耐勞的祥子,粗暴殘忍的楊太太,自私自利的虎妞,善良熱情的曹先生,可憐的小福子……在這些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卻揭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並且還要堅韌不拔、持之以恆地去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命運。

  文中的祥子是一個老實又堅強的人,他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希望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夢想,卻實現得那麼艱難,夢想破滅得又是那麼迅速。第一次,他辛苦了三年,省吃儉用終於買了一輛車,卻因為戰亂而被士兵搶走了,還好他又偷回了三隻駱駝,便因此而得到了“駱駝祥子”的外號;第二次,他又好不容易的攢了錢,卻又被狡詐的孫偵探給騙去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錢又買了一輛車,生活也日漸安定了,可虎妞卻又因難產而死了,傷心的祥子只好買了車,來安葬虎妞。經歷這麼多的風風雨雨,原本堅強的祥子,卻墮落成了一具行屍走肉,他吃喝嫖賭、偷奸耍滑,四處騙錢,甚至出賣人命,他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社會殘渣”!

  文中還有一個可憐的小福子。她十九歲就被自己狠心的父親二強子賣給了一個軍官,換了二百塊錢。小福子在那裡備受煎熬,地位與僕人差不了多少,就連房租還要自己賣掉床板來付錢,她吃盡了苦頭……她感到了傷心,甚至絕望,想一死了之,終於在一天夜裡,自殺在樹林裡。

  透過這兩個人物,我才知道:他們是被殘酷的社會現實逼上了絕路,以至墮落、自殺……

  所以,讀過這本書,我明白了:雖然努力奮鬥,堅持不懈,並不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如果不去努力,最終是必定會失敗的;只有努力,才能勝利!

  《駱駝祥子》讀後感篇二:

  在圍繞著祥子經歷的描寫中,作品也寫到了別的一些人物和當時社會的畸形面貌。車廠主人劉四的殘忍霸道,大學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二強子的欲起又落的經歷,老馬小馬祖孫兩代的淒涼光景,小福子的一步一步走向毀滅,以及大雜院、“白房子”等處的慘酷景象。由此交織而成的生活畫面,作為整個故事發生的社會環境,突出地表現出了祥子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在小說中,和祥子的生活發生嚴重糾纏的人物是虎妞。這是一個大膽潑辣、多少有點變態心理的三十多歲的老姑娘。她是劉四的女兒,長期代表她父親和車伕打交道,她的性格中帶有許多可厭的剝消者的特點;但她也有自己的苦悶和追求幸福的願望。她找上了祥子,並在被迫的情況下和劉四決裂。祥子並不愛她,卻又無可奈何地接受了她的“愛情”。他們的結合成了祥子個人奮鬥過程中的一個新的打擊。作品關於虎妞這個人物複雜性格的刻畫,以及關於她和祥子之間那種“愛情”糾葛的處理,說明老舍對於這類人物的生活和心理有深刻的理解,也增加了故事情節的起伏。不過,作品關於她的那種生物性的要求和她在這一方面給予祥子的磨難作了許多渲染,對這一悲劇的社會意義不免有所沖淡。

  全書充滿了北京地區的生活風光,不少描寫點染出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北京風俗畫和世態畫。但作品關於時代背景的描寫比較薄弱,與那個時代的社會重大變化缺少聯絡。故事的結局低沉,瀰漫著一種陰鬱絕望的氣氛。這樣的處理,一方面表現了那個時代的悲慘氣氛,加強了對於當時社會的批判力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舍在認識了舊社會黑暗勢力的強大和個人奮鬥的無能為力以後,還未找到勞動人民自我解放的正確道路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彷徨苦悶的心情。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寫的各種人物,他用一種樸素的敘述筆調,生動的北京口語,簡潔有力地寫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畫面和具有性格特徵的人物形象。在寫實手法的運用和語言的凝鍊上,都取得了成功。《駱駝祥子》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的小說。

  《駱駝祥子》讀後感篇三:

  <<駱駝祥子>>講述了舊社會北平城的一個人力拉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用自己的誠實勞動來創造生活.可是老天總是捉弄人,當祥子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卻被官兵給搶走了.祥子並沒有氣餒,繼續努力結果又被人騙走了,他和虎妞結婚後,依然努力拉車受到了阻礙.最終還是為了給看病虎妞把車賣了,最後虎妞死了,一切都化為烏有了,就像一個寫滿字的紙上一下被橡皮擦掉了,只留下了幾個印記,而這幾道印記深深的印在了祥子的心上.祥子絕望了.從此,祥子不再努力幹活,整日騙親戚朋友的錢,為了錢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從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被黑暗社會吞噬了變成了一個無惡不作人人唾罵的壞蛋.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心頭感到發酸,失望,黑暗社會使一個講義氣,憨厚,勤勞的.人變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壞蛋,我也為當時的社會感到憤怒,失望的是祥子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被黑暗吞噬;憤怒的是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如今卻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卻還是毫無悔意。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的確,祥子為了“生命”來爭取錢,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選擇了“生命”,因為只有“生命”才是窮人唯一可以選擇的東西。那時窮人的命也許就像是棗核兒兩尖頭——幼小的時候能不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人的命運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可最終命運仍不費吹灰之力的摧殘了祥子.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著仇恨……